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指揮部,聽聞紅軍闖過了大草地震驚不已,并已經抵近包座,決定速調四十九師趕到包座,擋住紅軍,并表示四十九師是雜牌軍,讓他們去應付紅軍不是壞事,另外自己手握精銳部隊,隨時可以將紅軍攔腰斬斷。徐向前決定上中下齊發,拿下包座,同時讓國民黨看看中國工農紅軍的戰斗力。張國燾得知包座已經拿下,并繳獲了很多戰利品的消息后,卻大罵徐向前和陳昌浩是糊涂蛋,拿著自己的本錢跟別人去拼命,罵他們兩人是豬油蒙了心,對左路軍向右路軍靠攏的消息非常的憤怒。便找了個借口搪塞回電,表示左路軍路遇洪水,又遇缺糧,難以如期趕至和右路軍匯合。
王稼祥方面也知道了張國燾帶領的軍隊在阿壩區域進進退退,可就是不愿意會師的情況,內心焦灼,覺得此地不宜久留,哪怕現在確實已經打掉了胡宗南的一個師。現在的情況是,北面是洪宗南的重兵,北面是薛岳的追兵,如果現在現在不抓緊沖出去,紅軍的情況就是另一個湘江。博古發表看法表示張國燾目光短淺,貪戀阿壩的糧食,始終未拋下南下的想法。毛澤東也心知肚明張國燾想南下,李德發表看法表示自己支持北上,堅決北上,不顧一切代價北上。對于毛澤東的指揮,李德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和肯定。
周恩來病重,大家緊張不已擔心不已,周恩來用微弱的氣息告訴大家,希望大家一定要堅持完成中國的革命,自己完全支持他們的行動計劃。毛澤東著急的很,希望左路軍的傅連璋可以火速過來給周恩來看病,奈何張國燾總是拖拖拉拉耽誤大事,部隊不能沒有周恩來。正著急間,王斌趕來給周恩來治病。張國燾再次收到了右路軍催促左路軍北上的電報,張國燾卻決意南下開展黨內斗爭。經過王斌的救治,周恩來可算退燒了,并把膿排出來了,大家一聽樂壞了。彭德懷著急北上,奈何忤逆不了張國燾南下的命令。彭德懷把陳昌浩變卦的消息轉告給毛澤東等人,怕激化內部矛盾,毛澤東發表看法,表示中央制定的北上計劃,必須要執行,目前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別人不走,我們先走,不要跟兄弟部隊鬧矛盾,下半夜走。大家一聽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趕緊去執行安排。
張國燾再次給右路軍發電報。陳賡等人負責周恩來的遷移,并在路上安排王斌隨時治療。陳昌浩得知毛澤東等人已經遷移,大罵毛澤東他們是徹頭徹尾的逃跑主義,覺得這是右傾是反革命,徐向前堅持主張表示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這可把陳昌浩氣得不輕。于此同時,通訊兵告知原四方面軍的學員也跟著走了,陳昌浩命人全副武裝把人全部追回來。周恩來一副病軀握著毛澤東的手,告訴他北上的決定是對的,只是自己這副病軀拖累大家了。毛澤東安慰說,等他挺過了這一關,還可以為中國革命多干好幾十年,等先行軍住下了之后,再商討下一步的打算。
毛澤東看出李特是來示威,便解除了警戒線,李德怒斥李特南下是錯誤的主張,毛澤東告訴李特大家執行的是中央軍委的決定,而且之前張國燾也是舉手贊同的,大家都是黨員,應該懂得黨的基本綱領和章程,同時想北上的就北上,想跟著張國燾南下的就南下,捆綁不成夫妻,以后總會再見的。
甘肅俄界,中央召開擴大會議,通過關于張國燾同志錯誤的決定,指出張國燾反對中央北上的戰略方針式錯誤的,同中央的爭論其實質是由于對政治形勢的分析與敵我力量估量上存在著原則的分歧,號召紅四方面軍的干部戰士團結在中央周圍,同張國燾的錯誤傾向做斗爭,促其北上。黃開湘張仁初楊成武等人查看地勢,覺得要盡快拿下口子,不能讓中央紅軍困著不動。夜里秘密行動,有紅軍落水不小心暴露了目標,一時間火力集聚,紅軍戰士成了肉耙子,損失慘重,臘子口尚未能成功拿下。情況危急之際,聶榮臻一看情景,看大家伙先修整一天,張仁初一聽立馬表態自己能帶領士兵拿下臘子口,同時以性命擔保拿下臘子口,請命聶榮臻抗戰,保衛黨中央勝利北上。張仁初等人利用繩索秘密登山,來到國民黨后方,打的隨時措手不及,將士更舍命以身體捆住炸藥包,炸毀敵人的碉堡,沖鋒號角響起,戰況開始扭轉。
