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護送贏月回秦國,他送至一半便與贏月分別,贏月不舍重耳,她看著重耳的背影心底暗暗發誓,她絕不會放棄重耳。回到狄國,重耳在街上意外看到了齊姜的耳環,他再次來到官地山,深深想念起了齊姜。
驪姮讓奚齊穿上國主服坐于龍椅上,奚齊繼位之時便是她驪戎國復蘇之時,屆時她會讓奚齊換上驪姮國國主的衣服,也會讓文武百官穿上驪戎朝服。優施聽到了驪氏姐妹二人想改朝換代的心思,他出言警戒二人,如今奚齊剛坐上龍位,他們應當是先穩固朝中勢力,再另謀改朝換代一事。如今晉國公對雷明子言聽計從,驪忻不解優施為何要引來雷明子,優施提起了夷吾與重耳尚在人世,他此番是想借晉侯的手對二人趕盡殺絕。聽到重耳還有可能存于人世,驪姮心中意外激動,可優施卻還想對重耳趕盡殺絕,以絕后患。驪姮不解優施為何這么恨晉侯,優施想起了自家父母慘死的一幕,原來晉侯曾經殺了他的父母親人,他想要讓自己的兒子當晉王,掌控整個晉國,讓晉國公生不如死。
重耳回到廧咎如族,季隗在重耳身上發現一對耳環,她誤以為重耳是想將耳環送給她,可重耳卻坦言稱耳環并不是送給季隗的,他能給季隗的是普通夫妻間的關愛。另一邊,狐突被士爲一行人救出,他們希望狐突能派人去尋重耳,拯救晉國于水火之中。狐突不愿意再讓重耳身陷險境,他拒絕了此事,希望眾人能放他一馬,不要再提此事。司馬府,荀息對狐突態度堅決一事深感煩憂,他想要讓里克迎回夷吾,可里克卻稱以晉國現如今的局勢,殺妖妃救晉國一事只有重耳一人能辦到,既然如今連狐突這樣的元老都不愿意出面,他們也可靜觀其變,不要再操這份閑心。
荀息前來與優施分析目前晉宮的情勢,如今里克與夷吾,狐突與重耳兩派都不敢亂動,文武百官亦不敢亂動,優施笑晉侯不可一世,到最后竟落得個一無所有,他拉擾了荀息,稱他日奚齊當政,荀息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狐突府,狐突對朝中幾位大臣都有著提防之心,他表面不愿摻與此事,暗中卻派了狐毛與狐偃前去狄國尋重耳,將重振晉國的希望放在重耳身上。
晉國公深夜醒來,他口干舌燥想要喝水,優施端了一杯水前來羞辱晉國公,晉國公這才得知優施是被他滅族的施家后人。優施對晉國公恨之入骨,他緊掐著晉國公的脖子,早已經策劃好了一切,今夜過后就沒有晉國公這號人物,明天奚齊會繼位,而他便會把晉國公扔進煉丹爐中,以報血海深仇。驪氏姐妹二人在門外聽到了優施的話,她們對優施的過往感到詫異,驪姮怕她們把控不住優施,可驪忻卻有自信能拿捏得住優施,只要奚齊登位,她們便可如愿以償,掌控晉國,復蘇驪戎。
狐家人尋到了重耳,希望重耳能夠回晉國主持大局,子余也希望通重耳能聯合其他幾國之力重回晉國,重耳認為借來的人情勢必要還的,他們不應當向其他幾國借兵,而是應該另尋他法救晉國。晉宮中,晉國公駕崩,驪氏姐妹與優施召群臣前來殿中議事,奚齊坐在王位上想要先登基再議論晉國公下葬之事,朝中眾臣無法茍同奚齊的荒謬,認為晉國公的喪事應當優先。優施當場拿出晉國公的遺詔,掌控了晉宮中的所有軍力。朝堂上一片混亂,里克堅決反對優施的獨攬大權,奚齊來到里克面前,卻被一甲士所傷,當場死亡。原來,甲士是優施提前安排的人馬,里克遭優施冤枉,驪姮看到奚齊的死而落淚不止,優施命人將里克押入大牢,準備為晉侯生殉。
