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邊境又遭滋擾,宇文赟想起伽羅說過讓自己上戰場歷練的話,便主動向父皇請纓保家衛國。宇文邕從兒子口中探出是伽羅出的主意,立即懷疑楊家肯定又是別有用心,但他也明白太子是時候出征歷練了,權衡利弊后還是答應了太子的請求。
太子高興之余隨即來向楊堅討教兵法,楊堅過人的能力讓太子大開眼界,主動提出凱旋后在皇帝面前為楊堅爭取更大的職位,但楊堅婉拒了太子的好意。麗華擔心太子的安危為他祈福,伽羅本還擔心女兒會因為不喜歡太子就此毀掉一生的幸福,看到兩人情意甚篤也就放心了。
太子一到前線就依楊堅給自己提供的計策大勝敵軍,首次出征便一戰成名,凱旋而歸后在皇帝面前不自覺地就透露出對楊堅的欽佩之意,讓宇文邕誤以為是楊家又在利用太子籌謀,一怒之下把太子罵了出去。不明緣由的太子無端被罵也很生氣,就受了趙越的挑唆隨他去賞舞,趙越是想借機讓宇文赟沉迷于酒色,但宇文赟關鍵時刻想起了麗華的勸誡及時收了手,趙越的陰謀未能得逞。
北國又開始侵犯大周,宇文邕一口否決了尉遲老將軍提議讓楊堅出面與北國商談的計劃,決定親自掛帥征伐北國拓展疆土。大家都知道此時出征并非良機,高颎楊素便一起來找楊堅商議對策,心系國家的楊堅不顧伽羅的勸說執意進宮勸誡皇帝。宇文邕并不愿見楊堅,但楊堅為皇帝的安危和國家的社稷考慮仍然堅持陳述利弊并句句在理,這些道理宇文邕都明白,仍還是要一意孤行地帶病出征,卻沒想到在途中就病倒了。
宇文邕已病入膏肓,昏迷中還一直念叨著伽羅的名字,阿史那頌無奈只得差人去請伽羅進宮。臨死之前,宇文邕叮囑太子不要輕信楊堅并繼續追查宇文護藏金的下落,也終于得見伽羅最后一面。宇文邕向伽羅坦言自己這一生經歷了高山低谷,雖然有一統天下的愿望,卻無奈未能實現。而這一生最遺憾的便是錯過伽羅,本該是由自己陪她一生終老護她一世周全的,但如今已于事無補,這些年兜兜轉轉也都是為了讓伽羅能多在意些自己,哪怕是恨也好。在伽羅面前自己永遠都是輸家,懇求伽羅能夠原諒自己做過的錯事。伽羅含淚應允,宇文邕心愿已了就此離世。
即將繼承皇位的宇文赟突發奇想要立五位皇后,楊麗華對他的荒唐嗤之以鼻。伽羅勸解女兒從全局著眼主動示好,同意宇文赟的冊封五位皇后之舉,以求取自己地位的穩固。
宇文赟登基,楊氏一門均獲封了不同的官職。長安各官員聞風立即向楊家送來了諸多賀禮,尉遲容和宇文珠正欣喜得逐一觀賞時,被下朝回來的楊堅怒斥楊家永不能接受一分一毫的賄賂,勒令全部退了回去。
楊堅帶著幾個已查證貪贓枉法的官員上朝讓宇文赟親自處理,目的就是要殺雞儆猴,讓趙越等貪污的高階官員懂得收斂,并征得皇帝同意將所查賄金全部用于了軍隊建設。趙越等人對楊堅雖懷恨在心,但鑒于目前他位高權重且極得皇帝的信任,也只能暫且忍耐。楊堅召來定州刺史耿康接替自己負責麟趾館的事務,并叮囑繼續查證懲治貪腐官員。趙越在楊堅身上抓不著把柄就把心思全用在了皇帝身上,將自己新煉制的金丹拿給皇帝,此金丹名為延年益壽實則含有藥的成分,宇文赟服用后立刻把要處理的公文統統扔給楊堅,自己則隨趙越去后宮享樂了。
阿史那頌叫來楊麗華質問她要求宇文赟讓父親楊堅官司復原職的事,在阿史那頌眼里楊家始終是心腹大患,提醒麗華要懂得收斂。麗華為此急召母親進宮,伽羅明白女兒是遇上事了。麗華坦言當初聽從伽羅勸告支持皇帝封四位夫人為后,得到了暫時的融洽和地位的穩固。可好景不長,如今這幾人聯手魅惑皇帝疏遠麗華,且太后對楊家仍有芥蒂,麗華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伽羅勸女兒不可聽之任之,一定要有應對的辦法,夫妻間出了問題也要想辦法解決為好。但麗華早已對這個昏庸無能的皇帝徹底失望,當初自己之所以嫁入宮中就是為了倚靠勢力保護楊家,如今皇帝事事交與父親楊堅處理權柄正在轉移,這種昏庸的皇帝對楊家而言也許并非壞事。
