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無論怎么解釋子嬰都是一副瘋瘋癲癲的樣子,天明心中生疑,不知他究竟是裝傻還是真的傻了。兩人正在拉扯間,子嬰偷偷在天明耳邊說,不能走,扶蘇的仇馬上就可以報了。趙高派車馬將子嬰接到咸陽宮,又遣手下將獻出新王求和的密信送給劉邦。
得知趙高想要求和,蓋聶說趙高毫無信用可言,若自己進了咸陽城,必將殺之以告故人亡魂。劉邦的想法與蓋聶不謀而合,下令給將士多添戰(zhàn)飯,明日一早出兵叩關(guān)。
新王登基當(dāng)天,子嬰遲遲沒有到達祭典會場,眾大臣議論紛紛。大殿之上,子嬰抱著娃娃,說是自己的兒子,裝瘋賣傻的稱宮人要謀害自己和兒子,拒絕沐浴更衣,并用頭撞擊青銅雕像,以死相逼。趙高得知沒人勸得動子嬰,只得親自來到大殿。
趙高進入殿中,察覺氣氛有些異常。子嬰將鞋子置于簾子之下,吸引趙高的注意力,又趁其不備之時,從背后將其刺殺而死。大仇得報,子嬰恢復(fù)到往昔清醒的狀態(tài),坐在了王座之上。
公元前二零七年,子嬰殺趙高即位為秦王,劉邦率義軍破武關(guān),兵臨霸上,劍指咸陽城,天明、高月也與蓋聶和蓉兒在城外匯合。做了四十六天秦王的子嬰,為了咸陽不受戰(zhàn)火屠戮,奉天子璽符,親領(lǐng)百官出城向劉邦請降。劉邦接過璽符,帶兵入城。蓋聶與子房分析懷王以關(guān)中為籌碼,就是想讓幾路強兵廝殺,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劉邦采納建議,與關(guān)中百姓約法三章,為保咸陽平靜,甚至主動撤軍到霸上,不拿百姓一分一毫,其做法盡得民心。
少羽帶著幾十萬大軍疲憊而緩慢的趕往咸陽,歸降的秦軍因為吃不飽穿不暖,幾次與少羽的部隊發(fā)生沖突,章邯指責(zé)少羽空有強兵,卻少仁德,少羽盛怒之下將其斬殺,并下令對鬧事的秦軍大肆屠殺。衛(wèi)莊勸少羽寬待秦軍,穩(wěn)定軍心,防止引發(fā)兵亂。少羽不聽勸阻,讓虞美人將其送走。出了營帳,虞美人說少羽復(fù)仇針對的是敵人、仇家,而衛(wèi)莊復(fù)仇傷害的都是至親之人,所以沒有資格指責(zé)少羽。
探子報告劉邦已經(jīng)入了咸陽,少羽下令連夜趕往關(guān)中。秦兵又鬧事,不肯拔營前行,為了輕車從簡,盡快到達咸陽,少羽假意送糧安撫秦兵,實則安排手下用火將其全部燒死。衛(wèi)莊說少羽后無追兵,前無強敵,不明白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少羽說要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咸陽,將咸陽掌握在自己手上。
衛(wèi)莊找到虞美人,讓她勸少羽收斂一下暴戾之氣。虞美人說理解少羽心中的痛苦,所以不會勸他,而且不管他今后是王還是寇,自己都跟定他了。虞美人離開后,將坐在輪椅上的衛(wèi)莊留在了帳中。
沒有了二十萬俘虜負擔(dān)的項羽軍,以銳不可當(dāng)之勢攻破函谷關(guān),駐扎在新豐鴻門,距咸陽咫尺之遙。劉邦軍對項羽軍火速神勇的勢頭議論紛紛,有幾個將士對劉邦將煮熟的鴨子拱手讓人的做法十分不滿。
天明和月兒從劉邦處請得令牌,到趙高府池塘下的陰陽家大本營祭奠月兒的母親時,撞見了兩個偷偷潛入陰陽家的將士,天明攔住二人的去路,發(fā)現(xiàn)是劉邦手下的將軍曹無傷。曹無傷因違反法紀(jì)被杖刑三十,心中十分不快,偷偷騎馬投奔項羽。
