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波挾持了建造國師毛順的家人逼他就范,毛順被逼無奈只好答應和龍波合作,他看龍波押送著一大車伏火雷趕到,趕忙把旁邊的工匠全部支走,跟龍波上車趕往興慶宮。林九郎下令把李必押下去等候處置,李必不甘心就此認輸,他主動提出幫林九郎搜集太子忤逆的物證,進一步坐實太子的罪名,裴尚書擔心他趁機逃走,李必發誓會全力效忠于林九郎,還讓林九郎派人跟著他和檀棋,林九郎逼他在供狀上簽字畫押再走,李必想起徐賓曾經說過,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就是活著,李必想先救檀棋出去,再去告發林九郎獨霸三司的罪名,他只能硬著頭皮在供狀上簽字畫押。
林九郎派姚汝能跟著李必去找物證,把檀棋留在右相府做人質,李必只好來向檀棋告別,兩個人四目相對,檀棋讀懂了他目光中隱含的隱忍和堅毅,小聲鼓勵他勇敢面對眼前的艱難困苦,盡快把真相查出來,李必知道林九郎的殘忍暴戾,他強忍心中的不舍,和檀棋做最后的訣別。
元載躲在一邊目睹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他趕忙站出來提醒林九郎要小心李必有詐,應該派甘守誠帶重兵押送李必,林九郎不敢放甘守誠離開,擔心右相府有危險,就派元載跟李必去取證物,林九郎囑咐元載,一旦發現李必有變,就把他當場處決,元載欣然領命前往。
林九郎看出姚汝能不舍得殺李必,就讓他找機會除掉檀棋。張小敬輾轉來到紙坊,拿出紙條交給這里管事的人,徐賓很快從里面出來,張小敬看到他安然無恙才放下心來,想盡快去辦案,徐賓拿出一本房屋所有權的檔案,上面清楚地記錄著丙六貨棧,修政坊以及狼衛躲藏的昌明坊的廢宅院都是林九郎名下的資產,徐賓因此斷定這一切都是林九郎精心預謀的,就是想栽贓太子,可張小敬從李必口中得知何孚刺殺林九郎未遂,徐賓苦苦懇求張小敬查明真相,可張小敬對這些當官的人之間的明爭暗斗毫無興趣,他想盡快找到龍波和那三百桶伏火雷,救長安城百姓于水火,張小敬決定回靖安司查魚腸留給他的那塊竹片的來歷,想盡快查明龍波真正攻擊方向,張小敬擔心李必闖右相府有危險,得知徐賓已經派人去打探,張小敬想等到確切消息再走。
林九郎自以為勝券在握,他故意放李必出去找證物,想借此機會收復李必,也想驗證一下元載的能力。甘守誠對檀棋在火炭上跳舞的風采記憶猶新,想花錢買她出去,檀棋對他破口大罵,甘守誠被激怒,舉刀就砍檀棋,姚汝能趕忙攔住他,要單獨和檀棋談一談,檀棋堅信李必會來救她,姚汝能諷刺她只不過是李必的家奴,勸她趁早死心,檀棋知道姚汝能在望樓發出“不退”的指令,覺得他還良心未泯,檀棋讓姚汝能一會動手的時候利索點,讓她痛快去死。
元載帶著王蘊秀寸步不離跟著李必,元載擔心李必趁機逃走,勸王蘊秀殺李必,就能為王宗汜撇清和太子的關系。李必來到劉記書肆,自稱證據就在里面,他要找守捉郎打聽幕后真兇,元載知道守捉郎的規矩,也清楚李必不會枉顧檀棋的性命,就放他一個人進去交涉。李必報了守捉郎的接頭暗號,代理火師給他開門,李必迫不及待向他打聽張小敬是否來過,有沒有問出幕后真兇,火師立刻警覺起來,懷疑他是官府的探子,李必只好承認右驍衛就守在門口,守捉郎已經無路可逃,逼火師說出幕后指使。
