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年,日本使者為了爭搶朝貢貿易機會產生了沖突,戰火牽連浙江沿海百姓,從此,大明與日本的官方貿易徹底終止,嘉靖朝廷政治昏庸無能,權力內斗劇烈,官場腐敗成風,軍備松弛,外加日本國內正處于混亂時期,各地封建領主殘酷剝削和不斷地戰爭,導致日本破產的農民、失職的官吏、失業的流民、戰敗的武士等在各地領主的支持下,紛紛向海外求出路。延續多年的倭寇之禍,在嘉靖年間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嘉靖二十一年明世宗為求長生不老藥命方士煉丹,且因迷信道教而令宮女不得進食,只能吃桑飲露水,宮水楊金英等十一人不堪痛苦,摸準了嘉靖帝的作息時間,準備趁著他夜宿端妃處,計劃尋機殺了皇帝,然行刺未竟,史稱壬寅宮變。受到驚嚇的嘉靖帝決定搬往西苑,朝政一干事宜皆由內閣把持,不久嚴嵩任內閣首輔,成為當朝第一權臣,嘉靖帝則在幕后暗暗掌控著國家。
山東,神機營副將戚景通年事已高,解甲歸田,其子戚繼光,承襲祖上爵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官封四品。上任之前父親叮囑兒子一樣要繼承自己的衣缽,為大明蕩平倭寇。
戚繼光意氣風發來到登州衛千戶所,看到的一幕卻是自己想像不到的,守門的士兵大白天在打盹,屯田兵都在田里戲耍,原定的五百下屬也只有區區三十人,他找到鄔千戶打聽情況,卻發現千戶正和下屬一起喝酒行酒令,對兵士逃走的現象聽之任之,戚繼光發現大明軍制早已病入膏肓。戚繼光頂住壓力,下決心整頓軍務,漸漸地在士兵中樹立了威信,并與軍士頭頭胡守仁結下了友誼,他告訴胡守仁男子漢應該直起腰桿來做人,應該為自己為國家而建功立業。
戚繼光一直在海邊觀測風向,發現之前是西北風,前幾日突然改為東南風,這日又改為正東風,有此風信他推斷倭寇必犯我國沿海,他請求鄔千戶立即集合全體士兵嚴防,但鄔千戶卻不以為然。戚繼光再次來到海邊發現倭寇船遠遠駛來,他急忙跑回衛所搖鈴擊鼓警示士兵,卻遭到千戶的斥責,直到衛兵來報倭寇登岸了才倉皇應戰。戚繼光主動請戰,但千戶卻讓他看好自己管轄的農田和豬圈。
登州衛守軍大敗,軍士損失慘重,譚綸將軍帶領援軍趕到,因千戶畏敵怯戰,帶領屬下臨陣脫逃,一刀將其斃命。戚繼光積極迎戰深得譚綸賞識,當得知他父親是戚景通,夸他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并有青出于藍勝于藍之勢,與譚綸一番交談令戚繼光深有觸動,并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辭官進京參加武科舉考試,胡守仁追隨其左右。
戚繼光向父親稟明自己辭官意圖,他要武舉會試提名,只有這樣他才有實權,有了實權才有說話的機會,只有這樣改革兵制才不會是一句空話。父親見他主意已定決定支持兒子,臨行囑咐兒子謹記“大丈夫敢為天下先”。
海盜首領王直帶著大量的錢財和火藥前往日本,與倭寇首領長谷堪助達成了利益同盟,他們合謀除掉眼中釘——浙江總督朱紈。嚴嵩收到王直輾轉送來的《清明大河圖》和大量錢財,目的只為嚴嵩能幫著彈劾朱紈,朱紈本就是嚴嵩欲除之人,自然樂得順水推舟,他讓兒子給湖廣道御史胡宗憲寫信,讓他趕緊回京,罷了朱紈他就向皇上舉薦胡宗憲去接替浙江的差事;同時讓兒子鼓動手下的言官御史彈劾朱紈,一番動作之下成功讓嘉靖革了朱紈的職。百姓愛戴朱大人,朱紈革職之日百姓前往總督府替朱大人喊冤,卻遭到血腥鎮壓,朱紈無奈自盡欲保百姓平安。浙江總兵俞大猷匆匆趕到只見到死不瞑目的朱大人,他狠狠教訓了欺壓百姓的士兵,并下令再犯定殺無赫。
