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秧子專程來感謝周行健的搭救之恩,經過了這一次生與死的考驗,秧子對周行健的態度也不像之前那么惡劣了,內心還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只是仍不自知罷了。周行健心里從未放下過白秧子,暗暗發誓早晚把秧子娶回家。
吳黛云見白秧子近來總是提起周行健,便意識到她對周行健并非嘴上說的那么討厭,甚至還有些喜歡,心中不免失落嫉妒,但嘴上還是假意開導白秧子要看清自己的內心。白秧子也不清楚自己對周行健到底是何種感覺,對吳黛云的那些開解之語若有所思。
周行健、徐伯良和何乃清正在激烈地討論如何訓練新兵營,才能確保取得北伐戰爭的勝利。徐伯良認為戰士的體能最重要,周行健卻覺得隊伍的戰術更關鍵,而在何乃清的眼中,更高的軍事素養和家國情懷才是他們和舊軍閥最大的區別。既然三人互相說服不了,徐伯良便建議按照各自的主張進行訓練,兩個月后見分曉。
很快,專業過硬的周行健和徐伯良便在各自的部隊中樹立起了威信,士兵們甚至還為了哪位連長更有本事爭論不休,只有何乃清帶的戰士對他只會訓練儀容儀表的做法怨聲再道。而這一切都被恰巧路過的何乃清盡數聽了去,不僅惱羞成怒地斥責戰士,還將這筆賬算在了周行健和徐伯良身上。
何乃清找到陳政,本想告周行健和徐伯良的黑狀,但陳政卻認為比北伐更重要的是共產黨。叮囑何乃清看緊鐘漢夫并找到證據,伺機除掉他。何乃清也覺得行軍打仗并非自己特長,肯定會被周、徐二人比下去的,如果想出人頭地就要另尋他法,便想到了找吳黛云合作。他指使吳黛云打入共產主義小組,尋找能制鐘漢夫罪名的證據;作為交換,吳黛云則要借助何乃清了解周行健的一切,為日后贏得周行健的心做足功課。
夜深人靜之時,周行健又對著白秧子當年送給自己的手帕睹物思人。徐伯良見不得他如此糾結,鼓勵他要主動出擊,不然就被何乃清捷足先登了。周行健對徐伯良這個簡單直接的大腦簡直無可奈何。正當兩人爭執不下時,屋外突然一陣騷亂,原來是周家的下人曉武從老家投奔周行健來了。
周曉武心里一直想著當初周行健交給他的保護好少奶奶的任務,為自己沒能照顧好白秧子心生愧疚。當得知白秧子也來了廣州后,在周行健處稍作安頓后便去法政學校保護少奶奶去了。曉武剛到學校就看到了白秧子新劇的海報,上面講述的和白秧子的身事竟然如出一轍,便不由分說想把正在排練劇目的白秧子拉回家,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
曉武擔心白秧子會真如劇中所寫,毀了與周行健的婚約另尋愛情,一回軍營就立刻向周行健匯報。周行健一聽也擔心了起來。徐伯良見狀建議周行健趕緊出擊,以免白秧子被別人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