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讓大家跟自己一起去報考陸軍軍官學校,并告訴他們自己都考察清楚了,這所學校孫中山親任學校總理,廖仲愷是黨代表,蔣介石是校長,只有報考真正革命的學校才是真革命,大家一聽紛紛表示要一起報考學校。
黃埔軍校的報考面試環節,方志敏的見地非常的擲地有聲,工業救國只是一個夢,自己愿意投身革命,以身殉國。黃埔軍校廣州校區,陳賡風趣幽默的講述自己的戰斗經歷。徐向前因為身體太過瘦弱,在面試環節差點被淘汰掉,毛澤東覺得他立場堅定,又有民族大義,決心給他一個機會。蔣先云在面試的時候,表述著國家分裂,軍閥混戰,有志者必然要做好犧牲個體的準備,為了國家的命運,自己愿意犧牲自己,奮起一戰,葉劍英被他的情緒感染,立馬表示錄取他。
軍校給報考的同學們發路費,讓他們去廣州參加總考試,方志敏、黃維皆成功收到通知。方志敏因為臨時老家有事,不能赴廣州參加考試,便把自己的路費都給了黃維,黃維感激方志敏給自己指了條名路。革命武裝骨干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見一下,國民黨創辦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中國共產黨非常重視黃埔軍校,從各地選派大批黨員,和革命青年到黃埔軍校學習,黃埔軍校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這是他同一切舊式軍校根本不同的地方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孫中山致訓詞,孫中山表述革命之現狀,提出開辦這所學校,組建骨干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黃埔軍校的大門處寫著一幅升官發財請走他們,貪生怕死莫入此門的對聯,孫中山倡議中國人團結起來救中國,得到了學生的高度認可。
黃埔軍校上對武器裝備展開探討,同時也表述了擁有堅定革命意識的軍隊和不怕死的決心,一定可以取得了勝利。楊開慧也和向警予在家帶孩子,毛澤東和森也來幫忙。毛澤東的文職工作做的有條不紊,但國民黨內部有些人卻提出國名單內部和共產黨自己搞自己的不好嗎,毛澤東立馬表態說國共合作是兩黨廣大同志支持的結果。葉楚傖有意刁難毛澤東,讓他把一屋子的資料都整理好,然后向他匯報,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態讓毛澤東受盡了窩囊氣。
毛澤東跟陳獨秀吐槽葉楚傖,陳獨秀安慰毛澤東,這種時候越要磨煉自己的意識,吃多少苦頭受多大的委屈,就有多大的格局。黃埔軍校講述山地作戰方法,陳賡虛心積極的提問,教官也悉心講解困惑。上海,楊開慧教人識字,悉心授課,毛澤東則抱著孩子在旁聽。黃埔軍校除了軍事理論課,也開展體能訓練及實戰課。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也在場內觀摩著各位同學的操練。每個學員都非常的在意軍事演習,但是學員內部也發生了一些分歧,他們總覺得國民黨和共產黨不是一家人。
蔣介石半夜召見陳賡黃維等人,了解大家的學習情況,并給黃埔三杰送上了一支鋼筆。周恩來告訴學生,符合入黨條件的時候,自己愿意做他們的入黨介紹人。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與張作霖段祺瑞聯合發電報,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
孫中山收到了北上的邀請,但考慮北上風險極大,但不去又毫無希望,蔣介石提議讓人帶他北上,孫中山深知這次北上的鴻門宴,別人是無法替代的,國民革命的目的就是要締造一個獨立自由而富強的國家,用戶和捍衛民眾的利益,只有中國人團結起來,才能打敗帝國主義,為了實現希望,自己還是要冒險北上。
孫中山登上了北上的軍艦。陳獨秀得知這一消息,表示中國共產黨非常認同,施存統表示如果和談成功,國家統一,那就太好了。毛澤東則覺得此事可能沒有那么簡單。國燾有點擔心北洋政府是否是真心和談?,李大釗則非常擔心孫中山扶病北上的身體,陳獨秀發表看法,并讓毛澤東記錄好。