后宮中,驪忻得知了奚齊的死是優施設計的,她錯愣不已,優施卻警告驪忻,若是驪忻與驪姮能安分守己,他還能看到卓子的面上保她們一命,但若是二不聽話,奚齊便是二人的下場。
夷吾得知了晉宮內所發生的事情,現如今妖妃禍國,他決定以晉國的城土作為厚禮許諾給秦國公,以求得秦國公助他繼位登基。除此外,夷吾還想求得周天子的相助,若想讓周天子相助,他們勢必要重禮相贈,正在夷吾煩心之時,梁國公主前來將自己的珠寶都交給夷吾,助夷吾奪得晉侯之位。
晉侯病逝,驪氏姐妹請出驪戎先祖的牌位,二人讓卓子登基之后欲將晉國公的尸體投入火爐中,以報驪戎血仇。朝中眾臣紛紛斥責驪氏姐妹與優施的胡亂行為,他們想要按周禮讓晉國公入殮王陵,驪氏姐妹卻一意孤行。正在這時,重耳與子余一行人趕到,重耳已經識破了雷明子布下的陣法機關,故頓住了腳步。優施十分驚訝重耳的出現,雷明子提起他布下的機關陣法,只要重耳再往前一步,必死無疑。雷明子早就卜到重耳未死,他觸動機關將重耳一行人囚于鐵籠中,再發動毒箭射向鐵籠中的人,要求重耳交出龍甲神章。重耳聰慧無比,他已尋到了陣法的生門,故先以龍甲神章將雷明子誘惑過來,繼而利用雷明子破了陣法。
重耳揭開了地關,眾臣才知道雷明子的巫術都是假的,他們紛紛向重耳俯首稱臣,愿追隨重耳。重耳來到優施面前,他斥責優施茶毒生靈的種種惡行,優施自知自己難逃一劫,故他當著重耳的命喝下毒酒,死在了龍椅旁。臨死前,優施唯一放不下的便是驪忻與卓子,他艱苦一生,只有對驪忻與卓子真正付出真心過。優施已死,驪姮也愿以死謝罪,只希望重耳能放了驪忻,驪忻想與驪姮同生共死,重耳卻下令婦人與稚子得赦,將幾人押入死牢。
晉侯過世,秦國公想派太子前去晉國吊唁,可秦國夫人卻不愿摻雜晉國之事,晉侯心硬如鐵,秦國夫人早已與晉侯斷了父女之情。夷吾前為秦國公送來重禮,希望秦國公能扶他繼位,可秦國公卻有意扶重耳繼位,他心中屬于重耳,且贏月的一顆心也都在重耳身上。秦國夫人不贊同秦國公的想法,贏月卻在這時來到,她認為無論如何,秦國公都要扶重耳繼位,重耳仁政,只有他才能成為良君。見秦國公與贏月都同一條心,秦國夫人還是希望秦國公能收下夷吾之禮,扶夷吾上位,再將贏月許配給熊惲,如此一來,他們便不會得罪兩國。
重耳前來看望晉國公,晉國公忽然手指顫動,尚存一絲氣息。晉國公看到重耳,他告訴重耳,自己早已經知道申生與重耳、夷吾三兄弟的清白,可昔日他病重在身,足不能行,目不能視,唯有扮傻任驪氏姐妹拿捏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此番是太醫配合著他,以殯天之謊才讓他逃過了一劫,得以見到重耳一面。如今重耳歸來,晉國公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若不是他殺戮過多,也不會為晉國招此禍害。
夷吾收到重耳尚在人世的消息,且重耳已帶人先行回國,他必須另作打算。國內局勢紛雜,夷吾的親信勸說夷吾先冷眼旁觀,待重耳跟驪氏姐妹周旋之后他們再殺回晉國,奪取王位。欲得王位需先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援,夷吾親信勸說夷吾對里克施恩重諾,好讓里克死心塌地效忠夷吾。
