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怒中的梁帝來到芷蘿宮,皇后得意洋洋的向他稟告事情始末,梁帝這才知道是查出了靜妃私設宸妃牌位,這件事是自己安排的,只有他和靜妃知道。望著跪在殿中并未替自己申辯的靜妃,他感受到了靜妃對自己的體貼維護,心下稍安。為幫靜妃出氣,梁帝下令將背主的小新處死,靜妃連忙請求由自己處置,梁帝應允。梁帝本想敷衍過去,但皇后卻不依不饒,據理力爭,他只得象征性的罰了罰靜妃,此舉令皇后百思不得其解。
靜妃的賢淑明理讓梁帝冷靜下來,回到大殿,他神情稍緩,讓靖王站起來回話。夏江連番質問,靖王對答如流。譽王見勢不妙,提及當年靖王與赤焰軍的舊情,勾起梁帝心中不滿,夏江趁機向梁帝請旨提審梅長蘇。靖王聞言焦急萬分,極力阻止,不免情緒外露,讓梁帝再度起疑。梁帝恩準夏江所請,命靖王回宮靜思,不得外出,并讓他將巡防營的管轄權暫交兵部。
梅長蘇早已料到自己會受牽連,他提前安排好下一步的事務,服下救命藥丸,安靜的等在府中。
梁帝離開后,靜妃立刻審問小新。小新這才知道靜妃早已看破自己的細作身份,故意讓她找到宸妃牌位,以此證實她的推斷。原來,靜妃從小新在靖王面前哭訴自己被禁一事就看出端倪,小金子的暴斃更讓她確信事有蹊蹺。靜妃救她是為了讓她親自告訴靖王真相,讓靖王和梅長蘇冰釋前嫌。
被禁足的靖王聽聞夏江已將梅長蘇帶走,焦急萬分,欲去懸鏡司換出梅長蘇。列戰英攔住他,提醒他謹記蘇先生叮囑,不要妄動。
懸鏡司內,夏江提審梅長蘇,威嚇他懸鏡司的非人手段就是再硬的漢子也抗不住。梅長蘇略作思量,答應夏江招供。他承認自己早與靖王勾結,劫獄之事靖王是主謀,他是策劃。如此輕松就審出結果,反而讓夏江懷疑梅長蘇面圣時會反供。他腦中一轉,接著逼問衛崢的下落。
梅長蘇說衛崢早已逃出京城,夏江不信,他自信滿滿的認為京城布控嚴密,衛崢絕不可能出城。為掩護衛崢,迷惑夏江,梅長蘇解釋說衛崢藏在夏春夫人的箱籠中出了城,夏江這才明白了自己的疏漏之處,相信此言屬實。
豫津來到紀王府,出示了衛崢的通緝令。在他的暗示下,紀王想起那日在小巷中看到夏冬轉移的犯人正是衛崢。聯想到靖王的艱難處境,他覺得應將自己親眼所見告知梁帝。尾隨紀王進宮的甄平連忙通知蒙摯作好準備。
梅長蘇在夏江面前不卑不亢。他用獨門手法折磨梅長蘇,梅長蘇疼出一身冷汗,仍面不改色。夏江質問梅長蘇作為天下第一大幫的宗主為何要攪入朝局?為何要選擇靖王,是否有自己的目的?梅長蘇沉著應對,一一作答。夏江見他軟硬不吃,只得拿出自己的獨門毒藥——烏金丸,威脅說如果不服解藥,七天后就會毒發身亡,逼梅長蘇說出實情。他進一步警告梅長蘇如果梁帝提審時他敢亂言,自己能用隔空手法讓他瞬時斃命,且毫無痕跡,到時梁帝會認為他畏罪服毒自殺。
紀王將親身所見告訴梁帝后,梁帝深感事有蹊蹺。他速將蒙摯召進宮中,命他直接去懸鏡司帶夏冬進宮,不得讓夏江知道。
懸鏡司內,梅長蘇反守為攻。他詰問夏江,懸鏡司一向不涉黨爭,為何此次要參與奪嫡,致靖王于死地?夏江百般狡辯,不能自圓其說。梅長蘇輕蔑的對夏江說:你怕靖王,就像當年怕祁王一樣,因為祁王曾力主裁撤懸鏡司,所以你害死了祁王,害得七萬赤焰軍冤死梅嶺。夏江被說中心事,惱羞成怒,質問梅長蘇是否是祁王舊人?梅長蘇回答道我是景仰祁王的人。夏江揮拳擊倒梅長蘇,強迫他吞下烏金丸。這一切都被悄悄潛在一旁的夏冬看在眼里,聽在耳中。夏冬含淚跪下,求夏江拿出解藥,及時收手,改過自新。夏江卻充耳不聞,命人押走夏冬,嚴加看管。這時,蒙摯趕到懸鏡司,不由分說將夏冬帶走。
夏冬在梁帝的逼問下承認自己劫出衛崢,并殺了他以報夫仇。她極力將所有罪責攬于一身,百般維護師傅夏江。破綻百出的說辭讓梁帝怒不可遏,成功的將嫌疑指向了懸鏡司。
夏江得知夏冬被蒙摯帶走,大呼不好,命夏春和夏秋速速殺掉梅長蘇以絕后患。梅長蘇冷靜的與他倆周旋,竭力拖延時間。此時,蒙摯已奉旨抓捕夏江,查封懸鏡司。他深知時間就是梅長蘇的生命,快馬加鞭趕到懸鏡司,制服了夏江。夏春聽說夏江已被抓,欲搶在蒙摯到達地牢之前殺掉梅長蘇。他揮掌向梅長蘇劈去,千鈞一發之時,飛流趕至,他伸臂擋住致命一擊,三兩招就重傷了夏春,梅長蘇終于從虎口脫險。
譽王得知夏江被囚禁,預感自己不可能置身事外,在府中苦思對策。
梁帝在殿內怒氣沖沖,多疑的他已從心底確認夏江與譽王勾結,陷害靖王。這件事徹底觸碰了他的底線,他無法原諒一直不涉黨爭的懸鏡司竟敢欺騙自己。
蔡荃和沈追急急覲見,奏稟私炮坊一案另有隱情。原來,那次造成幾百人死傷的爆炸并非意外,而是人為,嫌疑直指大理寺卿、譽王內弟朱樾。梁帝看完奏折,默然不語,對事件始末已心如明鏡,他知道那是譽王為對付廢太子而策劃的一起爆炸。
這時,已被救出的梅長蘇走到鐐銬加身的夏江旁邊。夏江叫囂道:只有七天了,人死了什么都沒有了,你也算不上贏。蒙摯覺得此話蹊蹺,追問究竟,被梅長蘇遮掩過去。
譽王以為梁帝因懸鏡司一案召他進宮,他一進大殿就開始喊冤。等梁帝將私炮房的奏折拋給他后,才明白究竟,他無法應對,只能不停喊冤。蔡荃和沈追要求三司明黨會審,讓譽王旁聽監審。梁帝心知證據確鑿,譽王將無可抵賴,為了顧全皇家顏面,他令蔡荃查到朱樾為止,不得深追,早些結案。
梅長蘇回到蘇宅便再也支撐不住,他大口大中的吐出鮮血,卻還在追問素谷主及衛崢是否安全,得到肯定答復,才放下心來。他又急著安排其它事務,被心疼不已的晏大夫喝止。
蒙摯回奏,夏江拒不認罪,要求面圣。梁帝心中芥蒂深種,拒不相見,只讓夏江呈上供詞。
靖王聽聞梅長蘇已回到蘇宅,繃了多日的心情終于放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