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方面談論紅軍西征局勢,明確表示湘江才是扼要之所,不管紅軍從哪一方面突圍,國民黨軍隊皆有優勢兵力接應,所以湘江就是紅軍的喪身之地。湘南,將領們感嘆蔣介石委員長的部署實在是周密的很,粵湘桂諸軍為了維護自己的地盤,必然奮力作戰。蔣介石則輕微一笑,表示讓他們打爛一點,會有中央軍來收拾殘局的。與此同時,紅軍方面也安排葉挺賀龍等人拿下湘江渡口,等拿下渡口后,命令林彪北上,擋住國民黨的進軍,讓彭德懷守住光華鋪,擋住桂軍的進攻,兩個犄角加起來之后,可以保證紅軍主力以及中央縱隊過湘江。后衛方面則有紅五二十四師陳樹湘留在了最后,彭德懷告訴李德,紅軍打仗不是算算術,靠的全是心中這口氣。
林彪、聶榮臻奪取湘江界首渡口,并要求趕快搭浮橋,讓中央縱隊快速過江,毛澤東是蘇維埃主席,對軍隊沒有指導權,眼見行軍速度那么慢,記得不得了了。按照先前的戰略布局,兩個犄角頂住了,朱德下達命令,加快行軍速度,沖過湘江。毛澤東讓人把后面部隊的實際情況轉告給周恩來、朱德,讓他們下達命令,把不必要的輜重全部卸掉,加快行軍到湘西。蔣介石方面,各路大軍正在加緊包圍,蔣介石動用飛機,讓共軍首尾無法相顧,誓要把共軍消滅在湘江上。
形勢非常緊張,分分秒秒都有人傷亡,何健發布命令,只要湖南還有一個共軍,就絕不停止進攻。白崇禧方面發布命令打算把共軍全部趕出去,往死里去打,若有其他軍隊越界,就一起打。戰爭從白天打到黑夜再到白天,林彪讓人發電報,讓中央縱隊加快過河,星夜兼程過河。遷移過程危險密布,蔣介石的飛機在頭上盤旋,各路戰事都緊張吃緊,湘江水都被將士們的血染紅了,為了快速過橋,將士們搭起了人橋,但飛機扔下的炸彈卻在腳邊開花,朱德命人掃射空中飛機,因為敵人飛機的存彈量不是特別多。周恩來要求丟掉一部分輜重,而博古卻覺得那是工農的打下來的心血,丟掉他們就是恥辱。蔣介石方面要求猛攻,紅軍方面傷亡不計其數,死傷慘烈,周恩來等人無法推算出過江時間,覺得非常的愧對這些用生命換取時間的英雄們。周恩來感慨,今日戰爭關系到野戰軍全部,西進勝利則可開辟今后的發展前途,遲則我野戰軍將被層層切斷,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勝利關乎全局人人要奮起作戰的最高勇氣,不顧一切犧牲,克服疲憊現象,以堅決的突擊,執行進攻與消滅敵人的任務,望高舉勝利的旗幟,向著火線上上去。周恩來講話這些話,早已淚眼婆娑。
敵人的飛機依舊在頭上盤旋,無數紅軍的英魂命送湘江,毛澤東看著將士們一路的艱辛,目光所及之處的紅滿天的湘江水,尸橫遍野,情難自禁,悲痛不已,但也只能把這一切深藏在心中。蔣介石方面收到湘江戰報,覺得好極了,各軍作戰也極其英勇,尤其是何健的湘江,白崇禧的桂軍皆收獲頗豐。蔣介石發布命令讓薛岳繼續追擊,無數的老百姓被就地活埋,國民黨燒殺搶掠令民不聊生。1934年,受傷被俘的陳樹湘在被敵人押解的過程當中,趁敵不備,忍著劇痛,從傷口處掏出腸子,用力絞斷,壯烈犧牲,年僅29歲。
湘江損失慘重,毛澤東感慨本本帽子害苦了紅軍,覺得這個仗不能這么打下去,路也不能這么走下去。中央政治局常委決定發聲,讓毛澤東在敗軍之際授命指導紅軍,毛澤東也明白在革命生死危難之際,需要有人站出來。
張聞天和王稼祥看著眼下的局勢,覺得毛澤東應該出來臨危受命,并表示他們兩人都支持他,毛澤東也覺得此時此刻,確實需要人站出來,奉命于危難之間。蔣介石詢問湘西防線如何?并讓他們繼續不留余地的剿共。通道會議上,毛澤東提出此時北上就是死路一條,等于是往蔣介石的口袋里鉆,李德卻反對改變作戰計劃,要求繼續北上。朱德覺得此刻如果按照原定計劃北上,會碰個頭破血流。王稼祥也覺得此刻不能北上,不能跟敵人硬碰硬。毛澤東提出往貴州出發,這樣紅軍可以得到修整的時間和空間。大家分析利弊后,覺得去貴州是條出路,但博古卻保留意見,但根據組織意見,少數服從多數,周恩來也同意進軍貴州。
