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三載元月十五日,巳正。
西市坊門外聚集了各國來的商隊,都等著天亮開市的那一刻,徐賓綁著圣上來到坊門城樓,他手舉火把,把伏火雷灑在地上相要挾,逼西市署的署吏開門擊鼓提前開市,并且承諾會承擔一切罪責,署吏們只好照辦。
安西來的商賈把喬裝改扮的姚汝能帶進西市,圣上斷定徐賓的幕后主使是太子,徐賓自詡有做宰相的才能,他一個人精心謀劃了刺殺圣上的所有計劃,元載帶官兵隨后趕來,他一聲令下,官兵們彎弓搭箭,做好了隨時營救圣上的準備,可徐賓手里有伏火雷,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徐賓當眾譴責圣上不重用人才,還搬出前朝的姚相來說事,姚汝能聽到徐賓喊出父親的名諱,立刻撕開面罩站出來和他據理力爭,不許徐賓玷污姚家的名聲,徐賓對他不理不睬,逼圣上下令讓官兵們放下弓箭,圣上只好照辦。
此時,張小敬已經悄悄從側面爬上城樓,元載暗示王蘊秀,王蘊秀立刻彎弓搭箭對準徐賓,徐賓當眾指出圣上寵信J佞,霍亂朝綱,譴責他不該重用林九郎,圣上終于明白了徐賓的一片苦心,也知道他是真心為大唐好,圣上命令王蘊秀放下箭,不許他傷到徐賓,徐賓自知自己在劫難逃,他想和圣上同歸于盡。
徐賓剛想用火把點燃伏火雷,張小敬及時站出來制止他,苦苦逼問他在為誰頂罪,徐賓反而苦勸張小敬趕快離開,以免被別有用心的人構陷,徐賓很痛心,他空有滿腹經綸,無奈官微言輕,沒有人愿意聽他說話,徐賓承認籌劃這一切的目的就是想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有輔佐圣上理政的才能,他本來想先利用何孚除掉林九郎,沒想到圣上讓太子督辦靖安司追查狼衛,太子和何執正也被牽扯進來,林九郎因為怕死就羅列罪名構陷太子,徐賓利用了龍波的自負以及李必對太子的一片赤誠,他暗示李必太子是幕后主使,太子忙著洗脫嫌疑,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張小敬不明白徐賓為何借大案犢術把他放出來,徐賓聲稱就是想讓他活著,因為張小敬和其他人不一樣,他雄才大略,胸懷天下,應該做一呼百應的將軍,而不是一個只會捕捉小盜的長安不良帥,徐賓讓張小敬殺了他,就可以做長安城的大英雄,他心甘情愿犧牲自己成全張小敬,讓張小敬親眼見證長安城越來越好。
張小敬譴責徐賓不該為了一己之私枉顧長安百姓的性命,徐賓卻埋怨他只看到眼前利益,沒有想到考慮長遠的目標,徐賓越說越激動,突然振臂高呼自己有宰相之才,沒等徐賓說完,王蘊秀把他一箭穿心,徐賓手中的火把掉在地上,伏火雷被點燃,張小敬奮不顧身抱起圣上躍身而下,城樓瞬間發生爆炸,張小敬掉在一輛裝滿草垛的馬車上,圣上重重壓在他的身上。
經過太醫們的全力搶救,張小敬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圣上想起這一天落魄的經歷,心里感慨萬千,他要重賞張小敬,可張小敬只想要回第八團的那面旗幟,圣上想留下來時刻警醒自己,答應再給他其他賞賜,張小敬別無所求,只求圣上給長安城萬代平安。
一切塵埃落定,何執正把李必喚醒,叮囑他,無論一生際遇如何,心中萬不可蒙塵。隨后和他告辭離開,窗外下起了鵝毛大雪,何執正觸景生情,不由地想起慘死的何孚,他傷心地老淚縱橫,一邊歇著寫著自己拿手膾炙人口的詩作,一邊想著家鄉的天應該變暖了,他想帶何孚回老家。圣上來看太子,太子把龐靈和林騰空的信件全部燒毀,這也就等于毀掉了林九郎的罪證,圣上譴責他不該維護林九郎,可太子自知才疏學淺,不能助圣上振興大唐。
圣上來到靖安司,看到何執正那首未完成的詩,上面寫著“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提筆續寫后面兩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李必順利進入鳳閣,離宰相只有一步之遙,可他突然決定上山修道,想修煉成像張小敬一樣道心堅定,靈臺無塵的境界才下山,圣上封張小敬為三品參將,負責守宮城,可張小敬情愿浪跡天涯,一旦大唐有難,他會義無反顧回來參戰,檀棋給李必準備了糧食,炊具,防雨布和胡餅,李必和張小敬都想帶她同行,可檀棋要留下來陪嚴羽幻,還可以有機會勸諫圣上,為他們守護長安之心盡綿薄之力,張小敬和他們告辭離開,大踏步開始新的征程,檀棋依依不舍目送張小敬離開。
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