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子從牢獄逃脫。孝莊皇太后厲責(zé)康熙,要他振作起來,楊起隆亂黨闖入宮內(nèi),宮內(nèi)太監(jiān)造反,與朝廷將士激戰(zhàn),威脅康熙與孝莊皇太后的安全。索額圖請求康熙與孝莊皇太后暫避,孝莊皇太后臨危不亂,聲稱平三藩是她的旨意,康熙只是遵旨行事,只要君臣同心,清廷必將永遠不敗。朝廷官兵與楊起隆亂黨展開激戰(zhàn),亂黨不敵,楊起隆欲自盡,被下屬勸阻逃走。吳應(yīng)熊被押到孝莊皇太后處,孝莊說他有罪但沒有錯。索額圖收留一孤女,給她取名紅玉,藏匿家中。
周培公與副將圖海率軍勢如破竹,很快滅了察哈爾王叛軍。解除朝廷危機后,又揮師西南直逼吳三桂叛軍。羈留京中的王輔臣兒子王吉貞,帶著康熙親筆御信,火速面見王輔臣。康熙在信中恩威并施,并表明必勝吳三桂的信心,但王輔臣仍持觀望態(tài)度。原先以為王吉貞被朝廷大炮轟死的王輔臣,見兒子平安歸來,終于投向朝廷陣營。康熙見王輔臣歸順大喜,但明珠提出應(yīng)節(jié)制周培公。周培公率軍南下,吳三桂屢遭重創(chuàng)。吳三桂登基稱皇,企圖鼓舞士氣。京城來旨,調(diào)周培公回京,把最后取勝吳三桂的機遇讓給圖海。經(jīng)過五年奮戰(zhàn),康熙終于平定“三藩”。
康熙接到福建軍情危急匯報,心中十分憂慮。康熙與病危的周培公相見。康熙向周培公坦言把他貶到盛京緣由,并說這次出巡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安撫蒙古各族首領(lǐng),同時,想重用周培公攻打臺灣。周培公稱病重,向康熙推薦了姚啟圣。康熙御覽周培公積十年之功繪就的中華全圖,十分激動。周培公向康熙陳述葛爾丹之隱患,不久離開人世,康熙為周培公亡靈守夜。朝政之上,康熙要求商議臺灣問題,群臣意見分歧,索額圖陳述姚啟圣官越做越小的原因。康熙派太監(jiān)尋找姚啟圣。姚啟圣與太監(jiān)發(fā)生爭執(zhí)受辱,而又依理鞭打太監(j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