王稼祥和張聞天兩人閑聊,雖然進軍了貴州,但是兩人也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王稼祥覺得應該讓毛澤東主事,博古已經亂了分寸了,張聞天也覺得要對革命負責,決不能聽天由命。而毛澤東則拖著個病身體,天天搞調研,身上的一股勁讓王稼祥和張聞天佩服。毛澤東感慨士氣被搞成這個樣子,自己非常的痛心疾首。彭德懷也覺得早這么打就好了,已經甩開敵人了,干脆在貴州開辟新天地。黎平會議上,大家討論是不是可以往湘西去這件事,毛澤東提出去到敵人比較薄弱的地方,也就是遵義,劉少奇應聲同意。蔣介石方面得知遵義城被攻占,大怒王家烈無能,同時也打算自己親自前往貴州督戰。遵義會議上,博古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作出報告,大家對報告內容皆不認同,毛澤東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覺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時軍事戰略的失敗,是指揮的失敗。李德一聽很不開心,覺得毛澤東在攻擊他報復他,毛澤東則反駁說這是紙上談兵,不考慮實際情況。劉少奇應聲發表自己的看法,極力贊同毛澤東的觀點,覺得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就是瞎指揮亂指揮導致的。毛澤東繼續輸出觀點,表示鬧革命不是數人頭,現在已經打開了大西南,初步拜托了敵人的包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勝利,是某種轉折,想要走出一條新路,就得靠手里的鋼槍。遵義會議不久,由張聞天代替博古負總的責任,毛澤東為周恩來在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后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小組,負責全軍的軍事行動,事實上確認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在最危機關頭拯救了黨,拯救了紅軍,拯救了革命,是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貴州赤水,毛澤東周恩來指揮紅軍將士渡過赤水河。貴州遵義南,紅軍大規模消滅中央軍,滇黔大道,紅軍進軍云南。皎平渡,紅軍乘幾條小船渡過金沙江。大渡河,紅一團奪取安順場渡口。瀘定橋,紅四團爬鐵索橋,奪取瀘定城。紅一方面軍翻越夾金山。紅四團率先與紅四方面軍第30軍的先頭部隊會師。蔣介石怒氣沖天。六屆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6月26日在四川懋功以北的兩河口舉行會議。會議由張聞天主持,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國燾、王稼祥、博古、劉少奇、凱豐、鄧發、劉伯承、彭德懷、林彪、聶榮臻、林伯渠、李富春共16人。周恩來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作關于目前戰略方針問題的報告,著重闡明戰略方針、行動方針和戰略指揮三個問題,強調兩個方面軍要統一指揮,集中于中央軍委。張聞天作會議總結。會議一致通過周恩來報告中提出的建立川陜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并責成張聞天起草一個中央政治局決定。
周恩來感嘆張國燾有些變了,兩河口會議上,周恩來看出張國燾有些話沒有說透。中央紅軍離開蘇區以后,大量蘇區軍民慘遭國民黨屠殺,何叔衡跳崖自盡,翟秋白方志敏等通知被捕,陳毅率領少數戰士,在粵贛邊界堅持戰斗。
陳毅發現敵軍堵得特別嚴,連個口子都不留,索性讓大家就地休息,等天黑了再鉆過去。陳毅腿部的傷口又長蛆了,喊了鄉下老爹把爛肉挖了,然后用土方子治傷,疼的直接暈了過去。方志敏關押處,方志敏自己早已抱定犧牲的準備,自己也絕對不會發聲明脫離中國共產黨。翟秋白關押處,宋希濂來看望他,詢問閩西百姓為何抵抗如此強烈。翟秋白解釋一通后,表示自己就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思想也有所愚鈍,但心中革命之理想絕對不會改變。
