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力主按照西方各國海上行船的慣例,各艦都要懸掛國旗,由恭親王和幾位軍機處大臣共同設計國旗圖案,從此大清有了自己的國旗。恭親王為了建立大清自己的新式海軍,特別委托李泰國到英國購買新式軍艦,但李泰國卻在和約中暗伏陷阱,令大清非但購買了老舊的艦只,而且喪失了艦隊的控制權,恭親王與李泰國幾經談判,終于達成了《五條章程》,朝廷內部關于此次艦隊風波展開激烈辯論。而七爺終于得到了第一個兒子,取名載湉,卻不知道為異日埋下了大清巨大變化之根。恭親王啟程去上海巡視,慈禧送給他護身符,流露出別樣情懷。恭親王應如何自處?
恭親王巡視上海,第一件事罷免了李泰國,重新任命赫德為總稅務司,逼迫李泰國終于收回了最早的圖謀。恭親王秘訪上海機器局,查清內部隱藏的貪污分子,將之處決。恭親王順利的結束了上海之行,也用行動堵住了那些頑固派的悠悠之口。慈禧面臨即將歸政的日子內心感覺恐懼,而小安子為了和小李子爭寵,炫耀自己的忠心,執意下江南采購,而慈禧也有意利用小安子出宮試探朝廷對自己的態度,于是太監公然出宮這一行動就如箭在弦上,即將發出。
恭親王和頑固派斗爭進入新一輪,同文館始終處于四面楚歌之中。恭親王師傅賈楨臨死之前叮囑恭親王不要堅持自己的立場,要妥善處理自己和頑固派的關系。浙江巡撫左宗棠來拜訪恭親王要辭去自己的職務,被恭親王苦苦勸住。恭親王以退為進,保薦倭仁作總理各國事務大臣,令倭仁進退兩難。經過文祥暗中與小李子的斡旋幫忙,左宗棠終于順利見到兩宮太后,被委以主管水師的全權。慈禧寵信的太監小安子偷偷出京的事件爆發,成為東太后、恭親王,山東巡撫丁寶楨與慈禧斗爭的舞臺。丁寶楨就地處決小安子,慈禧無處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