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以后,毛澤東單獨見了習仲勛,對于他的報告非常滿意,希望他能把經驗總結成小冊子下發給各個地區,以杜絕未來發生類似情況。此時傳來李鼎銘腦溢血去世的消息,毛澤東心情沉重,惋惜失去這么一位具有正義感且支持共產黨的開明紳士。
為紀念李鼎銘先生過往作出的貢獻,便讓習仲勛和林伯渠前去參加悼念會。隨后二人來見安文欽,并轉達了毛澤東的話,希望他能以副議長的身份參加李鼎銘的追悼會,并上臺致辭,意在對安文欽的保護。
沒過多久,中共中央在陜北米脂楊家溝舉行擴大會議,即“十二月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以及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制定了奪取全國勝利的行動綱領。除此之外,會議還討論了解放區在土改和整黨中出現“左”的偏向及其糾正的辦法,這是在中國革命歷史轉折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
一九四八年二月底至三月初,西北野戰軍發起了宜川戰役,并在此戰役取得空前大捷,消滅敵人兩萬九千余人,胡宗南部整編第二十九軍全軍覆滅,這一勝利改變了西北形勢,打開了我軍的南進戶門,為繼續外線作戰消滅胡宗南集團有生力量創造了條件。
眾人慶祝宜川戰役勝利之時,毛澤東登高望遠,考慮陜北戰場發生了根本改觀,中央機關該是時候東渡黃河。在中央機關即將離開陜北之際,毛澤東與習仲勛深入交流,回顧陜甘革命歷史,感慨陜甘革命根據地作為“兩點一存”的貢獻,徹底將大西北交給習仲勛等人。隨后,毛澤東率中央機關東渡黃河。
反觀宜川戰役后不久,彭德懷與王震、王世泰他們商量接下來的作戰方向,經過認真部署后,決定率西北野戰軍出擊西府,攻打寶雞,切斷西蘭公路,迅速地阻擊很可能來增援的馬步芳部隊。
胡宗南收到了情報后,命令徐師長死守寶雞,并讓裴昌會和馬步芳馳援西府地區,認為這是與共軍主力決戰的好機會。因為共產黨的部隊都是兵分兩路,所以胡宗南認為延安已經沒有任何軍事和政治意義,電告蔣介石申請撤離。
一九四八年四月,國民黨整編第十七師逃離延安,直至二十一日,延安重回人民懷抱。習仲勛帶著副秘書長曹力如在延安做后續工作,優先恢復生產和經濟。與此同時,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兼參謀長羅列去向胡宗南報到,根據寶雞戰役作出了一些建議。
為此,西野在西府遭遇胡宗南部和馬家軍合擊,指揮部險些被圍困,主力部隊被迫突圍。然而張宗遜為了能夠讓彭德懷的主力迅速撤離,寧違抗軍令也要圍攻肖金鎮,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敵人會合包圍。
西野第三旅旅長黃羅斌奉命前往南莊李家,結果發現地方已經被敵人攻占,猜測彭德懷肯定已經撤離。結果話音剛落,彭德懷警衛員趙德柱負傷騎馬前來傳達任務,彭德懷命令他們迅速占領南莊李家,也就意味著彭德懷他們還在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