戚繼光和胡守仁到達京師,差點住進了黑店,幸遇在山海關當差的伍長楊文幫他們解圍,三人甚是談得來,于是相約去茶館邊喝邊聊,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當朝三大才子之一徐渭,并因茶館所唱戲文影射嚴嵩心狠手辣被定性為反戲,官兵將一眾聽戲茶客全都抓進了大牢。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進犯一路長驅直入,營于潞河東二十里之孤山、汝口等處,京師告急,史稱“庚戌之變”。嘉靖皇帝稱不喜歡京城太吵吵,要讓俺答滾出去,內閣重臣徐階冒死稟奏,稱京城十二團營總三營名單上有兵馬三十萬,然多年來逃逸者不勝數,吃空餉、將領私役、勾補老弱,京師各營的禁軍實際上僅余四萬多人,再除去無法上陣的老弱病殘,能上陣打仗的兵也是一兩千人,這仗根本沒法打。徐階稱自己已經召集援軍,但在援軍到達之前他們需要一支兇猛不怕死的守城軍隊,多多益善,但此事需嚴閣老來想辦法。
因京城告急,尚未開始的武科舉考試被取消。新任浙直總督胡宗憲配合兵部尚書,接下了城防重任。徐渭求胡宗憲前往五城兵馬司牢房走一趟見見戚繼光,他說戚繼光可以替胡大人守衛京師,胡宗憲來到大牢接見戚繼光想聽聽他的高見,戚繼光建議胡大人可以利用牢中現有刑案犯中死囚去守城,若戰死則撫恤家人,若大功則免罪釋放,若小功則改死罪為牢獄。還可以利用此次前往京城參加武科舉的考生,這些人個個弓馬嫻熟,年輕力壯,由他們各帶一隊未獲死罪的刑案犯,這樣京城守衛軍就編成了。而他則愿意率領一千死囚守衛最兇險也是最薄弱的朝陽門。
城外擁滿了乞求進城的難民,戚繼光命令守城官兵開城門放難民進來,但守城官兵告訴他俺答驅趕老百姓騙開城門是常用的戰術,城門不能開,戚繼光用刀架在守城將領的脖子上逼他開城門,但那將領寧死也不肯開。此時胡宗憲手下副將蔣洲傳令城門不能開,戚繼光希望能夠說服蔣洲,蔣洲看著百姓被俺答所傷也是心痛難當,但他告訴戚繼光,如果自己脫了這身軍服肯定第一個跳下去救百姓,但他是一個軍人,得服從軍令。
戚繼光決定親自把難民引去甕城避難,把百姓轉移到安全地帶后,戚繼光決定與俺答的先鋒打上一場,俺答一直覺得大明勢弱,決沒想過他們會從后面包抄他們,此時深夜正是突襲的好時候,蔣洲在城樓上看到戚繼光率將士殺到,立即命官兵前后夾擊,將俺答打了一個落花流水。但戚繼光等人此刻并不知曉,俺答撤兵并非一場勝利,退兵的真正原因實為嚴嵩一黨主張妥協,為保一時安寧出場了大明朝的利益。
戚繼光徹夜不眠將對抗俺答的經驗記錄下來,準備作為武舉考試的論卷,徐渭看了戚繼光的《備俺答策》,拿起就走,胡守仁預感他的戚爺要發達了。
蔣洲在胡宗憲面前大大表揚戚繼光,說他的膽識、武藝、臨機應變都屬于不世出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居然能把這像惡鬼一樣的死囚全部訓練成虎狼之師。胡宗憲明顯有點不樂意,他發現守城的武舉都津津有味地在看閑書,收過來一看竟然就是戚繼光所寫的《備俺答策》,冊子上記錄了來犯敵人的兵器、陣型、編制,還列舉了幾套抗敵的方法,顯然作者不是一個等閑之輩。武舉稟告說這是總旗牌官戚繼光所寫,是徐渭讓他們一人抄了一份速速傳看。蔣洲認為戚繼光這下是要青云直上了,但胡宗憲卻認為戚繼光恐怕要為這本書死無葬身之地了。
胡宗憲接見戚繼光,說是這次去接任浙直總督,防備倭寇的任務就落在自己身上了,他想在浙江沿海的衛跟所多建幾個炮臺,想聽聽戚繼光的見解。戚繼光則認為要加固海防并不在于多造幾門炮,而在于強兵和改祖制,在這一點上倒是胡宗憲頗為認同。
戚繼光立了戰功卻依然選擇回山東登州衛就職,還選擇坐船回山東,胡守仁萬分不解,戚繼光說以后打倭寇盡早是要坐船的,就當先鍛煉起來吧。沒想到船一路顛簸,戚繼光居然暈船了,不慎將污物吐到了浙江秦山鎮的沈家小姐沈黛云的身上,沈黛云非但不生氣,看著這個水師軍官暈船頗覺好笑。兩人在相互交往中產生了傾慕之意,在寒山寺私定終身。
戚繼光回家經戚景通同意帶著媒婆前往浙江求親,然而沈黛云將此事告知父母卻被無情拒絕,因為父母早已替她訂下親事,夫家是臺州大商人唐獻之。
當戚繼光帶著媒婆趕到秦山鎮,卻發現這里已經被倭寇襲擊,全鎮百姓死傷慘重,沈宅陷于一片火海之中,沈黛云生死未卜。此時沈黛云與隨身侍女正被倭寇逼到絕境兩人攜手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