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晉國公想要擴充疆土,眾臣皆不肯同意,認為晉國公當務之急應是安撫新田百姓,解決新田大旱。如今重耳已前往新田平亂,申生也在齊國借糧,晉國公認為新田之患不足為懼。正在這時,新田傳來噩耗,新田大旱再次爆發,難民闖進官衙行兇,新田縣大夫受傷,重耳遇害死亡。
夷吾得知了重耳死在新田一事十分驚訝,允姬卻面不改色,她深知重耳的命運早在出生時就已經注定好的了,而且她沒猜錯的話,齊姬這會兒正在聯絡朝中大臣,慫恿晉國公去新田平亂。若晉國公去新田平亂,晉國的權勢就會落入齊姬手中,允姬早已經暗中安排好了一切,想要阻止晉國公親赴新田。朝堂上,東關五大夫等人聯合奏請晉國公前往新田,正在晉國公為難之際,允姬背后的大臣主動出面奏請申生代父前往新田,晉國公兩難抉擇,決定壓下此事,延后再議。下朝后,晉國公單獨讓人請來了狐突,準備與狐突商量親赴新田一事。
齊姬本安排好了一切,可卻得到了晉國公準備齋戒祭祖后前往新田的事情,她錯愣不已,決定兵行險招,對申生動手。齊國,申生收到了晉國的書信,得知重耳死在新田,眾臣要求晉國公親赴新田。申生擔憂晉國公想回國,可卻身邊的陪臣阻止,陪臣認為申生留在齊國最為安全。申生與陪臣的話被齊姜的婢女聽到,齊姜從婢女口中得知重耳死在新田,心中大為慌亂。
重耳被一神秘人救起,他安然無恙地與子余會合,驪姮前來找重耳,她看到重耳安然無恙方才放心。驪姮敬佩重耳的為人,決定留下來幫重耳平亂。重耳生怕驪姮再度遇險,便出言婉拒了驪姮,可驪姮卻心意已決,不容更改。隨后,重耳跟子余探討起了大火一事,他拿出在現場找到的火石子跟油罐碎片,斷定大火是人為。為了重耳的安全考慮,子余希望重耳回宮,重耳卻執意要幫災民們度過此劫難。這時,驪姮帶來了三張熱騰騰的薄餅,稱城中的荀府正在用糧食換細軟,她當光了身上的所有糧食才換來了幾張薄餅。子余向重耳說起了荀府的來歷,荀府位高權重,是歷代的豪門,因此他們有糧不足為奇。聽到荀府有糧,重耳決定去荀府借糧。
荀府,重耳開門見山想要借糧,荀伯果斷拒絕,謊稱府中無糧,并假裝不認識剛剛來換糧的驪姮。重耳拆穿了荀伯的謊言,直問荀伯是否肯借糧,荀伯依舊稱府中無糧,并請重耳到后堂搜查。重耳自知荀伯已備好后路,只好氣憤地離開荀府。府外,驪姮看到重耳的愁容滿面,心地善良的她想再去驪戎國籌糧,可重耳卻十分諒解驪戎國的難處,他讓驪妲回去整頓好人馬,自己則準備帶著子余去搶糧。正在二人計劃搶糧之時,介子推暗中將荀伯的藏糧地點告訴了二人。
齊姜因重耳之事而茶飯不思,她想出宮卻被齊侯攔了下來,束手無策的齊姜只好大哭大鬧求起了申生,申生心軟,答應了幫齊姜去求齊侯。新田縣,荀伯得知重耳正帶人去城南的糧倉搶糧,他讓下人點齊家中甲士隨他去護糧。城南糧倉,重耳為了災民的性命,只好強搶荀家的糧食,沒經過荀伯的同意便開倉放糧。荀伯趕到糧倉后十分憤怒,他想殺了重耳,認為重耳欺人太甚。重耳深知自己理虧,他愿把性命交給荀伯。荀伯長嘆一口氣,還是扔掉了手中的劍,滿臉頹廢神色。今日糧倉之糧皆是荀家的糧,重耳出言告訴荀伯,今日的糧食就當是他向荀伯借的,日后他必定如數奉還。為了讓荀伯安心,重耳將晉國公送的玉佩給了荀伯,稱荀伯日后可憑著玉佩到都城找他兌換糧食。
