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聶抓住被彈開的天明,二人有驚無險的將所有炸藥填裝完畢。班大師讓幾名秦兵聽自己的口令,同時點火。月兒在帳內把玩天明送的人偶,代表天明的那個人偶突然出現了異常,掉落在地攔腰折斷。月兒預感天明有難,喊著天明的名字,向子午嶺跑去。
通向其中一個支點的導火索突然熄滅,張良分析會導致炸不開山體,更糟糕的是重心改變,想要再勘測支點就會更難。為了成功炸毀山體,天明催動玉煞之力攀上山體,用火把直接引燃了炸藥。山體爆破,天明被炸開的石塊彈開。危急時刻,月兒的記憶瞬間恢復,想起了與天明一起經歷的所有事情。眾人四處尋找天明,被埋在土石下,失去了意識的天明,聽到月兒的呼喚,積蓄全身的力量一躍而出。天明正在為月兒恢復如初高興之際,月兒突然吐血暈倒。
蓉兒查看月兒的身體后,發現她的體內也有一股力量橫沖直撞,但玉珪與玉煞的力量完全相反,一直在侵蝕月兒的身體。天明不忍月兒受折磨,要去咸陽找羲氏一族救人,被蓋聶攔下,二人爭執中,月兒醒了過來。月兒讓天明發誓,永遠不要去找羲氏一族,天明答應下來。蓋聶和蓉兒也安慰天明一定會想出辦法來。
蒙恬將子午嶺工程提前完工的消息八百里加急傳給秦王,趙高將奏章念出,秦王大悅,擬旨賞賜蒙恬,卻對扶蘇只字不提。趙高看出秦王雖明著貶黜扶蘇,可實質上是在暗中栽培他,為他當儲君鋪路。趙高跟云中君說,再不動手就晚了。
蒙恬在慶功宴上向扶蘇、蓋聶等人敬酒賠罪,并對扶蘇大家夸贊。蓋聶推測秦王將扶蘇至于十萬大軍之中是為了歷練他,并非壞事。蒙恬也對扶蘇表出忠心,愿為他赴湯蹈火。
趙高假意關心秦王身體,從太醫口中套話,得知秦王如果經常煩悶和動怒,就會加速身體惡化,即使是太醫也回天乏術。趙高回到陰陽家,召集所有手下,部署眾人按計劃行事,并派大司命去完成第一件事。
大司命帶領手下在東郡制造異象,使村民發現寫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巨石。縣長見大事不妙,命人趕快上報朝廷。
太史令匯報說夜觀星象時發現熒惑守心的大兇之兆,趙高也趁機稟報巨石異象之事,秦王聽后大為震怒,身體立刻出現不適。秦王臥病在榻,趙高說有個博士做了首真仙人詩,可以讓天下人傳唱化解眼下的不吉之事。
計劃的第一階段完成,趙高十分高興,讓大司命和云中君分頭落實接下來的計劃。大司命在郊外截住了秦王的特使,讓他們把一塊玉璧帶給秦王,并在說出“今年祖龍死”后,大笑著消失無蹤。秦王聽完匯報,認為山神鬼怪不足為信,卻在查看玉璧時,發現是自己八年前巡游祭祀時沉入江中的那塊。秦王一時激動,倒仰過去,連呼“天要亡朕”。
眾臣來到秦王病榻前,請求他早立太子,秦王將臣子們趕出了屋子。秦王在榻上輾轉難眠,云中君說找到了辟除不祥的辦法,建議秦王東巡祈福。秦王命趙高去安排出巡事宜,并準許胡亥請求陪同照料。
月兒讓照顧自己的蓉兒幫忙把天明轟走,天明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月兒,求蓉兒告訴自己實情,蓉兒說月兒是怕與天明相見,會讓彼此更難過。天明失落的離開,蓉兒不忍,讓他趁月兒睡著時進屋偷看一眼。天明見到熟睡中虛弱的月兒,用手捂住嘴巴,咬牙痛哭。
蓋聶和蓉兒找到了在柵欄邊哭泣的天明,蓉兒說月兒的病超出了醫術的治療范疇,天明不愿眼睜睜看著月兒死去,要去找羲氏一族救她。
蓋聶認為趙高陪秦王東巡祈福,咸陽城的羲氏一族正處在無主的狀態,只要單獨找到大司命或者月神并說服他們,救月兒的事情就會有轉機。蓉兒還是不放心,蓋聶交代天明遇到事情不要魯莽沖動,要記著月兒在等著他回來。天明囑咐蓋聶等人幫自己瞞著月兒后,策馬直奔咸陽。
東巡的路上,秦王身體一直不適,喚趙高給自己拿仙丹吃,并命令將服用次數提升為一日五次。
天明偷偷潛入趙高府中,四處探查下,發現了通往陰陽家的機關。守門的侍衛給素影(月神)送飯,天明跟蹤后掰斷門鎖進入停棺室,見到素影正在用手扒飯吃。天明讓素影告訴自己解救月兒的辦法,卻被精神失常的她當做碧華。見素影這條路行不通,天明踏上東巡之路,想要找到大司命。
蓉兒為月兒針灸,盡力延緩她的病情。