元載見李必遲遲沒有出來,一口咬定李必畏罪潛逃,王蘊秀一聲令下讓右驍衛沖進去斬殺李必,守捉郎和右驍衛展開激戰,李必趁機刺傷看守他的守捉郎逃走,王蘊秀發現李必逃走,立刻勃然大怒,對右驍衛發號施令,元載萬萬沒想到一向弱不禁風的王蘊秀還有這暴戾的一面,他不由地倒吸一口涼氣。
李必一口氣逃到龍虎軍的管轄范圍,自稱家父與陳玄禮將軍是故交,聲稱林九郎遇刺遷怒龍虎軍,要去圣上面前彈劾陳玄禮,讓右驍衛接替龍虎軍保護皇城,龍虎軍和右驍衛一向不和,他們對李必的話深信不疑,立刻把右驍衛擋在外面,護送李必去找郭利仕求救。徐賓派的人很快帶回消息,張小敬得知檀棋有生命危險,心里很難受。
元載只好帶右驍衛回來向林九郎復命,林九郎得知李必僥幸逃脫,立刻讓裴尚書把何孚和李必的供狀呈給圣上。李必向郭利仕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寧王孫都一一記下,他要親自去向圣上秉明此事,郭利仕派高全護送寧王孫去見圣上。
李必拜托郭利仕出面救何執正,可郭利仕已經查證何執正和刺殺林九郎的事脫不了干系,李必想讓何執正親自向圣上說清楚,以免牽連太子,郭利仕堅決反對,不許李必再摻和此事,可李必懷疑圣上是想利用林九郎和太子之爭搞平衡,借機穩定皇權,郭利仕厲聲喝止他,李必向他講明利害關系,一旦林九郎掌握了皇權和兵權,大唐江山將岌岌可危,郭利仕權衡再三,答應向圣上求情救何執正,還承諾會準時讓何執正出現在今日燈宴之上,李必懇求郭利仕幫忙救張小敬,可郭利仕不便出面為一個死囚求情,讓李必趁早死心,李必得知太子在興慶宮外等著參加燈宴,就和郭利仕告辭去找太子幫忙,郭利仕問起檀棋的事,李必也無可奈何,危難之際他不能兩全,只能舍棄檀棋。
張小敬決定舍命去救檀棋,他堅信李必已經查到新的線索,才會置檀棋的性命于不顧,徐賓拿出地圖給張小敬指出一條暗道,從右相府的月堂直通JI女李香香家的院子,張小敬二話沒說就走了,徐賓立刻把紙坊的工匠全都遣散,以免他們遭遇不測。
李必來見太子,首先向他講述了自己迫不得已在供狀上簽字畫押的原因,緊接著就指控林九郎掌管三司大印的罪狀,李必覺得只要圣上得知此真相,就不會相信林九郎呈上的供狀,太子感謝李必及時送來情報,可李必只有一個要求,拜托太子設法救出檀棋,太子覺得檀棋就是一個奴婢,答應派更多的人服侍他,李必從小和檀棋在一起,早把她當成家人一樣,李必苦苦懇求太子救人,承諾一輩子效忠他,并且隨叫隨到,太子只好答應。
林九郎派人把何執正抓來,揚言過了今晚就要送他上路了,還威脅要殺了何執正所有的的學生和弟子,何執正詛咒他早死,林九郎讓何執正指證太子,就答應放了他的學生,何執正義正言辭地拒絕,林九郎氣得咬牙切齒,大聲怒斥何執正。就在這時,郭利仕奉圣上的命令給林九郎送來一件布衣,讓他穿著去參加燈宴,何執正對林九郎冷嘲熱諷,還搬出前朝宰相被圣上賜死的舊事相威脅,林九郎知道圣上送他布衣,顯然就是要當眾摘了他的臉面,他不想穿這件布衣,郭利仕說明圣上也送太子一件布衣,他和林九郎都要穿布衣參加燈宴,郭利仕要帶何執正去面圣,林九郎也只好放行。