月兒見曹無傷受罰,心中過意不去,央求天明陪自己去給他送傷藥。兩人來到曹的營帳,手下說他去了咸陽。天明覺得事情有蹊蹺,探查之下,發(fā)現(xiàn)曹無傷穿著士兵服裝從新豐鴻門的方向歸來。天明將事情轉(zhuǎn)告蓋聶和子房,兩人說曹無傷是在謀劃叛變,天明不明白項羽軍與劉邦軍同為楚軍,應(yīng)該是盟友的關(guān)系,何談叛變。蓋聶告訴天明,局勢瞬息萬變,沒有永遠的盟友,子房又說項羽曾被劉邦派去函谷關(guān)的部隊阻攔,所以此番駐扎新豐鴻門,對劉邦軍早已虎視眈眈。蓋聶擔(dān)心曹無傷在項羽面前挑撥離間,會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天明請求去楚軍大營探探虛實,蓋聶感嘆天明還是不肯相信他與少羽之間的情義早就不存在的事實。子房囑咐天明不要打草驚蛇,若是情況不妙,一定要將少羽的小叔叔項伯請來。早年間子房曾救過項伯一次,如果事態(tài)惡化,子房希望他能念及舊情幫劉邦軍一下。
天明一襲夜行裝束,偷偷潛入到少羽帳內(nèi)。少羽背對天明,態(tài)度十分冷淡,得知月兒涉險清除掉體內(nèi)的玉珪之力,而天明也失去了玉煞之力,少羽難掩心中的關(guān)切,詢問天明的來意。天明說自己只是來看看少羽,無意中說漏嘴,使少羽得知他是從霸上而來。少羽責(zé)備天明總是幫著別人和自己作對,又說劉邦已經(jīng)不是楚軍的盟友,只要擋在自己面前的都是敵人。天明將手搭在少羽肩上,勸他放下一切。少羽拿開天明的手,說世上已經(jīng)沒有少羽這個人了。天明詢問他是否要攻打霸上,少羽說暫時沒有翻臉的打算。天明離開少羽的營帳,將項伯請到了霸上軍營。
項伯告訴子房,明日一早楚軍就要攻打霸上。子房詢問下,得知有人送密函給項羽,說劉邦已經(jīng)在咸陽宮稱王,還任命子嬰為相,徹底激怒了項羽。項伯正勸子房隨自己逃走時,劉邦進入帳中,想托項伯轉(zhuǎn)告項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等他來主持大局。劉邦說自己明日一早會親赴鴻門,在項羽轅門外叩首靜候,將事情的原委解釋給項羽,求項伯相助,說服項羽給自己見面的機會。項伯答應(yīng)了劉邦的請求,并承諾盡力保他周全。
劉邦連夜召集蓋聶、子房等人,商議對策。保護劉邦就是算計項羽;一味顧念兄弟舊情,又會令劉邦陷入險境,天明心中糾結(jié),不知該如何是好。蓋聶告訴他,這種事情要自己做出選擇,無論他選擇那一邊,日后都有可能會后悔,人生就是如此,總是不能兩全其美。
在項伯的極力勸解下,項羽答應(yīng)與劉邦見面。范增說劉邦自己送上門,正是除掉他的好機會。范增計劃設(shè)宴款待劉邦,再安排人手埋伏在四周,待項羽一聲令下,就將其了結(jié),席間以摔杯為號,命令刺客動手。
劉邦率領(lǐng)天明與子房進入項羽帳中,三人行叩拜之禮。劉邦說自己暫居關(guān)中是為了替項羽提前打點各種雜事,引來了范增的嘲笑。項羽高高坐在大帳之中,審視著劉邦。
劉邦解釋說曹無傷因私吞財務(wù)受罰懷恨在心,所以跑到項羽營中進獻的讒言,自己從無入關(guān)稱王之意。范增諷刺劉邦將責(zé)任推給下屬,劉邦單膝跪地對項羽稱臣,愿唯其馬首是瞻,項羽讓劉邦入座用餐。席間,范增見項羽遲遲不肯摔杯下令,拿出隨身玉玦,暗示項羽早下決心。見少羽一直飲酒不發(fā)一言,劉邦等人感到不安。
蓋聶與樊噲在營帳外等候時,見到被士兵推來的衛(wèi)莊。蓋聶詢問他是否有話要說,衛(wèi)莊只是沉默。蓋聶希望兩人來日還能重逢,與衛(wèi)莊道過保重后離開。