宇文赟流連后宮以至連朝都不上了,官員們都怨聲再道。楊堅看不下去,進宮勸誡皇帝不要因貪圖享樂而誤了正事,惹得宇文赟心煩不已。阿史那頌也聽聞了此事把宇文赟叫來詢問,卻中途被朱皇后有喜的事打斷了,也就沒在繼續追究。但皇帝心里不爽,暗地里讓趙越查出是誰傳話給皇太后的,趙越借機詆毀楊堅和伽羅,讓宇文赟和楊堅之間起了嫌隙,安排趙越派人跟蹤楊堅。
楊堅高颎和獨孤善一起喝悶酒,大家都對當今皇帝的沉迷酒色和昏庸無度心存不滿,獨孤善更是提議楊堅不如直接推翻,但楊堅始終以臣子心態居之,堅信皇帝本性不壞只是受人蠱惑,自己身為臣子應盡職勸誡,謀逆之事萬不可為。
朱皇后失足跌倒,皇太后擔心后宮之中還會有人繼續迫害龍種,麗華便建議將她送至楊家精心照顧以保周全。朱皇后感念伽羅和麗華對自己的好意,說出了趙越想加害楊堅和慫恿后宮之人離間皇帝和麗華感情的事,伽羅聽聞表面上雖不動聲色,私下拜托楊素高颎監視趙越搜集證據。
趙越與關系交好的親王密會,借著酒勁兒得意自己已是皇帝面前的紅人了,向兩位親王夸口用不了多久就會讓楊堅知道什么叫風水輪流轉。一直暗中監視的楊素高颎將此事告知了楊堅伽羅等人,并推測這幾人時常密會肯定是會謀劃什么壞事,但楊堅伽羅并不打算此時出手,打算沿用以靜制動的老辦法,一邊繼續搜集證據一邊等待時機再一網打盡。
皇帝又不來上朝,趙越以有些和楊堅關系密切的州郡延遲上繳賦稅為由欲給楊堅扣上罪名,被高颎楊素等人三言兩語就說得他啞口無言。懷恨在心的趙越隨即到宇文赟的面前告了楊堅的狀,指責楊堅開倉賑災造橋修路用光了國庫里的錢,致使宇文赟無錢修筑宮殿。還將楊堅私藏將宇文護的藏金一事告之宇文赟,宇文赟雖然生氣楊堅的自作主張,但考慮到楊堅自先皇時就是朝中的股肱大臣,也只得作罷。
朱皇后誕下皇子,宇文赟不顧皇太后等人的反對和麗華的情緒,立即將他立為太子并取名為宇文闡。麗華抱著最后一絲期望勸誡皇帝早日醒悟,但宇文赟不但不聽勸反倒怪罪楊家上下都跟他對著干,麗華失望至極,暗下決心在這后宮之中還得靠自己生存下去。麗華借看望朱皇后和宇文闡之機,故意夸大有人要對已立為太子的宇文闡下手,并借口更好地保孩子周全,讓朱皇后將孩子交予自己撫養。皇太后雖不喜歡麗華自作主張,但考慮到孩子的安全,便也同意了此事并協助說服了皇帝。
宇文赟上朝之時,眾大臣將楊堅成功處理完畢的政事一一列舉并都稱是遵照皇帝的旨意,還盛贊皇帝英明。這更加激怒了皇帝,認為是楊堅在故意戲弄自己。再加上趙越的讒言,皇帝便認為功高蓋主的楊堅要謀權篡位,對楊堅徹底失去了信任。
楊堅深夜接到皇帝急召入宮議事,伽羅擔心皇帝是因為猜忌楊堅功高蓋主故意為之,但楊堅心中坦蕩毫不畏懼只身前往。昏庸的宇文赟喝了點酒就將此事忘在腦后,全然不顧楊堅一直跪在大殿之中,直到醉醺醺地回來看到楊堅才想起急召一事。皇帝不僅毫不悔過之意,還向楊堅直言自己對楊麗華的不滿。楊堅為女兒解釋了幾句便惹怒了皇帝,把楊堅的句句肺腑之詞當成了阿諛奉承,根本聽不進腦子里去,反倒質問起楊堅偶得宇文護的巨額藏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