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帶皇室與眾臣去龍門奉先寺進香。李隆基在回到洛陽后,不服金吾大將軍的管束,并打了他。此事受到武則天的賞識,并在金殿上夸贊李隆基,想起當年做太宗侍女時馴服“獅子聰”時的事。可是由于李隆基說了“這是我們李家的朝廷殿堂”,引得武則天由喜為怒,并下令查明這是誰人教的。武三思在東宮的宮人中用嚴刑,宮女團兒指認是太子的竇德妃教給皇子們的。武則天遂將竇德妃押走處死。傷心不已的李隆基為母親建了衣冠冢,正在此時高力士來給李隆基請安。?李隆基因為一句話由楚王貶為臨淄王,安置到了潞洲。而此時,武則天已死。當年的太子李顯繼了位,而李顯的皇后韋氏與武則天一樣是個權力欲十分強的女人。她把持朝政,其兄弟韋溫、韋睿與面首宗楚客掌握重兵。韋氏為了權力,與朝臣串通要立唯一的女兒安樂公主為皇太女。遭到了姚崇與宋璟反對。姚崇列數了安樂公主的受賄之行,安樂公主在金殿上哭鬧起來。李顯大怒,命退朝。太平公主得知此事,在家中大怒。并預言李顯可能會遭到韋氏母女的毒手,陳玄禮也有此擔心。?相王李旦的家中眾皇子對立皇太女之事也議論紛紛,并想推舉相王為太子。可遭到了李旦的嚴詞拒絕。姚崇宋璟在家議事時說只有李隆基可以克制韋氏。李隆基在潞洲被韋后的手下張刺史看住,只得每日聲色犬馬“混”日子。張刺史為了討好李隆基,獻上義女趙麗娘。李隆基對色藝雙全的趙麗娘十分心動。但是普潤和尚從京中潞洲報信,李隆基只好急急離開。中宗李顯在上官婉兒處,對立皇嗣一事憂心忡忡。上官婉兒進言要安朝庭就要立相王為皇太弟。李顯默許。自信立即傳到了韋后處。韋后即刻召見了其兄弟,命他們準備逼宮。潞洲,李隆基救下了要被處死的王毛仲。
六月六日,老姥節(jié)韋后用宗楚客給的毒藥制成酥餅。讓安樂公主給李顯送去,并讓李顯吃下。安樂公主在送餅途中遇到了上官婉兒,婉兒看到安樂公主神色不對,知道要出事,便立即帶著酥餅也去找李顯了。婉兒到時看到安樂正在李顯面前撒嬌,讓李顯吃下毒餅。婉兒使盡手段也不能讓李顯脫險,李顯還是吃下了毒餅。當夜,李顯就七竅流血而死了。韋后對外密不發(fā)喪,并讓其兄弟派兵包圍了京城,讓宗楚客帶兵入宮鎮(zhèn)住皇宮。但李顯已死之事早由上官婉兒秘密告訴給了太平公主。?韋后與上官婉兒正在商議假立遺召的事,太平公主卻帶著武則天親賜的上方寶劍闖宮哭靈來了。韋后畢竟不是武氏的對手,韋后拿太平公主完全沒有辦法。只好待其走后,命人將太平公主與相王府圍起來。高力士將此消息告訴普潤,普潤立即趕到潞洲向李隆基報告。在重兵盤壓下韋后給李顯發(fā)喪。韋后假傳遺召,立四子重茂為皇帝,韋后監(jiān)國。并將宗楚客、韋氏兄弟任為重職。?潞洲,李隆基組織趕死隊向長安進發(fā)。重茂繼位時,兩派朝臣差點火拼。高力士通知葛福順,李隆基已到城下。葛福順命人開城門,放李隆基入城。陳玄禮將李隆基入城的消息告訴太平公主,太平大喜并讓兒子薜崇簡將武則天親賜的寶劍帶給李隆基。陳玄禮護送薜崇簡。李隆基在相王府與眾兄弟商議舉事之事。眾皇子表示愿助一臂之力。高力士又與李隆基的連襟長孫昕聯絡,讓其到相王府。相王府中各位具到,李隆基精密部署。舉事一觸即發(fā)。舉事前,李隆基去見妻子王氏,二人依依話別。王氏雖有不舍,但決心效法長孫皇后,與丈夫同生共死。
李隆基入城之事被韋后知道,韋后立即命人把掌管宮門鑰匙的長孫昕罷免了。就在此時,李隆基按計來到后門,擊掌為號。可長孫昕被韋后黨羽纏住不得來開門。便有壯士翻墻進入,死戰(zhàn)韋氏黨羽。長孫昕借機開了宮門,放李隆基入宮。李隆基部眾勢如破竹,一舉光復了京城。并誅殺韋氏母女于宗廟前,并不斷捕殺韋氏黨羽。期間由于太平公主翻臉不認人,李隆基誤殺了上官婉兒。?大勢穩(wěn)定后,大家共同推舉相王李旦為皇帝。李旦為帝。恭賀喜宴上,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在對武則天的態(tài)度上產生了隔閡。而長孫昕則在一邊說著自己的事跡。王氏看出長孫昕有點居功自傲,就建議妹妹多提醒這個妹夫。京城日夜捕殺韋氏的黨羽,竇懷貞心神不安,因為自己的妻子是韋后的奶媽。竇懷貞在太平公主府外殺妻表示要投靠太平公主。雖為薜崇簡不齒,但其母太平公主卻不以為然,認為此人可用。姚崇宋璟提起立太子之事,李旦與二相商量,二相都認為李隆基可為太子。但李旦卻讓兩人去問問太平公主。?李隆基舉事完就把趙麗娘忘在潞洲了,還是王氏把趙麗娘接到了長安。而且趙麗娘已經有喜,一家大喜。韋氏的一些余黨為得到庇護都投靠了太平公主。崔湜對太平說起姚、宋二相與陳玄禮同舉李隆基為太子之事。太平公主表面上沒有反應,但待姚崇到府,太平力薦長子寧王為太子,與姚崇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