秦王由于大量服用仙丹,導致身體越來越差,預感自己命不久矣,寫了一封詔書封入竹筒,命趙高八百里加急送往上郡。趙高當著秦王的面,念出詔書所寫“命公子扶蘇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見趙高行事忤逆秦王大怒,卻發現自己突然失聲。趙高假傳旨意,命隊伍全速返回咸陽,詔書由自己保管。秦王抽出藏于王座下的寶劍,想要斬殺趙高,最終體力不支倒地而亡。
蒙恬將蓋聶與扶蘇請到帳中,說收到趙高的信函,得知秦王正在返回咸陽,扶蘇推測秦王病情嚴重。按照慣例,秦王應該發詔書讓扶蘇趕回咸陽,以備不測,可到現在什么動靜都沒有,蒙恬擔心發生變故。扶蘇要安排人手去探虛實,蓋聶想要幫忙,被扶蘇勸回。蒙恬告訴蓋聶,扶蘇從小就生活在對秦王的恐懼中,他們永遠都無法體會到他的感覺。
天明一路上風餐露宿快馬加鞭,終于找到了東巡的隊伍,發現營地的附近有陣陣惡臭。天明假扮士兵,混進了隊伍中,見到四處都在晾曬臭魚。天明潛入大司命帳中,用劍逼迫他告訴自己救月兒的方法。大司命告訴天明,玉珪的力量一旦被開啟,就不會被任何東西阻止,眼下玉珪只打開一部分,雖不足以喚醒玉煞之力,卻會要了高月的命,自己也是無能為力。天明失神,將劍丟在地上。想著少司命如果還活著,應該不愿見到天明傷心,大司命說自己有辦法讓月兒多活一段時間。
大司命正要說出自己的辦法,突然聽到有人進入,大司命將天明藏進柜子里。趙高揮退大司命,與丞相李斯談論秘不發喪后,下一步該怎么辦。李斯認為應該通知長公子扶蘇早點回咸陽主持大局,趙高告訴他自己將始皇立扶蘇為太子的遺詔扣押在手中,他認為由胡亥繼位更合適。李斯反對趙高擅作主張,不愿與他沆瀣一氣。趙高告訴他,自己在數日前已經派人傳詔上郡,告知立胡亥為太子,命扶蘇自盡謝罪。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下,李斯只得同意了他的安排。
趙高接見了扶蘇派來的使臣,想要用三言兩句將其打發走,使臣堅持要當面稟報始皇,趙高以皇帝臥病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使臣決定當晚趕回上郡,李斯心虛,擔心他猜到皇帝駕崩之事,趙高贊李斯心思縝密,立刻派人前去追殺使者。
趙高和李斯離開后,大司命將天明從柜子里放出,并將少司命的混元珠交給他,告知讓高月貼胸佩戴,可以暫時抵御玉珪之力的侵蝕,但最多可以延長三年的壽命。
天明離開始皇的隊伍后,一路快馬加鞭追趕扶蘇的使臣,無奈追上時,使臣已經遇害。使臣拼盡最后一口氣,讓天明趕快將皇上駕崩的消息告訴扶蘇。
扶蘇和蒙恬接到趙高送來的假圣旨,圣旨上說公子扶蘇身為人子而不孝,刺劍以自裁;蒙恬身為人臣而不忠,一并刺死。蒙恬不信始皇會下如此命令,要求驗璽印。經驗證,璽印是真的,扶蘇不知趙高已經掌握了玉璽,只得跪地領旨。蒙恬仍然不信,與使臣拔刀相向,被扶蘇攔住。蒙恬要扣押使臣,率兵護送扶蘇回咸陽與始皇當面問個清楚。扶蘇悲觀的認為無論怎么做都是徒勞,蒙恬說自己愿揮師攻入咸陽,取下趙高的狗頭,以正國法。扶蘇不愿引起戰亂、骨肉相殘,決意領旨,蒙恬大嘆公子糊涂。蒙恬找到蓋聶等人商議,說自己要去咸陽面圣討說法,托蓋聶保護扶蘇的安全。
傳旨的特使被蒙恬的士兵拘押,大發雷霆,誰也沒有留意到有兩個趙高派來的殺手已經偷偷離開了營帳。其中一名殺手,趁扶蘇給始皇寫信之時潛入帳中,逼扶蘇自裁。危急時刻,蓋聶趕來將殺手擊斃,另一名殺手見到同伴被殺,四處大喊扶蘇殺人,意圖謀反。特使帶來的士兵與蒙恬的士兵呈劍拔弩張之勢,蓋聶要帶扶蘇離開,扶蘇執意不走,爭執中,扶蘇被趙高手下的弩箭射傷了肩膀。扶蘇不忍將士們自相殘殺,揮劍自殺,臨死前仍然囑咐蒙恬輔佐胡亥善待天下百姓。
天明一路奔襲,終于回到了子午嶺,卻得知扶蘇已死。天明將得到的情報告訴蓋聶,被一心想要為父報仇的子嬰聽到,子嬰不顧蓋聶的阻攔,執意回咸陽報仇。
蒙恬被趙高用奸計囚禁于陽周,失了兵權。東巡車隊回到咸陽,胡亥主持發喪,而后順理成章登基繼位。趙高任郎中令,自此權傾朝野。子嬰被送回咸陽,為了讓趙高放下戒心,不惜裝瘋賣傻,口吞碎碗。
扶蘇死后,墨家失去了輔佐的目標,蓋聶也因再失益友而整日借酒澆愁。劉季講了自己的故事,開導蓋聶可以反抗暴秦,挽救天下。
蓉兒見不得蓋聶再次消沉,說這個世界并不適合所有人,勸他跟自己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