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了打擊姚啟圣的狂氣,將他投進大牢,令大阿哥胤禔前往福建前線,擔任副將。姚啟圣在牢內,康熙不準任何人跟他說話,把姚啟圣憋得要命。康熙召集蒙古各族首領,進行安撫,群首領進言康熙剿滅葛爾丹。喀爾喀大汗力戰不敵葛爾丹,臨終前叮囑女兒寶日龍梅向康熙請兵光復部族。寶日龍梅血刃沖出重圍,千里迢迢奔向京城。康熙對私通葛爾丹的科爾沁部落首領恩威并用,叫他把收下的葛爾丹錢財運往京城,算是借用,又封豐腴之地與他,進行分化拉攏。胤禔來到福建前線,急于建立軍功,率軍出征,起初把施瑯打敗。康熙收到捷報,大喜封賞,并準備把姚啟圣逐出牢房回去養馬。
康熙叫姚啟圣坐到自己車上。姚啟圣嗜書如命,偷了康熙一本書勤讀。康熙斥責姚啟圣張狂,輕視滿清,并表示愿意與他討論漢族文化。姚啟圣自責,稱康熙是圣君,學問可比一代宗師。康熙回到京城,把書賜給姚啟圣,姚啟圣感動不已。姚啟圣被重用以后,詳列收復臺灣策略,并推薦了他的學生、臺灣水師主將施瑯,可以進行策反重用。康熙當著姚啟圣的面,將順治皇帝永不錄用姚啟圣的圣旨燒毀,并任命姚啟圣為福建總督,主平臺之事。臺灣首領鄭經與從將商議戰事,施瑯主張議和,而鄭經卻主張力在戰,并對施瑯掠奪東南五省稅糧數目問題產生疑心。
孝莊希望能夠滿漢通婚,讓阿哥、格格與漢族聯姻,化敵為友。康熙誤掀慧妃的牌子,發現后改去容妃處,慧妃滿心不快,怨責太監李德全,但無奈只好半途回去。康熙讓容妃回福建祭祖,以皇貴妃之尊,著漢服接觸各界,做一恩服天下的女欽差。康熙愛女藍齊兒也要求同母親容妃一起去福建,康熙恩準。慧妃要兒子胤禔建功立業,取皇太子胤礽而代之。姚啟圣宣布近海三十里不住百姓,只住兵勇,百姓必須遷往內地,以絕臺灣物資之需,福建沿海居民怨聲載道。姚啟圣又令廣東、浙江遷界禁海,以圍困臺灣。但這同樣影響了東南稅賦收入,朝廷內部意見紛爭,明珠等眾權臣要求罷免姚啟圣,康熙反而大力支持姚啟圣的平臺策略。明珠提出前往臺灣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