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胡宗南部進入延安后,多名記者前來采訪,向其了解國民黨軍是否有虐待共產黨的行為。胡宗南打包票一直是優待善待,實則讓人假扮成共產黨的戰士,結果因為對方準備不夠充分,回答問題之時漏洞百出。
自從毛澤東等人撤離延安后,他們已經輾轉十一個村子,關于中央是留在陜北還是東渡黃河也都討論很多次,始終沒有一個結論。劉少奇一眾人建議東渡黃河確保安全,各地區領導都發來電報希望能重視問題。
然而毛澤東覺得當務之急就是要咬定青山,一旦離開就正中敵人下懷,蔣介石也會把胡宗南投入其他戰場,導致其他戰場壓力變大,只有留在陜北拖住胡宗南,才能讓華北、華東戰場不再有任何顧慮,徹底放開手腳打幾個勝仗。為此,毛澤東堅稱不打敗胡宗南,自己絕不會東渡黃河。
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毛澤東在清澗縣棗林子溝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決定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留在陜北,主持中央工作,由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前往晉西北,進行中央委托之工作。彭德懷和習仲勛等人獲悉毛澤東留在陜北的消息,振奮不已,進一步鼓舞了軍民。
國民黨二十九軍前往青化砭,搜尋共軍主力的下落,九十師長嚴明認為國防部那幫家伙出了昏招,還沒有準確的線索就讓他們漫無目的地在高原上瞎轉,除了浪費時間就沒有其他辦法。此時嚴明收到消息,發現共軍大部隊逃竄蹤跡,位置出現在西北方向,與他們背道而馳。
毛澤東與大家部署拖住二十九軍的計劃,并為這支縱隊取名昆侖,每個人都想了化名,做好保密工作。反觀習仲勛他們收到情報,國民黨一三五旅也有大動作,與二十九軍會合,形成南北夾擊,所以他們計劃要避免兩方會合,在此之前吃掉一三五旅,彭德懷作出了更為詳細的部署。
隨后中央指示西北野戰兵團用好“蘑菇戰術”,依靠陜北優越的群眾條件和有利地形,打擊胡宗南部,支援全國戰場。西北野戰兵團分析敵情,決定再打一仗。王尚榮獨一旅等少量部隊拖住劉戡主力,王震等其他主力在羊馬河一帶圍殲準備增援的國民黨軍第一三五旅,羊馬河戰斗很快取得勝利,旅長麥宗禹被俘。
打完了這場勝仗,王震喜氣洋洋,政治部主任王恩茂見狀也是喜笑顏開。兩人找來了麥宗禹,請他吃了一碗面條,表示彼此間算是不打不相識,同為中國人沒必要當仇人。麥宗禹沒想到幾個小時前還在戰場上廝殺,現在就在一個桌上吃飯,一個炕上睡覺,他來陜北才明白國民黨不得民心,回想當年北伐的光榮歲月,何曾會落得這種境地,心中五味雜陳。
胡宗南命令主力部隊調往蟠龍,不顧疲勞糧缺計劃將共軍主力趕到黃河以東,然后封鎖綏德、米脂,分兵“清繳”。毛澤東寫信給彭德懷等人,決定要繼續以過去的方法,同狄仁在現有地區周旋一段時間,目的是為讓敵人達到十分疲勞和十分缺糧的程度。
彭德懷、王震、習仲勛、張宗遜等人會合,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以做應對之策。彭德懷要求王震負責吸引劉戡和董釗,繼續北上,為野戰軍拿下蟠龍爭取時間,王震趁機爭取給戰士們換上新鞋,習仲勛直接畫了大餅,氣氛格外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