羅榮恒提著些野味打算給周恩來補補身體,大家都進入了修整狀態,修眼鏡的修眼鏡,補鞋的補鞋。周恩來給毛澤東也送來了些雞湯,毛澤東高興的告訴周恩來,紅軍有家了。
周恩來一聽也很興奮,在陜北可算也有紅軍和蘇區了,毛澤東也很興奮,表示要盡快和陜北的同志取得聯系,盡快向陜北進軍。周恩來記得在陜北的劉志丹是之前在黃埔軍校的同學,毛澤東感慨行軍千里,終于可以在陜北找到戰略支點,黃埔軍校蔣介石可真是賠慘了,替共產黨培養了這么多優秀的人才,周恩來也希望之前跟隨蔣介石的同學們,可以幡然醒悟回到人民的隊伍里。
楊成武帶著張仁初來找毛主席,張仁初非常虛心,始終把黨中央放在心里的第一位,同時也表示自己是黨員,就得聽黨中央的話。周恩來詢問張仁初,張國燾現在南下,他有無別的想法,張仁初立馬表態自己絕無其他想法,自己和全體官兵堅決跟黨走,北上抗日。毛澤東一聽張仁初的表態非常的欣慰,畢竟眼下一切的爭論跟北上抗日這件事比較起來的話,都可以暫時停下來。
阿壩格爾登寺大殿,有人高呼中央北上的決定是錯誤的,是退卻逃跑主義,反對逃跑路線,擁護張國燾的南下方針。朱德頂住壓力,告訴張國燾,中央北上抗日的決議是正確的,如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東三省,紅軍在民族危亡的時候,應該擔負起抗日救國的重任,中央的決議,自己是舉手贊成的,不能出爾反爾,反對中央。張國燾表示抗日救國是沒錯,但先要批評毛澤東的錯誤,批評逃跑主義的錯誤。朱德再次表示自己是完全相信毛澤東同志的,都說朱毛紅軍,自己不會反對毛澤東,中央北上抗日的決議是正確的,自己完全相信毛澤東,你們即便是把我朱德劈成兩半,也割不斷自己和毛澤東之間的關系。黨內矛盾很大,朱德遭受了很大的壓力。張國燾表態說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是在犯錯,是要葬送中國紅軍。自己愿意幫助朱德同志走回正道,那些經過了斗爭和教育仍不愿意轉變的同志,就要受到紀律的制裁,自己是總政委,自己定言出必行,反對右傾及毛周張博逃跑路線的呼聲非常的高。朱德讓劉伯承必須要忍,不能制造矛盾。
蔣介石得知了北上和南下的情況,胡宗南多次來電求助,蔣介石便命令張學良作為西北剿匪司令,代行司令的職權。徐向前、李特、陳昌浩帶兵跟張國燾會師,張國燾信心滿滿,勝券在握可以打開革命新局面,但張國燾擁兵自重,成立所謂中央,率部南下,向實力雄厚的國民黨發動進攻,很快遭遇了嚴重損失。黃土高坡六盤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中央開口向徐海東、程子華借款兩千銀元,兩人卻把手里的約七千銀元和黃金都給了中央,此番舉動讓周恩來感慨兩人太有大局觀了。于此同時,毛澤東讓人把被人當成左派的劉志丹放出來,鄉親們得知劉志丹被放出來以后,非常的開心。劉志丹告訴鄉親,周恩來是自己的老師,是他給了自己自由。
毛澤東有些思念楊開慧,睹物思人很是傷感。但沒一會,張聞天就帶著張浩同志跟毛澤東見面,張浩帶來了共產國際新的指示,共產國際對毛澤東的評價非常的高,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對付日本帝國主義。張聞天一聽,表示會盡快組織開會,傳達國際的新精神。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陜北安定縣(今子長縣)瓦窯堡舉行擴大會議(即瓦窯堡會議)。這次會議是根據共產國際七大的決議,在抗日救亡運動重新高漲的形勢下,極需制定新的戰略策略的情況下召開的。