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踉蹌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這幾日里,孩子們突然間對風箏著了迷,使得課堂紀律大亂。當天夜里一只帶哨的紙鳶更是讓芊芊和師娘眼前一亮,并有意向先生挑釁。先生一不留神夸下海口,說在自己的老家山東,有一個風箏之鄉——濰坊,自己從小就見過各式各樣的風箏,而且吹噓做工極其簡單。
第二日,消息便被芊芊在學堂內大加宣傳。抵不住眾學生的夸贊和央求,先生無奈之下只能接下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做風箏畢竟是個手藝活,為了不丟面子又不能向孩子們直說,情急之下便決計找李木匠代做,并在做成的風箏上畫上花鳥蟲魚,弄的賞心悅目。可這只在手里輕輕一抖,便可扶搖直上的“天下第一”風箏,卻因為阿嚏爹以次充好的棉線而斷開,掉進燒炭的窯上燒的只剩一點紙片。
看到單純善良的孩子們對阿嚏爹的一致聲討,先生也承認自己的錯誤說出了實情。可謂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二孬在課上丟紙條,急于通知大家晚上有戲看。誰知惹怒了先生,被罰留學堂抄書。大家飯間的議論弄哭了二孬,師娘不忍,向先生求情。可惜二孬之前的劣行讓先生覺得本性難移,鐵了心要懲罰他。
眾人看戲歸來,二孬想聽故事,天天幫東郎干活。二孬魯莽粗心的性格,遭到眾人唾棄。先生差他去劉漁夫家看看,話沒完二孬就跑得不見蹤影了。不久,帶回兩條大鯽魚。
東郎為了讓二孬多干活,故意慢吞吞地講故事,吊足了他胃口。二孬萬般懺悔當初不該魯莽闖那么多禍。芊芊這時也攙和進來,以講故事引誘二孬幫他干活。
師娘讓二孬去張大嬸家一趟,話沒完他又跑了……
想著二孬說他跑到人家坐在桌邊,看著人吃飯,讓人想借錢的事,師娘感嘆二孬雖性格魯莽卻也實在。于是,先生決定親自帶二孬去看戲。
看戲歸來的二孬好不得意,眾人都來獻殷情。唯獨少了東郎……
先生擔心門鼻兒年幼聽不懂課文,勸慧蓮讓他大點再來讀書。慧蓮不聽,跑到學堂替子讀書。孩子們看到父母替讀竟受先生贊揚,讓眾家長紛紛效仿。師娘聽說慧蓮來聽課,也攙和進來,防止二人日久生情。
一時間,萬卷樓里坐滿了家長,孩子們反而不讀書了。家長們反映上課后收獲頗豐。眾人受師娘課上擇菜啟發,要求把上課地點換到院子里,好方便干活。還得寸進尺要聽鬼故事。
先生忍無可忍,指出大家不該越俎代庖……成效甚微,直到先生想到妙計,同意家長來學堂旁聽,條件是要收雙份學費。眾人立刻迎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