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班師回京,李密見到李世民。李密自恃謀略功名,對李淵尚有傲慢之色,但與李世民一番交談后,不由驚訝心服。他私下對人說:安定禍亂的英主,將是李世民。李密的話傳到李建成那里,李建成嘴上說李密這是有意挑撥他們父子、兄弟之間的情意,心中對李世民不由產生了妒忌。李建成上奏李淵,列舉李密傲視朝廷的行為,建議父親除掉李密,李淵沒有同意。?李密始終不得重用,決定離開長安。他對李淵說,他到山東招撫舊部,讓他們跟從李淵討伐王世充,李淵答應。李建成說李密是想做天子的人,勸父親不要放虎歸山。李淵說人各有命,天子豈能想當就當?沒有采納李建成的建議。李密離開長安,與李世民告別,對李世民說,有謀略才華,未必能做君王,還要有心計和手腕。李世民笑著告訴李密:他這一輩子不做君王,只做個良臣,輔佐父親和兄長,濟世安民。李密告誡李世民:不順從天意,損人也害己。?李建成再次勸說父親追回李密,說他臨行前找過李世民,對朝廷居心叵測,不久必反。李淵派使者召李密回長安,李密擔心李淵害他,殺了使者,率領殘部欲逃往黎陽,遭唐朝軍隊伏擊身亡。
河北義軍竇建德在聊城打敗宇文化及的軍隊,斬殺宇文化及。竇建德上表越王楊侗,楊侗封竇建德為夏王。王世充逼死皇泰主,在洛陽稱帝。月容離開皇宮,發誓再不進帝王家。竇建德聽說王世充稱帝,和王世充斷絕往來。設立天子的旌旗,開始做稱帝的準備。劉文靜自恃功高,官位卻在裴寂之下,因此多有怨言。朝廷議政時,劉文靜常和裴寂作對,裴寂懷恨在心。?封德彝千里顛簸來到長安,通過裴寂進入朝廷,做了唐朝的中書令。秦瓊、程咬金認為王世充為人狡詐,氣度狹小,不是平亂的君主,離開洛陽投奔李世民。李世民將二人留在帳下。做了齊王的李元吉,變的嬌縱奢侈,在太原為所欲為,不聽謀臣勸諫,縱酒殺人,并放縱手下搶奪百姓錢財。李世民建議父親免去李元吉的官職,李元吉對二哥記恨在心。
李元吉鼓動親朋好友上書李淵,為自己申辯,李建成也為元吉辯解。李淵礙于父子之情,不久便恢復了李元吉的官職。李世民認為父親為親情損害了朝廷的聲望,李淵對李世民不滿。李元吉官復原職,在太原更加為所欲為,太原百姓怨聲載道。裴寂和劉文靜的矛盾越積越深,裴寂向李淵密告劉文靜有反心,劉文靜被關進死牢。李世民和蕭瑀力保劉文靜,劉文靜擔心自己的事累及李世民,影響大業,一口咬定自己確有反心。劉文靜被處死后,李世民才知道真情,思緒萬千。?馬邑的劉武周被北胡人封為可汗,他依仗北胡的支持,時常派軍隊侵犯太原,李元吉向李淵告急。李淵命裴寂領兵討伐劉武周。裴寂被劉武周的將軍宋金剛打敗,且連戰連敗。李元吉放棄太原,帶著家眷倉皇逃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