會議分析了華北事變后國內階級關系的新變化,討論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等問題,批判了黨內長期存在著的“左”傾冒險主義和關門主義錯誤,制定了正確的策略。會議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中央關于軍事戰略問題的決議》,提出紅軍行動的戰略方針是把國內戰爭同民族戰爭結合起來,準備直接對日作戰力量和猛烈擴大紅軍。通過了張聞天起草的《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決議提出: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為了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出將“工農共和國”的口號改變為“人民共和國”。1935年,黨派劉少奇應聲到華北恢復整頓和重建華北組織,迅速打開了工作新局面。為了遏阻紅四方面軍進入川西平原,總計20多萬川軍集結于名山重鎮百丈關,與紅四方面軍決一死戰,雙方激戰十八個晝夜,紅四方面軍損失慘重,由8萬銳減至4萬余人,紅四方面軍被迫后撤,張國燾的南下行動,在實踐中徹底失敗。
蔣介石指揮部,蔣介石因百丈關大勝非常欣慰,誓要把張國燾趕出四川。吃了敗戰的徐向前不吭一聲,朱德安慰他要抬起頭向前頭,當領導的不低頭士兵就不會垂頭喪氣。劉伯承打算為一個神槍手請功,傳達革命的信念不能一次失敗就萎靡不振,不管碰到什么情況,都不能灰心。于此同時,張國燾也收到了張聞天、張浩的電報,讓他迷途知返。張學良率兵進入陜甘,與楊陳虎共同圍剿紅軍,但在紅軍有力的打壓下,接連戰敗,損兵折將,廣大愛國官兵反對內戰,一致對外的與中國共產黨秘密接觸,逐漸走上了聯共抗日的道路。
延安教堂,張學良和周恩來秘密見面,周恩來游說眼下的情況是親者痛仇者快,且也無需不言自明。如今這種形勢下,周恩來提出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周恩來游說張學良大家都有共同的愛國情懷,要救苦難的中國。張學良思慮了一番,表示現在需要把抗日的力量爭取過來,但目前蔣介石對日本無恥退讓。張學友表達失去東北是他一生的恥辱,周恩來也表達紅軍愿意和全國的軍隊打回東北。
中共中央不斷要求紅四軍北上,張國燾不能無視中央北上適應形勢的發展,并打開中國革命前途的事實,紅四軍內廣大官兵也表達要求北上抗日與中央匯合的愿望,以及對張國燾分裂行為的不滿,迫于壓力,張國燾取消了他令設的中央。《致中國國民黨書》發布了,表達了對國民黨政府在中華民族危亡之際遲遲不響應中共關于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的號召的失望。同時,再次表示了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的誠意和為了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奮斗到底的決心。指出中國共產黨不得不向國民黨再一次大聲疾呼:立即停止內戰,組織全國的抗日統一戰線,發動神圣的民族自衛戰爭,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保衛及恢復中國的領土主權,拯救全國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賀龍和任弼時談論張國燾,賀龍表達哪個跟黨走,他就支持誰的觀點。張國燾打算用最高禮節拉攏任弼時和賀龍。甘孜大道上,賀龍調侃過張國燾不讓自己入黨等事,張國燾只好承認那會自己眼拙。
