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孫敬文不小心撞見一群兵團女戰士在河邊洗澡,他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躲在樹叢里不動。結果被以蔡苗苗的姑娘為首的兵團女戰士們發現了。
蔡苗苗等姑娘不相信孫敬文的話,決定把他五花大綁在樹上給個教訓。孫敬文好不容易等來了齊勇搭救,但是這么一折騰也被蚊子咬得不輕,蒙古大哥用內蒙的方法給孫敬文涂了一身的牛糞來止癢,還教孫敬文如何去表達愛意。
北大荒。周萍探親假回來,和方婉之帶回來一個孩子,女知青們和趙天亮開玩笑,說這是他的孩子,趙天亮被嚇了一跳,鬧了一通才知道是方婉之和周萍在路上撿回來的。
內蒙。孫敬文在制服馬匹的時候出了點狀況,幸虧蔡苗苗出手相助。孫敬文愛上了蔡苗苗,接著去感謝蔡苗苗的機會表白了,二個熱血青年迅速打得火熱。
北京的知青們在天安門辦了紀念周恩來的集會,張靖嚴寫的幾首悼念周總理的詩也被放到了這個集會上,于是這天七連來了幾個公安,帶走了張靖嚴。趙天亮等人在他走時送別。
在押送的途中,張靖嚴不見了,七連里議論紛紛,張建業為了保護自己連隊的知青們,召開會議讓大家不要傳謠不要信謠。
張建業再三強調知青們不要傳謠。男一班的知青們還是在宿舍里談論張靖嚴的打熊威風史,談論張靖嚴的去向。楊一凡說起自己在北京也被抓了,但是是沈力拿著證明把自己救出來了。大家對于這個事情都很感慨。
齊勇和孫敬文回來了,大家很是開心,齊勇和孫敬文還給大家跳舞唱歌。因為齊勇和張靖嚴的關系特別好,大家都不敢告訴齊勇張靖嚴的事情。
次日一早,齊勇還是直到了張靖嚴被帶走的事,憤怒異常,他去連隊鬧騰,指責連隊為什么不幫張靖嚴。張建業為了保護齊勇,罰他關禁閉。
齊勇被關進了馬棚旁邊的倉庫里。由于買馬有功,他被任命為男知青排長,魏明為司務長,孫敬文也有相應的獎勵。張建業再次強調知青們不要關注不該關注的,好好打糧食才是正事。
孫敬文給齊勇送被褥。孫曼玲很擔心齊勇的沖動。趙天亮為了保護齊勇,和孫曼玲悄悄地說齊勇可能精神不正常,孫曼玲又氣又擔心。但二人總算和解了。
周萍打算收養帶回來的孤兒,和趙天亮商量結婚的事情,趙天亮覺得為了這個不是自己的孩子結婚,有點不太情愿,但他愿意為了周萍嘗試慢慢接受這個孩子,他還給孩子取名為趙顧。
半夜狼群沖入馬棚。被關押在旁邊豬棚里的趙天亮奮不顧身地沖了出去。眾知青奮力反撲,趕走了狼群。但老白馬還是沒救過來。知青們給老白馬立了個墓。
齊勇禁閉期結束,他考慮到做了排長就無法再兼顧馬匹了,于是推薦細心的徐進步接替自己協助老耿頭養馬。
女知青們都搶著照料趙顧。男知青們都圍在宿舍外面看熱鬧。
孫曼玲得知了孫敬文和蔡苗苗的事,她不同意。
理由是蔡苗苗是袁世凱御前侍衛的孫女,齊勇幫助孫敬文勸說孫曼玲。
孫敬文為了早日和蔡苗苗結婚,他積極鼓動趙天亮、齊勇結婚。
知青們在山上作業,周萍大膽表示了對趙天亮的愛意,大家哄笑連連,大家都為趙天亮和周萍的好事快近了感到高興。
正在此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作業中山體滑坡,孫敬文躲避不及,被山上滾下來的石頭砸中,不治身亡。
為了還孫敬文的遺愿,趙天亮和周萍、齊勇和孫曼玲兩對終于在同一天結婚了。
趙天亮和齊勇始終對孫敬文的死無法釋懷,在孫曼玲一番誠摯的勸說下,二人才終于接受事實。
陜北。坡底村下大暴雨,趙曙光建議全村遷移,牛川河不同意,堅持要村民搶救莊稼。
在趙曙光的堅持下,坡底村人開始往坡頂遷移。
牛川河在關鍵時刻,終于也認可了趙曙光的想法,在村民無處歇腳之時,他主動提出讓坡底村的人去公社先住著。
在趙曙光的努力下,坡底村的人都脫險了。
北大荒。
周萍,方婉之,謝菲,薛艷,湯洋洋,老耿頭等從縣里照完相回來的路上,碰上黑風口的林子著火,知青們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救火行動中…(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