李四方命令甘守誠集結右驍衛,準備護送林九郎去赴宴,李四方讓姚汝能盡快除掉檀棋,姚汝能故意用言語激怒檀棋,檀棋對他破口大罵,姚汝能沖進牢籠死死掐住檀棋的脖子,李四方眼看著檀棋沒了呼吸才肯離開,姚汝能親自帶人把檀棋拉出去埋葬。元載被趕出右相府,他不甘心,在右相府四處尋找檀棋,得知姚汝能已經把帶人把檀棋埋了,林九郎還讓人給檀棋做了棺材,兩個右驍衛把檀棋抬進棺材,他們剛想把棺材釘上,姚汝能三拳兩腳把他們打暈,急忙呼喚檀棋,可檀棋由于憋氣時間太長,已經昏迷不醒,元載躲在一邊看得清清楚楚,他看出姚汝能是故意掐暈檀棋,再趁機救她。
張小敬闖進李香香的宅院,不容分說就把她捆起來,苦苦逼問暗道的位置,李香香承認林九郎就經常從這暗道來去,她提出親張小敬一下,才肯說出實情,可張小敬救人心切,不想和她多糾纏,只好承認來救李必的貼身女婢檀棋,李香香把暗道的入口告訴張小敬,張小敬立刻鉆進去。
右驍衛很快趕到,可檀棋還沒有醒過來,姚汝能只能硬著頭皮和他們戰在一處,元載趁機來看檀棋,發現她已經沒氣了,就悄悄把棺材蓋上,檀棋突然醒來,元載苦苦逼問李必的下落,檀棋拒不回答,元載一氣之下把棺材釘死,姚汝能聽到檀棋的呼救聲,他想過來救人,卻被右驍衛團團圍住,并打成重傷,他掙扎著爬過去想救人,被右驍衛又捅了幾刀。張小敬順著暗道走了一圈又返回原地,他才意識到被李香香戲弄了,逼李香香說出暗道的位置。
元載逼姚汝能交代幕后主使,一口咬定是太子指使他救檀棋,姚汝能承認是他一人所為,發誓就是死了也不會退,元載無奈命令右驍衛把檀棋活埋,檀棋拼命掙扎都無濟于事,她隨手拿出身上的點火器,用匕首一點一點撬棺材的釘子,卻因體力不濟,漸漸暈了過去。
檀棋迷迷糊糊間仿佛看到張小敬來為她送行,張小敬問她還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檀棋自稱要跟著李必做大事,張小敬勸她做自己想做的事,像張小敬一樣不管不顧的活著,張小敬轉身離開,而且越走越遠,檀棋拼命去抓他,可他已經消失不見。就在這時,李必及時出現,緊緊拉住檀棋的手,把她從棺材里救出來。
遍體鱗傷的姚汝能被人扔在大街上,他匍匐在地拼盡全力向路人求助,讓他們幫忙傳消息給李必或者太子,去右相府救被活埋的檀棋,可沒有人理他,有一個男人突然出現,要帶走姚汝能,承諾會讓他光耀門庭。
太子修書一封,讓李必帶著禁軍和龍虎軍來右相府救走檀棋,林九郎心里感到隱隱不安,不禁對李必心生忌憚,他本想利用何孚的口供彈劾太子,沒想到反被李必抓住把柄,不但被圣上賜了布衣,攝政的事也功虧一簣,林九郎的心里惶惶不安。
林九郎特意派馬車送檀棋離開右相府,可她堅持要騎馬走,檀棋感謝李必的救命之恩,可心里對他生出了嫌隙,多虧姚汝能事先教她閉氣之術,檀棋才僥幸逃生,李必向她賠禮道歉,連連解釋情非得已才舍棄她保太子,李必答應給她自由,可檀棋始終無法釋懷。
李香香看到李必把檀棋救出來,才把張小敬從密道里放出來,張小敬看到檀棋安然無恙才放下心來,他想讓李必幫忙回靖安司尋找線索,可李必心里只想著太子的安危,張小敬也不再勉強,只好只身前往,臨走還提醒李必多留心竹器,還把徐賓查到林九郎的罪證交給他。檀棋懇請李必求朝廷免了張小敬的死罪,可他人微言輕也無能為力,因為這是關系到修改唐律的大事,李必覺得當務之急是保護太子,檀棋很寒心,決定自己想辦法為張小敬脫罪。