賀龍調侃只要大家聽黨中央的,困難就都是暫時的。賀龍和張國燾會師的消息傳到了瓦窯堡,大家覺得這是一件大好事,覺得賀龍和任弼時和黨性很強,值得信任,大家討論決定,盡快實現三軍會軍,聯軍北上。賀龍和任弼時聊到張國燾送槍送銀元討好自己,覺得這邊的情況有些復雜,也想不到紅軍的總政委也搞這套,賀龍摸清了以后,也不打算把張國燾送來的東西還回去,打算把東西全收了,到時北上交給黨中央,自己到時也提醒張國燾幾句,就看他聽不聽得懂了。
朱德找到賀龍和任弼時,把眼下張國燾分裂黨,分裂革命的事情一一合盤告知,很多發出的電報都是直接僭越黨中央的,賀龍一聽覺得這可都夠沉塘的罪了。
張國燾雖然取消了另立的中央,但并沒有改變同中央對立的立場,企圖拉攏剛剛會師的紅二方面軍,支持他的錯誤活動和主張,遭到了紅兒方面軍領導人的堅決抵制,經朱德賀龍任弼時等力爭,及徐向前等紅四方面軍許多干部戰士的支持,紅二紅四方面軍決定和紅一方面軍會和。
蔣介石收到張學良的電報主張北上抗日,但蔣介石表示抗日不是現在,攘外必先安內,等到穩定了兩廣和西廣,到時候再抗日也不遲。張學良打算來洛陽來看蔣介石,但被蔣介石拒絕了,同時為了緩和,自己打算前往西安親自督戰。蔣介石來到西安住進了華清池,張學良、楊虎城談論蔣介石還是執行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想法,假途滅虢的事蔣介石可真沒少干。張學良親自拜見蔣介石,請求他一致對外抗日為先,蔣介石卻覺得這很幼稚,要想撼動日本人的基石,還是需要國民黨的軍隊。張學良趁機表達北上抗日的意愿,但蔣介石依舊打算先剿滅紅軍后,在北上抗日。張學良有些無奈,話沒說完就離開了。回去的時候,遇到了游行要求打回東北的學生們,張學良表示失去東北,自己也非常難過,因為那是國恥也是家恨,但東北軍是國家的軍隊,蔣介石不讓自己打回東北,自己也頗為無奈。學生們一聽,立馬表達要見蔣介石的意愿,讓東北軍、華北軍、西北軍一起北上抗日。張學良以蒼天為證,表述自己協調處理此事的決心,但需要大家再給自己一周的時間。
張學良大半夜召集大家開會,表達了保境安民的初心,陳述了九一八事件在自己心里是個悲催的日子,斷送了東北三省。張學良提出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誰要是不支持,誰就是中華民族的罪人。蔣介石方面還是不贊同先抗日,自己已經跟楊虎城商量了,實施兵諫。張學良的主張得到了大家的紛紛贊同。
1936年12月12日晨,按照張學良、楊虎城商定的計劃,東北軍一部包圍華清池,扣留了蔣介石;第十七路軍同時控制西安全城,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史稱“西安事變”。蔣介石聽到屋外的聲響立馬潛逃,很是狼狽。
何應欽聲討張學友、楊虎城的行為,哪知道宋美齡知道此事后,立馬找到何應欽,質問他調動大兵的意圖,何應欽表示是為了聲討張揚兩人。宋美齡卻正聲厲色表述叛亂之人,心神不穩,如果誤殺了蔣介石和其他軍事要員的安全,他該如何承擔這個責任,何應欽一聽立馬表述衷心,宋美齡這才安心點。毛澤東也和大家一起商討對西安事變的態度,決定要盡快派人前往西安,促成抗日戰爭民族統一戰線,大家都覺得恩來去最合適。
宋子文宋美齡決定親自前往西安找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剃掉了胡子,猜測蔣介石此刻的心理活動。中央軍逼近潼關,游行隊伍大喊停止內戰,打到日本帝國主義。周恩來葉劍英宋美齡宋子文張學良楊虎城坐在一起,討論提出的方針,總的目的就是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其他細節都可以談。周恩來曉以利弊,并打算親自跟蔣介石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