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夏天,山東黃河邊麥香村。
車把式牛三鞭的兒子牛大膽跟老驢子的女兒燈兒相好,老驢子并不同意這門婚事。老驢子便向牛家出難題,問牛家要三升麥子才肯把燈兒嫁給牛大膽,牛家窮困潦倒,根本拿不出那三升麥子。
無奈之下只能向地主馬大頭借糧,卻沒想到借來的麥子不但不夠數(shù)而且質(zhì)量也不行,這引起老驢子的震怒,死活不愿再將燈兒嫁給牛大膽。
牛家后來查清是馬大頭在量米的升上做了手腳,但因為老驢子和牛三鞭年輕的時候就有很深的過節(jié),老驢子還是不愿將女兒出嫁。
最后在牛大膽和女兒燈兒的苦苦哀求下,老驢子提出再和牛三鞭比一次武,如果牛三鞭能贏,就再沒有任何條件地成全兒女的婚事。
另一方面,馬大膽的兒子馬仁禮在北平圖書館工作,因為闖了禍帶著自己唱戲的未婚妻喬月從北平趕回家來要成親,并且將中國馬上要變天,每一個解放區(qū)都會鬧“土改”的消息來回了家中,并勸父親在土地的問題上還是早做決斷不要被牽連進(jìn)去。
馬大頭也聽到了類似的風(fēng)聲,聽兒子說明后覺得也是大勢所趨,非常擔(dān)心馬家將來的安危,痛心與可惜之余,馬大頭還是做出決定將自己的土地在趁沒趕上“土改”鬧到自己頭上之前主動的分給農(nóng)民們來化解自己的馬上要面臨的被動。
村民們對馬大頭要分土地的事情都在議論紛紛覺得不敢相信,但是馬大頭還是在要求在村里開會并且在村長王萬春監(jiān)督下的村會上將土地分給了大家。但沒成想村民們所分到的大多都是鹽堿地和沙洼地,馬仁禮覺認(rèn)為父親的做法怕是沒法蒙混過關(guān)。
牛三鞭和老驢子的比試如約在黃河邊拉開架勢,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來圍觀。在經(jīng)過比力量、比準(zhǔn)頭、比耐力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比試后,牛三鞭的鞭子和老驢子的連枷棋逢對手并沒有分出勝負(fù)。
但是賽后言語交鋒下,牛三鞭失口將老驢子的“秘密”守著全村人說了出來,這激怒了老驢子,并對牛三鞭從背后下了黑手,牛三鞭并沒有躲開,在挨了老驢子一連枷之后便吐血倒地。
受傷后的牛三鞭在家里臥床,馬仁禮帶著白面代表父親來看望想緩和兩家的關(guān)系。牛大膽認(rèn)為沒有之前馬大頭在糧食上做手腳的原因事情也不會鬧到如此地步,所以對馬仁禮的做法并不買賬,并將其趕出家門。
牛三鞭的傷勢日益惡化,在臨終前讓兒子牛大膽帶他到了三棵棗樹下的牛家祖墳,立了遺囑告訴牛大膽今后無論怎樣都要保住牛家剩下的土地,并讓牛大膽保證絕不娶燈兒為妻,牛大膽含淚答應(yīng)下來。
牛三鞭去世后牛大膽給父親發(fā)喪,牛三鞭有心事未了不能瞑目,牛大膽忍痛再次向全村人保證不會娶燈兒為妻,這也讓燈兒傷心欲絕。
老驢子也自知有愧便和燈兒去牛家賠禮道歉,稱是失手才釀成大禍,對此事愿意承擔(dān)全部責(zé)任并表示自己也深惡痛絕,但牛大膽并沒有原諒楊家的意思,拒不同意娶燈兒過門,兩家積怨越來越深。馬大頭指使馬仁禮去牛大膽家表示慰問,牛大膽也沒有接受馬家的示好,依然對馬家懷恨在心。
馬仁禮再次勸說馬大頭對村民們進(jìn)行第二次分地,要把除自己家夠種的地以外統(tǒng)統(tǒng)分給村民以求平穩(wěn)度過這次的“土改”。馬仁禮對此事非常難以接受,但是為了顧全大局還是同意了馬仁禮的想法。
就當(dāng)馬家開始分地的時候,土改工作組進(jìn)村了,領(lǐng)頭的是當(dāng)年麥香嶺游擊隊的隊長周老虎,牛大膽當(dāng)上了農(nóng)會主席。
對于馬大頭階級的定位問題,村民發(fā)生了爭論,鑒于馬大頭抗戰(zhàn)時有過貢獻(xiàn),而且之前也主動分地,最終沒有定性為地主份子,而是定性為地主,但由于馬大頭之前的所作所為依然讓村民們難以接受,所以仍然召開了批斗會。
牛大膽的慷慨陳詞煽動了村民,同時也把牛三鞭的死遷怒到了馬大頭身上,因為馬大頭在麥子上做了手腳,才加劇了牛三鞭和老驢子的怨氣。群情激奮,場面一度失控,最沒想到的是,馬仁禮的未婚妻喬月主動站了出來,聲稱被馬仁禮蒙騙,要和馬家劃清界限。
土改組也要深化“土改”,土地還家后還準(zhǔn)備將馬家的房屋財產(chǎn)進(jìn)行分配,這無疑是給馬家的處境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