檀棋假裝怒斥李必不把她當人看,害她差點丟了性命,一氣之下要和李必分道揚鑣,她拜別李必,然后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李必心里很難受,可還是強忍心中的委屈前往花萼相輝樓去保護太子。張小敬趕來和伊斯會合,勸他盡快回景寺,承諾會抓到魚腸給死去的僧眾一個交代,可伊斯已經下定決心誓死追隨張小敬。
吉溫擔心李必的同黨來靖安司鬧事,讓趙參軍增派右驍衛加強防守,趙參軍交給他一袋沒有登記在冊的證物,吉溫打開發現是一些沾了石脂的竹片。李必很快來到興慶宮門外,他想進去向太子說明案情,可又沒有金魚袋,陳玄禮將軍堅決不許他進去,宦官李靜忠為李必求請,答應帶他到馬車上見完太子就出來,陳玄禮才肯放行。
李靜忠向李必介紹毛順制造的太上玄元燈樓,李必得知這大燈樓是竹子做的,不由地想起張小敬的提醒,他心里咯噔一下。太子正在花車里和韋堅,韓朝宗商量今晚宮宴的對策,李必只好拜托李靜忠把那本賬冊轉交太子,讓他在緊急時刻交給圣上,李必趁機到四處轉轉,看這大燈樓里到底藏了什么玄機。
張小敬假扮靖安司救火受傷的的官員,讓伊斯攙著他回來向吉溫復命,右驍衛驗過他的腰牌,就放他們進去,趙參軍覺得張小敬可疑,趕忙上前詢問,張小敬趁機挾持了他,趙參軍連連求饒,張小敬聲明回來拿一件證物,可吉溫此時正在證物房巡視,門口又有右驍衛站崗,張小敬根本進不去,他逼趙參軍幫忙去取,趙參軍不敢冒險,伊斯決定試一試,讓趙參軍把吉溫從房間里引出來半柱香的時間就好,可趙參軍還是不敢,不想冒殺頭的危險,張小敬謊稱伊斯有攝人魂魄的本事,讓趙參軍仔細看看伊斯有毒的眼睛,威脅會把他變成慘死的劉參軍一樣變得喪心病狂,濫殺無辜,趙參軍信以為真,只好答應配合張小敬的行動。
趙參軍硬著頭皮來到證物室,謊稱甘守誠派他來查證吉溫的錯處,趙參軍千方百計引開吉溫的注意力,伊斯趁機進入證物室,趙參軍信口開河胡編一通,口口聲聲稱甘守誠放走了張小敬,讓吉溫向林九郎邀功,伊斯費盡周折取回了很多碎竹片交給張小敬,張小敬想去找制作長安沙盤的晁分打聽這些竹片的來歷。
元載和王蘊秀在燈市上閑逛,無意中看到張小敬和伊斯從此經過,元載立刻回去請援軍。檀棋懇求永王帶她進宮見圣上救張小敬,永王就把樂班藝人進宮的信物鼓袋送給她,讓她隨著樂班進入花萼相輝樓,封大倫本想阻止永王,可永王就想讓檀棋去圣上面前鬧事,這樣一來必會牽連到李必和太子,永王好坐收漁翁之利。
張小敬很快打聽到晁分的住處,就帶伊斯前去拜訪,可晁分很孤傲,伊斯就搬出自己波斯王子的身份求他,晁分對他置之不理,張小敬只好承認自己從靖安司來的,晁分迫不及待想知道借給靖安司那個沙盤是否安好,張小敬謊稱靖安司遇襲,沙盤已經被燒成灰,晁分氣得大發雷霆,那是他精心制作,想帶回去收藏的,沒想到靖安司借走就被毀了,張小敬趕忙拿出那些碎竹片,聲稱這些竹片就是破案的關鍵證據,拜托他查明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