杜仲得知了重耳開倉放糧一事,心中大為慌亂,城南糧倉不僅有荀伯家的糧食,更有他們克扣下來的糧食。方閏十分納悶重耳初來乍到,為何能輕而易舉找到荀伯家的藏糧地點。杜仲也大為疑惑,可如今重耳未死,他們必須從長計議,好好想想新的對策。齊國,齊侯送齊姜跟申生出國,齊姜在宮門口得知了重耳未死,還平息了新田戰亂的事情,大為欣喜,而重耳則在新田救濟災民,得到了眾百姓的歡呼愛戴聲。
杜仲寫了一封大贊重耳的奏書,想阻止晉國公親赴新田之事,至于上頭交待的事情,他們可再拖上一陣子,只要災民們吃完了荀伯糧倉中的糧食,新田必定再次大亂。朝堂上,晉國公收到了新田的奏書,奏書上稱新田在重耳的治理下已經是太平盛世,晉國公不用再赴新田,朝廷也不再派發賑災糧給新田。晉國公讓狐突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狐姬,讓狐姬也為重耳高興高興。
重耳府,狐突將重耳平亂的消息告訴狐姬,狐姬心中歡喜,決定重新收拾一次重耳府,為重耳歸來做準備。新田縣,重耳憂慮重重,準備讓災民遷徙。災民遷徙并非小事,重耳讓子余親自回一趟國都說服晉國公,子余擔憂重耳一人在新田會有危險,可重耳并非膽小怕事之輩,他讓子余安心,他在新田定會保護好自己。暗處的介子推聽到了二人的對話,心中十分安慰,決定幫助重耳。
齊姬宮中,荀伯托五大夫送來一份禮物以表忠心,齊姬已經知道了重耳平亂一事,她深怕重耳繼續下去深得民心,故讓五大夫對重耳下手。新田驛站,子余準備啟程回國都,可他還是十分擔心重耳的安危。正在這時,介子推前來見二人,聽到了介子推的大名,子余心中激動地向重耳介紹起介子推,介子推乃是幾國國君都欽佩的俠士,可他們萬金都請不動介子推出山。介子推乃忠義之輩,一心只為平凡百姓們謀福,在看到重耳的一心為民后,介子推愿終身追隨,保護重耳。
重耳與介子推送子余離開,臨行前,他將勸服晉國君之法告訴了子余,讓子余一路珍重。隨后,重耳與介子推上山尋找水源,重耳在野花中發現了鈴鐺草,決定用它來找出水源。上山尋找水源一事十分辛苦,重耳原本不打算帶上驪姮,可驪姮卻不怕辛苦,徑自上山,只想與重耳呆在一起。
山上,介子推四處環顧,發覺草叢中埋伏著一批殺手,他讓重耳與他兵分兩路,打算支走重耳后獨自解決掉殺手。介子推與殺手打斗起來,重耳隱約聽到了介子推的呼喊聲,可他與驪姮二人也遭遇到了另一批殺手的追擊,二人在躲藏之際不慎掉入了獵物洞,殺手深知獵物洞只有一個出口,決定用火燒死二人,堵住洞口。
洞口被火堵住,重耳決定另尋出口,他與驪姮走在昏暗潮濕的山洞中,驪姮對重耳好感倍增,主動要求重耳喚她姮兒。二人經過幾次試路,可發覺最終都回到了原點。重耳不愿意放棄,繼續帶著驪姮向前尋找,最終二人順著水流聲找到了水源,重耳心中欣喜,認為新田百姓即將有救??吹街囟男θ?,驪姮心中一動,稱重耳的笑容酷似冬日的暖陽,溫暖燦爛。