晉國公跪地叩拜重耳,這一拜是君對臣的拜,他以晉國君侯的名義感謝重耳拯救晉國于水火之中。之后,晉國公拿出自己以血為墨寫的奏疏,希望重耳能繼承晉國君位,為晉國開啟宏圖大業。重耳拜別晉侯,他不愿當任晉國君王之位,他深知作為一個國君,除了要仁政之外,還要心硬如鐵,而他根本就做不到心硬。看著重耳離開的背影,晉侯心底暗嘆,他讓順臃扶他上床休息,閉眼之時結束了他這毀譽參半的一生。
重耳前來送驪姮最后一程,驪姮禍國亂民,手上沾滿了罪孽跟鮮血,可她卻毫無悔意。重耳自知勸不了驪姮,送驪姮最后一程便是他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能夠為驪姮做的最后一件事情。驪姮自知死罪難逃,她還有一言問重耳,當初如果驪戎沒有被滅,二人之間沒有仇恨,重耳是否會跟她成婚,重耳當年便告訴過驪姮,他當年是真心想跟驪姮成婚,如今他雖愛齊姜至深,可二人的分開跟齊姜并無任何關系,這是驪姮自己的選擇。驪姮自知在重耳心中自己比不過齊姜,她問重耳若是當年她選擇原諒,重耳是否會和她在一起。重耳毫不猶豫地點頭給了肯定的回答,驪姮心中無憾,喝下了毒酒,倒在重耳面前,驪忻亦當著重耳的面喝下毒酒,她唯一的要求便是希望重耳能保全卓子。二人都倒下之后,重耳暗中送幾人出城,子余感嘆重耳的心善,重耳卻只是不希望世間再平添殺戮。驪氏姐妹與驪潼團聚,驪姮醒來,方才知道她們姐妹二人又再次承了重耳的情。重耳已為姐弟三人安排好了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驪姮與驪忻也決定放下過去,安然在此處度日。
狐突府,狐突希望重耳能臨危受命,繼任君位。重耳卻不愿擔此大任,他提起了晉國公在曲沃沉舟一事后一直都是清醒的,他之所以蟄伏這么久是想以假死來逼迫重耳跟夷吾各顯才能,殺回晉國。夷吾此次欲聯合鄰國之力殺回晉國,奪君位,重耳認為夷吾比他更適合當任晉侯。為君者需要合理利用自己身旁的資源,利用自己身旁的每一個人,重耳無法做到這一點,故他愿意將君位讓賢,扶夷吾上位。
齊宮,太子昭將重耳回晉國的消息告訴齊姜,他知道齊姜對重耳的情意,如今只要重耳向他們齊國借兵,他們便可趁機撮合重耳與齊姜。齊姜讓太子昭不要白費力氣,她對重耳了解至深,故她深知重耳此次并不會爭位,也不會借外力主政,他回國只是為了平息晉國的戰亂,看望晉國公,僅此而已。
晉國,贏月與秦國太子做為信使前來見重耳,贏月勸說重耳擔起大任,他們可助重耳成為晉國君,重耳卻無意晉國君之位,他深知自己若是成為晉國君,夷吾必會舉兵來犯,屆時晉國上下又將內亂。重耳拒絕了贏月,派人從梁國將夷吾接回晉國登基,他在半路設宴宴請夷吾,他叮囑夷吾務必要仁政施德,不成為一位明君,能再效仿先君施以武力治國。若是夷吾無法做到今日所承諾的,今日他可將國君之位讓給夷吾,明日必會重新奪回一切。
重耳與子余子推一行人卸下身上重擔,回到了廧咎如族。季隗與叔隗二人已分別懷了子余跟重耳的孩子,殊不知,子余之子趙盾多年后被J臣所害,慘被滅門,其孫子被程嬰所救,是流傳至今的趙氏孤兒。另一邊的晉宮,夷吾繼位登基,他意欲酬謝梁國與秦國的相助,分別施以重金跟河西五城。朝中眾臣均反對夷吾以此重禮相贈的想法,夷吾當朝問起了里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