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父聽說趙曙光和馮曉蘭不顧他的反對,依舊在談戀愛,非常沖動地吼出了絕對不允許兒子和黑五類的女人結婚的話,周萍聽完后暗自神傷,留下一封信就獨自回家了,趙天亮為此和趙曙光大吵一場,趙母也忍不住替兒子出聲。趙父雖然覺得傷害了周萍有些于心不忍,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
為了趙曙光和馮曉蘭的事情,趙父執意要去陜北,趙母讓趙天亮陪著一起去。趙天亮雖然還和趙父生著氣,但終歸還是放心不下盲眼的老父獨自上路。只是一路上,趙天亮還是忍不住和趙父辯嘴。
在去陜北的車上,趙父把大衣借給了同車抱著孩子的小媳婦,走時忘記拿了,執著的小媳婦決定抱著大衣每天到車站等他們。
趙父和趙天亮趕到坡底村之時,正碰上趙曙光已經采取了大家的意見,把集體的錢拿出來分給各家各戶。
趙父在屋外一聽,覺得大有問題,趙曙光把錢這么一分,不就是違背集體主義的原則了嗎?他趕緊沖進屋里把趙曙光拉到一旁談話。但趙曙光則認為,與其讓公社的人把這筆錢拿去開一些無謂的會議,倒不如尊重集體的意愿分配給每家每戶,這也算是另一種集體主義的體現方式。趙父雖然覺得趙曙光這一說法有些違背他的理解認知,但的確也符合對集體主義的解讀,但更多的,他是怕趙曙光因此而惹上麻煩,趙曙光則毫不在乎,說自己早已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村民們領完錢都散去了,趙父拉著趙天亮、趙曙光、馮曉蘭開會后會,想和趙曙光好好討論下這個問題,并希望通過馮曉蘭和趙天亮的意見來一起說服趙曙光,但他驚訝地發現,在對待這個問題上,三個年輕人的想法竟然是出奇得一致,反而是他的想法變得有些“不合常理”了。
此時馮曉蘭告訴趙父已經和趙曙光領了結婚證書,趙父勃然大怒,覺得趙曙光此舉違背了他的原則。馮曉蘭支開趙曙光和趙天亮,和趙父進行一番掏心窩子的談話,總算讓趙父點頭答應了。
說服了趙父后,趙曙光和馮曉蘭覺得更加幸福了。春梅看到趙曙光和馮曉蘭之間的甜蜜,很羨慕他們之間的感情。
趙曙光告訴趙天亮,他發覺武紅兵和李君婷之間有了愛情的萌芽。對于這個事情,趙天亮對這對歡喜冤家竟然能走到一起很是吃驚,但他還是由衷地為這一對戀人高興。哥倆的話題漸漸轉移到了對現狀的迷茫上來,一直在旁邊默默聽著他們說話的趙父,此時也忍不住加入到談話中來。趙父讓哥倆在想要保護他人之前,先學會好好保護自己,這樣才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坡底村和坡后村都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問題,這天,倆村因為冰塊歸屬的問題發生爭執,繼而上升到武力相拼。趙曙光拉開兩村人,用他的真摯打動了火冒三丈的村民們。趙父雖然眼睛看不見,但他聽著趙曙光的發言,也暗自贊許。
不知道趙父內心已經有了如此轉變的趙天亮,為了幫趙曙光和馮曉蘭營造一個洞房花燭夜,他拜托坡底村的人陪趙父喝酒,把趙父放倒。而趙父在和坡底村的人在聊天中,聽著坡底村村民描述的關于趙曙光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他在內心深處,為這個兒子感到驕傲。
春梅對趙天亮很有好感,但趙天亮始終把她當成妹妹那樣看待,趙天亮和春梅談了這幾年自己的成長和心得,春梅似懂非懂。趙天亮聽說春梅無法繼續念書,他感到很遺憾,他鼓勵春梅,有機會還是要繼續學習。
臨別在即,趙曙光和馮曉蘭的洞房花燭夜,過得尤其依依不舍。
次日早上,公社的革委會主任牛川河得知趙曙光提前把集體的錢分了,氣急敗壞地出現在坡底村。此時武紅兵成功賺錢網正在繼續接受改造教育,他跟著牛川河來到坡底村,村民們看到他激動不已。
陜北坡底村。部隊的人來接馮曉蘭了,坡底村的人都忙著和馮曉蘭依依不舍。牛川河表示今天就是來討要坡底村的錢,不交錢就不讓馮曉蘭走。
馮曉蘭帶著不舍,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牛川河在坡底村開會,讓趙曙光和村民們把分掉的錢都交出來。無論他說得如何義正言辭,鄉親們堅決不交出分掉的錢,牛百川惱羞成怒,抓了武紅兵來當眾羞辱,想借此殺一儆百。此時的武紅兵,經過了多年的再教育改造,已經不會像當年一樣沖動魯莽,面對牛川河的羞辱,他表現得不卑不亢。
牛川河拿出了一本叫做《第六病室》的書,要武紅兵當著村民的面供出這本反動的書籍是誰的。一直在旁邊聽著的趙父,發現牛川河所謂的革命思想中帶著極端的政治偏見,他故意撞到牛川河身上,趁亂把書藏了起來。
牛川河發現書憑空消失了,慌了陣腳,可是他怎么也不會想到盲眼的趙父會有如此敏捷的身手。
經過這么一鬧,趙父和兩個兒子都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時到了趙父和趙天亮離開的時候了,春梅很是不舍,向趙天亮表白,趙天亮告訴她自己已有心上人。
趙父和趙天亮走到車站,發現小媳婦還抱著大衣等著他們,趙父深受感動。
孫敬文告訴父母,孫曼玲正和“于英”談戀愛,孫父孫母非常高興,邀請“于英”到家里吃飯。一頓飯吃得其樂融融,孫父孫母在不知道齊勇真實身份的情況下,很喜歡這個未來女婿。
趙父回家后,和趙母寫了一封信給周萍,讓趙天亮帶給周萍,并且要求以后每次探親假路過北京的時候一定要讓周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