二人只找到了水源,并未找到出口,重耳向驪姮保證他一定會帶著驪姮走出去。驪姮心底并不擔憂,若是他們沒有找到出口,能和重耳留在洞中相伴到老,她此生也再無遺憾。重耳帶著驪姮繼續順著水流前行,一切皆在重耳的意料之中,他們非但找到了更大的水源,更是找到了山洞出口,二人平安地離開了山洞。重見陽光的驪姮眼睛不大適應,重耳貼心地為驪姮擋住了眼睛,驪姮心中溫暖,對重耳的愛慕更增幾分。
子余回到國都,將新田的情況跟重耳的遷民安置之策告知晉國公,遷民安置之策一出便引起了朝中大臣的竊竊私語,除了狐突老大師之外,其余大臣們皆不肯同意重耳的遷徙之策,不愿意在自己的封地上收留災民。眾臣的反應皆在重耳的意料之中,子余按照重耳所說的提出了按例減免封地稅收一事,聽到收留災民有好處可得,眾臣們紛紛改變了立場跟態度,個個爭先搶后地想收留災民。
夜晚,重耳帶著驪姮走了許久還沒有走下山,二人關系越發熟識起來。驪姮不慎扭傷了腳,重耳不僅為驪姮按摩揉搓,更是親自為驪姮尋找藥材。二人談話之間,山間響起了野狗的嚎叫聲,驪姮心底害怕,重耳為驪姮吹塤,安撫了暴躁的野狗。天亮,重耳輕擁驪姮,與她一同看著天地間的美好景色。驪姮認為,天地間再好的景色都不如重耳的粲然一笑。二人經歷過生死,如今關系大為不同,驪姮將自己隨身佩戴的鏈子送給了重耳,重耳本想將齊姜送他的耳環送給驪姮,可驪姮不收他人之物,反向重耳要了重耳用了已久的塤。
重耳遷民之計深得民心,齊姬已無法再容下重耳,她再度向東關五大夫施壓,要求東方五大夫盡快取了重耳的性命。新田縣,重耳與驪姬歸來,介子推看到重耳平安無恙,心底的大石終于放下。
申生成功借糧歸來,晉國公卻因申生答應齊國的條件而大發雷霆。齊姬出面護申生,認為申生答應的條件并無不妥之理,她要求晉國公兌現諾言,立申生為太子。晉國公不肯同意,齊姬不依不饒,晉國公認為她胡鬧至極,申生不愿看到二人因自己爭吵,他想一力攬下所有責任,可齊姬卻強行要求晉國公當場立太子,晉國公執意不肯,并對申生的所作所為十分憤怒,認為申生比不上夷吾與重耳。申生性情溫和,齊姬卻記下了晉國公今日的心狠,她怒氣沖沖帶著申生離開,誓要晉國公付出代價。
齊姬與申生在殿門口遇到了允姬跟夷吾,允姬與夷吾話中有意地對齊姬冷嘲熱諷,齊姬怒氣沖沖地離開。隨后,允姬從晉國公的貼身宮監口中得知了殿中發生之事,得知晉國公已經不再重視申生,夷吾母子十分欣喜,允姬認為夷吾的機會已到,夷吾可趁此翻身。
重耳將眾災民帶到了水源之地,百姓們看到水源紛紛激動不已。重耳告訴眾人,若要想真正開荒墾地,還需另尋他法。為了能讓百姓們更加方便,重耳教大家將山洞的水引到山下飲用。之后,重耳與介子推決心治貪,二人來到府衙拜訪杜仲與方閏,提出了他們此番的用意,他們此次是來清查賑災錢糧之事。
宮中,齊姬命人召回東關五,反將殺重耳一事交給了允姬。同時,她也暗中派人跟緊了允姬,想找到允姬殺重耳的證據。允姬心思敏捷地猜到了齊姬的用意,若她幫齊姬殺掉重耳,齊姬屆時必將她供出來,因此她只能另尋他法。之后,狐姬在衣物上收到了一張小紙條,她速請狐突前來宮中議事。紙條上寫明有人欲害重耳,狐姬希望狐突早做防范。狐突憂心忡忡,認為紙條的事情并不簡單,此紙條表面上是好意指示,實則是請君入甕。新田一事并非完全天災,還有人為因素,后宮與前朝緊密相連,狐突想要繼續觀察,可狐姬卻懇請狐突派人去新田保護重耳,生怕重耳遭遇危險。齊姬已經知道了狐姬召狐突進宮一事,她深知此事與允姬脫不了干系。正在這時,允姬前來探望齊姬,允姬對紙條一事供認不諱,稱她這樣做是為了讓狐姬與狐突自亂陣腳,他們好再從中布局,改劫殺為捧殺,殺重耳一個措手不及。允姬的計謀乃是上策,齊姬略一思忖,還是決定按照允姬的計謀來。