1924年12月,經中國中央同意,毛澤東偕楊開慧等回到湖南,一邊養病,一邊開展社會調查,發動農民,組織秘密農協,積極進行建黨建團活動,并成立中共農村黨支部。
孫中山北上后,陳炯明組織七萬大軍,自稱救粵軍,兵鋒直指廣州。蔣介石提議陸軍軍官學校全體組成校軍出征,葉劍英支持出兵,但也有部分人提出異議。蔣介石力排眾議,決議全軍出動,一個兵都不留,自己則親子率隊奔赴前線,一戰打出黃埔軍校的名號。周恩人非常欣賞蔣介石作為革命軍人此股勇氣。而其實黃埔軍校的陳賡等學員也躍躍欲試想要赴戰場對抗軍閥。
孫中山同意了軍校東征的申請,命令已經發到廣州的司令部了。蔣介石宣布黃埔軍校教導一團、教導二團、一個炮兵營,一個工兵隊等等全體組成校軍,配合友軍出兵東征。出師東征大動員會在蔣介石的主持下正式開展,校軍投入到真槍實彈的戰爭中。軍閥武器裝備精良,校軍傷亡太大了。周恩來告訴學員我們必須在淡水破局,不然此番東征很可能會遭遇失敗。
陳賡、鄭洞國等人紛紛報名敢死奮勇隊,這雄心壯士爭先恐后的場面非常的感染人。戰前,學員們掏心肺的交代后事,想著明天的仗該怎么打。次日,攻城正式開始,兩方交戰形勢嚴峻,奮勇隊沖鋒陷陣,雖傷亡慘重,但依舊勇者無畏,向著炮火一步步逼近城墻。沒多久,戰報表示奮勇隊被敵人壓制,戰況危急中,黃埔二期和三期紛紛自告奮勇請求參戰。
投身革命的校軍皆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以身犯險一步步一點點逼近淡水城,為了攻城,校軍們搭起了人梯登上了淡水城,戰況開始反轉,淡水城成功拿下,軍心振奮,高聲呼喊我們勝利了。
孫中山微弱之時留下和平奮斗救中國的遺言。1925年3月12日9點30分,孫中山溘然長逝。北京大學內,陳獨秀、國燾等人為孫中山舉行悼念儀式。孫中山一生致力革命,其母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經驗,深知欲達此目的,必須喚醒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務須依照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積極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須于最短期間促其實現。周恩來蔣介石等人悼念宣誓繼承孫中山之遺志,誓死戰斗,再造共和。
在蓬勃發展的有利形勢下,國共兩黨合作進行了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工作,經過兩次東征和南征,統一了廣東革命根據地,為北伐戰爭,準備了比較可靠的后方基地。黨還建立了以葉挺為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團,同時在李大釗等人的艱辛開拓下,北方地區的革命運動迅速開展起來,大革命的前景光明。
立大功者多數為共產黨,蔣介石有些生氣所辦的黃埔軍校在替共產黨培養人才,蔣介石決議要改變這種局面,提高獎勵機制讓更多人加入國民黨,1935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五卅運動及其后的省港大罷工是一場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顯示了工人階級的領導力量,和革命統一戰線的作用,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大革命的高潮即將到來。
1925年9月,毛澤東奔赴廣州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部長。1926年,蔣介石以叛亂為由,逮捕了海軍局局長李之龍,扣押中山艦,將水兵繳械關押,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收繳工人糾察隊槍支。
周恩來找到蔣介石,對中山艦事件討要說法,但蔣介石堅持他們策動兵變,破壞兩黨的團結。周恩來提出西山派會議才是策動兵變,但也未見有何舉措。周恩來和蔣介石針鋒相對,討要彼此立場說法。毛澤東回到家后,為被扣押的周恩來、李志龍找陳延年商討,主張面對蔣介石態度必須強硬。
蔣介石擔憂共產黨和國民黨搶奪人心、搶奪人才,自己無法想象此事發展下去會造成怎么樣的后果。