為防后患,范增找到守在帳外的項莊,安排其借舞劍之機刺殺劉邦。項莊入帳舞劍助興,數(shù)次用劍指向劉邦,項伯見勢不妙也拔劍起舞,幾次張開雙臂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用身體掩護劉邦,使項莊無法對其近身。
張良將帳內(nèi)的危機形勢告訴樊噲,為保劉邦安全,樊噲拿著劍,持著盾牌,沖入帳中。項羽想起昔日與樊噲比武角力的事情,念及舊情,賜其酒肉同食。劉邦謊稱內(nèi)急匆匆離席,范增見情況不妙,出聲提醒項羽,樊噲趕緊以討伐暴秦的話題牽制住項羽的注意力,使劉邦成功脫險。樊噲列出數(shù)條的暴秦滅亡的原因,項羽深以為然,卻引得天明出聲冷笑。天明離開軍帳,項羽追出,問其所笑何事。天明解釋,一笑他昨夜欺騙自己,言而無信;二笑他出身忠義之門,卻自輕自賤,暗害磊落之人;三笑他不信任自己,欺瞞兄弟。項羽指責(zé)天明同樣不信任自己,天明以尊貴之人不應(yīng)陷害輕賤之人成功激將項羽。
項羽回到宴席,張良稟報劉邦因身體不適已經(jīng)離開,并獻上白璧一雙、玉斗一對。張良等人離開后,范增將寶盒打翻在地,大嘆項羽早晚會被今日的婦人之仁害死。
衛(wèi)莊遣走隨身侍衛(wèi),獨自回憶起與蓋聶經(jīng)歷的過往,小聲回答剛剛蓋聶的問題,不知道現(xiàn)在想回頭,是否還來得及。
項羽率軍進入咸陽,下令屠城,又命手下將子嬰帶到城門外的高臺上,說只有子嬰死了,秦才算真的滅亡。天明趕來,項羽對他的阻攔之聲充耳不聞,下令將子嬰斬首。
公元二零六年一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主持諸侯分封,尊楚懷王為有名無實的義帝,又將關(guān)中王劉邦分往巴蜀漢中之地。
出城之前,項羽與天明在城門上單獨相談。天明承認(rèn)在鴻門宴上對不起項羽,又說今后的路自己不能陪他一起走下去了,因為王者的霸道,容不下同行之人,無論項羽成功還是失敗,都只有孤身一人,身邊再無真情相伴。天明按住項羽的肩膀,勸他若是有一天覺得累了,就回頭。望著天明離開的身影,選擇王者之路的項羽雖有千言萬語,卻只能化作沉默。
公元前二零六年四月,項羽意欲還都彭城,遂勒令義帝遷往郴縣,可他始終認(rèn)為義帝是心中一患,于是下密令,將遷徙的義帝擊殺在途中。劉邦聞訊,便聯(lián)絡(luò)各路諸侯拔軍奪回關(guān)中,東渡黃河直指洛陽,并下令三軍為義帝發(fā)喪,縞素三日,又發(fā)檄文討伐項羽,天下諸侯盡皆響應(yīng),拉開了楚漢爭霸的序幕。公元前二零二年的寒冬,經(jīng)過三年的征戰(zhàn)殺伐,項羽被圍垓下,而這個亂世也即將要塵埃落定了。
張良使四面楚歌之計,動搖項羽的軍心。到了即將決戰(zhàn)的最后時刻,天明仍然放不下項羽,求劉邦念在鴻門宴上的不殺之情,放項羽一馬。劉邦假借醉酒,暗示同意天明救助項羽。
項羽的部下在楚歌聲中思念著家鄉(xiāng),毫無斗志。項羽與虞姬在帳中飲酒銷愁,感嘆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虞姬拔出當(dāng)年項羽贈與的佩劍,舞劍為其解憂。項羽對著虞姬,用只有自己聽得到的聲音說對不起,然后將酒杯摔在地上,指責(zé)虞姬服侍自己并非出自真心,企圖用這種方式逼她離開自己。虞姬說項羽是自己真正的歸宿,并相信他也是這么想的。項羽感動于虞姬的真情,卻不得不狠心的說她是自己行軍打仗的拖累,讓她趕緊滾。虞姬心中痛苦,為了不讓項羽在戰(zhàn)場上束手束腳,用佩劍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