方閏將重耳與介子推引到了一積滿塵灰的舊賬房查賬。杜仲暗中將重耳查賬的消息飛鴿傳書送出去,他讓方閏去審查牢獄中的魏犨,讓魏犨吐出私賬的藏匿地址。舊賬房中,重耳提起方閏的意圖,他深知方閏是想讓他知難而退,可他卻認為這些舊賬是打開官場官道的鑰匙,因此他要耐心查下去。除此外,重耳還命介子推暗中監視著方閏與杜仲二人,想知道二人的一切動作。
驪姮為重耳送來點心,她對查賬一事略懂一二,故伴在了重耳身邊幫他查賬。賬目雖然枯燥無味,可二人陪伴在了彼此身邊,卻并不覺得有半分苦。之后,賬房的架子倒塌,重耳不顧自己的安危擋在了驪姮面前,驪姮半是感動半是愧疚,重耳將驪姮擁在懷中,出言安撫。另一邊,方閏來到魏犨家中,以重耳的名義逼迫魏犨的年邁父母交出賬冊,二老交不出任何賬冊,方閏直接命人拆了魏犨的房子,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挖出賬冊。
驪姮為重耳包扎傷口,她看著重耳的傷口心疼不已,從后邊擁抱住了重耳。正在二人情深之時,介子推闖進房中,他將方閏的動作都告訴重耳。重耳深知新田貪贓枉法一事已久,如今既然杜仲敢讓他查賬,其中就必定有詐。之后,重耳從介子推口中知道了魏犨家中藏有杜仲與方閏的一本真賬。現如今魏犨被杜仲和方閏所抓,二人不僅是要魏犨手中的賬冊,更是想讓魏犨當他們的替罪羊。為了魏犨的安全,介子推跟重耳決定先解救出魏犨的家人。
牢獄中,杜仲正對魏犨嚴刑逼供,方閏帶來了魏犨家人被劫的消息,杜仲認為劫走魏犨家人的正是重耳。若是重耳得到了真賬冊,他們所做的事情就會敗露,為了以防萬一,杜仲決定魚死網破,對重耳痛下殺手。重耳與介子推帶著魏犨的家人離開,杜仲派人追上,重耳只好孤身一人引開了官兵,他將杜仲的官兵甩掉,卻不慎中了一批黑衣蒙面人的毒暗箭,跌落下山崖。
介子推將魏犨的父母帶到安全境地,可回到驛館后才發覺重耳還沒有回來。正在這時,方閏帶來了重耳跌落山崖的消息,想強行將介子推跟驪姮送出城。介子推跟驪姮不相信重耳已經遇害,二人決定到懸崖邊尋找重耳。驪姮在懸崖邊找到了重耳衣裳上的布帛,她決定冒險下崖找重耳,她與介子推二人在崖底找到了重耳,可重耳的傷口卻染了劇毒,介子推略懂醫理,他用蛇毒替重耳解了身上的劇毒。
杜仲得知重耳沒死,他將所有罪名推到了魏犨與李木身上,想將二人就地正法。重耳得知消息后,顧不得身上的傷口,連忙趕到法場。法場,李木百般懇求杜仲放了自己,魏犨卻不愿開口懇求杜仲此等貪官。正在杜仲想砍了魏犨之時,重耳及時趕到法場,救下了魏犨。魏犨向重耳揭發了杜仲與方閏的罪名,杜仲與方閏卻還想否認,逃脫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