錢大鈞直言,抓了李志龍,扣了周恩來,國共之間的關系其實已經撕破了,蔣介石主張道不同不相為謀,讓手下好好處理下黨務關系,同時提出整軍肅黨,準期北伐的方針。
俞濟時接到通知,把扣押的周恩來解除了軟禁,周恩來直言有什么事情無法當面說清楚,難道蔣介石自知做錯了什么,沒有臉來面對自己。周恩來對蔣介石避而不見的態度非常的惱火。而蔣介石繼中山艦事件后,中國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在廣州召開,蔣介石及國民黨右派借口要改善兩黨關系,揚言要避免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內的力量發展,引起黨內糾紛,提出所謂的整理黨務案。要求中國共產黨不可以在國民黨各部擔任部長,并且國民黨時不可以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在陳獨秀的錯誤領導下,國燾要求出席中國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的共產黨代表接受整理黨務案,陷入了被動,對中國革命造成了嚴重影響。
毛澤東得知此消息后非常的生氣,覺得這個完全就是城下之盟,哪里是怎么國共合作。國燾告訴毛澤東自己跟國名單據理力爭,但收效甚微,他們現在全部聯合起來,反對共產黨。毛澤東苦口婆心的告訴國燾,國共合作,取長補短,是兩黨共同商量的大計,兩年多人成效非常大。國濤則告訴毛澤東,蔣介石手上有兵,共產黨并不主張發展軍隊,我們必須容讓一下。毛澤東和國燾兩人對此事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毛澤東對此情況應該據理力爭寸步不讓,要勇于斗爭,不然就只能天天坐等挨打。
第一軍的整軍肅黨工作已經完成,蔣介石要求嚴密布控,不要手軟,但要求蔣新云和陳賡兩個人除外。第一軍要求想要留在第一軍的人必須退出共產黨,愿意保留中國共產黨黨籍的必須離開第一軍和中國陸軍軍官學校。該決定的頒布令所有黃埔軍校的學員集體沉默,蔣先云率先離開了第一軍,保留自己的共產黨黨籍,而李默庵則退出了共產黨,加入了國民黨。孫樹成則由國民黨轉為共產黨,每個學員都在做自己的抉擇。陳賡表達干革命的不圖當官的立場,毅然而然的離開了第一軍,保留了共產黨黨籍,但宋希濂卻拒絕了跟陳賡一起干革命,而是加入了國民黨。周恩來也離開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職位,決絕的選擇了自己的中國共產黨革命道路。
周恩來通知所有退出來的黨員全部去肇慶,因為獨立團在那里,葉挺是團長。周恩來讓陳賡去蘇聯學習,表示國名單盯他盯得非常緊,不要遭了黑手,陳賡有些不舍,但周恩來安慰說來日定可再聚。葉楚傖繼續挖苦毛澤東,毛澤東則恭喜他升官,并告訴他中國共產黨定會在一次一次的失敗中走向勝利的。
毛澤東悉心的收拾整理農民運動講習所。陳賡借口回到第一軍拿行李,跟之前的兄弟表示自己現在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自己只是臨行來告別的。陳賡把自己的鋼筆送給了謝晉元,還把自己的毛巾送給了他們,趙尚志則討要了陳賡的軍鞋,陳賡提醒林彪不要再私藏子彈了,并希望未來還有機會走在同一條路上。
陳賡剛走出軍校,就遭了黑手,還好鄭洞國剛巧經過幫了他。陳賡告訴鄭洞國以后再戰場上相見,自己不會因為今日事手下留情的。毛澤東和周恩來可算正式碰面了,兩人攜手一起將中國革命的道路走到底。
葉挺作為獨立團團長,非常歡迎孫樹成等人加入自己的軍隊。毛澤東在農民運動講習所,宣揚農民不起來參加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就不會成功。北伐軍司令部,蔣介石表達任何人想加入北伐的隊伍,都應該歡迎,同時讓手下以大局為重,但眾人皆不大情愿支援唐生智。
葉挺接到北伐支援唐生智的消息后,非常的高興,并表示哪怕大軍不濟,獨立團也要橫掃北伐道路上的一切障礙。
葉挺帶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獨立團,毛澤東緊急書信托二虎遞送給易禮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