宰相裴炎把李顯要大封韋皇后家族一事稟報給武則天,武則天大怒,指斥李顯敗壞綱紀,決定廢去李顯。武則天召集眾大臣,宣布廢李顯為廬陵王,李顯只當了兩個月的皇帝就下了臺,李旦被立為新皇。李旦忠厚老實,見幾個兄弟都沒好下場,在武則天面前戰戰兢兢,任由武則天管理朝政。從此,武則天在紫宸殿內視朝聽政,睿宗這個皇帝形同虛設。
為了獨掌大權,打壓李姓皇族勢力,武則天把武承嗣提升為宰相,重用武姓,李家王朝眼看就要被武家所取代。朝廷的變故全都傳到遠在巴州的李賢那里,他眼看著母親把弟兄們一個個都處置掉,心里悲傷,讀著之前自己所創作的《黃臺歌詞》: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可為,四摘抱蔓歸。在個人情感方面,武則天感到越來越寂寞和孤獨。跟她最貼心的女兒太平公主知道母親最缺什么,開始為她母親物色情人。
太平公主將馮小寶獻給了武則天,武則天賜名薛懷義。流放巴州的李賢,嘗嘗感到心里害怕,日夜擔心母親會派人殺他,最后竟至心理變態,常常換上女人的衣服,把自己扮作一個婢女,而且沒夜睡覺換一個地方,躲避刺殺。武則天聽后心里悲涼,想安慰這個兒子,便派左金吾將軍丘神績專門去巴州,代她探視李賢,同時讓他帶過去一壺酒。
不料,丘神績誤會了武則天的意思,他以為武則天讓他去探視李賢,實際上是要毒死李賢,因為此時揚州有人準備謀反,打得正是李賢的旗號。于是,丘神績到了巴州,要李賢反省做了什么不忠不孝之事。李賢也誤會了丘神績的意思,以為母親是要殺他,于是在恐懼和絕望中,李賢拔刀自盡。李賢的死讓武則天悲痛欲絕,她為自己的兒子舉行了盛大的國葬,同時將丘神績發配邊疆。
武則天還沉浸在喪子的哀痛中時,一場叛亂突然爆發了。徐敬業在揚州起兵,諸多李姓皇族都參加了討伐武則天的大軍,形勢急轉直下。一次,蘇良嗣在上朝路上遇到了薛懷義,薛懷義對蘇良嗣傲慢無禮,蘇良嗣因而大怒,命令左右的人把薛懷義拽下去,打了數十個耳光。武則天知道了這件事情后,對薛懷義說:禪師應該從北門而入,南衙是宰相往來的,你別冒犯他們啊。
監察御史薛仲璋請求前往揚州調查徐敬業謀反的事,實際上他去揚州是跟徐敬業等人匯合,決定與他們里應外合,一同謀反。徐敬業假造圣旨,把揚州的軍政大權掌握在手里,調集軍隊后一舉起事。徐敬業還發布了由駱賓王寫的《傳檄天下文》,頓時朝野震動,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