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和李世民率領義軍一舉攻占西河,只殺了高德儒一人,官吏百姓皆不侵犯,遠近百姓都稱贊義軍。李淵高興地說:如此用兵,可橫行天下!?李淵采納李世民的建議,開倉放糧,參加義軍的人越來越多。太原義軍聲勢浩大。李淵任命李建成為左軍大都督,李世民為右軍大都督。?隋煬帝得知李淵背叛朝廷,大發雷霆,悔恨二年前元宵夜,沒殺了李淵。隋煬帝責令虞世基派兵圍剿李淵,一定捉拿李淵到江都。虞世基有苦難言,東都受到李密的圍困,各地義軍此起彼伏,朝廷軍隊招架不暇,根本無力派軍隊對付李淵。?李淵命李元吉為太原太守,守衛太原,他帶領李建成和李世民進軍長安。長安的代王楊侑派屈突通和宋老生分別在河東、霍邑阻擊義軍。?因為攻占了隋朝的糧倉,數十萬的饑民投奔李密,瓦崗軍迅速發展到百萬之眾。李密自恃兵力強大,欲做義軍盟主。李淵為進軍關中,無意與李密為敵,同意推舉他為盟主。李密分外高興,說有唐公舉薦,天下可很快平定。?天降連綿大雨,李淵的三萬軍隊被阻于霍邑五十里外的賈胡堡,李淵憂心忡忡。
支援義軍的糧食遲遲不到,李元吉又派人來報劉武周將犯太原,李淵決意退回太原。李世民在李淵帳外大哭道:義軍初立,前進才能成功,后退將分崩離析,敵人乘危于后,義軍將不復存在。李淵頓悟,命李世民和李建成連夜追回已撤離的左軍。?義軍兵臨霍邑城下。霍邑易守難攻,李世民用連環計謀將宋老生引誘出城,在城外消滅了宋老生的軍隊,一舉占領霍邑。義軍乘勝前進,又陸續占領了臨汾、龍門等地。兵至黃河岸邊,黃河兩岸的百姓,踴躍歡迎義軍,送舟送船,每日有一百多人!關中豪杰,也紛紛翹首期盼,盼望義軍過黃河,進長安,定天下。站在黃河邊,李淵感慨萬分,承諾李世民,一旦得到天下便立他為太子。?義軍進攻河東,屈突通率軍拼死抵抗,義軍攻城受挫。李世民說兵貴神速,建議父親繞過河東,直奔長安。裴寂等人極力反對,擔心前后受敵。
李淵思索再三,折中李世民和裴寂的意見,命劉文靜帶領一部分軍隊繼續圍困河東,他和李建成、李世民率領其余軍隊奔襲長安。?屈突通率領了四萬軍隊援救長安,被劉文靜的軍隊阻攔,只好退守潼關。義軍兵臨長安城下,隋軍已成驚弓之鳥。李建成的軍隊率先攻上長安城頭。李淵效仿漢劉邦,對軍隊約法三章。義軍進入長安,得到百姓擁戴。李淵尊立代王楊侑為皇上,(后人稱其為隋恭帝),改國號為義寧。恭帝封李淵為唐王,李淵任命李建成為唐世子,李世民為秦國公。長安失守的消息傳到江都,隋煬帝還在和嬪妃們吟詩寫字,月容痛心疾首,質問父親,是不是想做第二個陳后主。隋煬帝大怒,打傷了月容。早朝時,隋煬帝詢問長安的情況,眾臣都不敢將長安失守的真實情況稟報隋煬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