陳毅蘇醒過來后,立馬通知所有人轉移。方志敏帶著手鏈腳銬被關押著,國民黨又派人來游說他,方志敏告訴那人國民黨救不了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未來還會有千千萬萬的后來人,繼承事業將革命進行到底。蔣介石發布命令處置方志敏和翟秋白。1935年,?6月18日,翟秋白在長汀羅漢嶺執行槍決。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下沙窩被殺。方志敏生前表達假如我還能生存,我就要為中國革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會長出一朵可愛的花來,這朵花你們就看成是我精誠的寄托吧,親愛的朋友們,不要悲觀,不要萎靡,要奮斗,要持久地艱苦地奮斗,要把我們個人的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
陳毅感慨南國的土地都被鮮血染紅了,犧牲太大了,現在有些人躲了跑了背叛了,但是越是這樣,越不能放棄理想和信仰,只要大家堅持住,南國的土地就會迎來勝利的那一天,只要熬過難熬的日子,就一定會等來春暖花開的日子。二十個白狗子突圍陳毅,陳毅手下拿命換命,陳毅難過不已。張國燾的野心越來越暴露了,已經讓他當了軍委主席,可他依舊還不滿足,還要伸手要權,張聞天義憤填膺吐槽他的黨性何在。毛澤東覺得此事要講究原則和戰略,黨權絕對不能讓,周恩來表示如果革命需要的話,自己愿意讓出自己的職位和權利。沙窩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張國燾、博古、凱豐、鄧發、陳昌浩、劉伯承、傅鐘等11人。會議共兩項議程:一是討論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后的形勢與任務;二是討論組織問題。張聞天作關于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決議草案的報告,毛澤東就決議草案作補充說明。與會者相繼發言,贊同張聞天的報告,強調必須提高黨在紅軍中的威信。張國燾在會上極力為錯誤進行辯解,認為退出川陜根據地和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立聯邦政府是正確的。沙窩會議對于加強兩個方面軍的統一領導與指揮,推動張國燾執行中央的北上方針,堅定創建川陜甘根據地的信心,起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開始公開暴露出張國燾與黨中央的政治分歧。
會后,毛澤東提出既要保持團結,又要保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張國燾打算提干徐向前進中央領導工作,哪知道他壓根就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只想好好帶兵打仗。毛澤東和朱德劉伯承等人談論下一步的軍事計劃,1935年8月3日,紅軍總部把紅一紅四方面軍混合編成右路軍和左路軍,右路軍有徐向前、陳昌浩、葉劍英率領集結北上,經草地到班佑,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隨右路軍行動。左路軍有朱德、張國燾、劉伯承集結北上,經草地到阿壩,再到班佑與右路軍匯合。
毛兒蓋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關于夏洮戰役后的行動問題報告,指出紅軍主力應向東向陜甘邊界發展,不應向黃河以西。毛澤東作會議討論結論時,再次強調左路軍應向右路軍靠攏。與會者一致同意毛澤東的報告。徐向前也明顯表現出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