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欲以曠課為由開除吳作人,吳作人走投無路時,徐悲鴻想方設法送他去法國半工半讀,繼續學習繪畫。
張道藩來看蔣碧微,發現徐悲鴻《奚我后》的畫稿,似影射當局的無道,便一再追問作畫的動機。之后,蔣碧微就《奚我后》和與孫多慈的關系逼問徐悲鴻,二人不歡向散。
徐悲鴻帶學生到南昌寫生,結識了窮畫家傅抱石,二人深感相見恨晚。徐悲鴻的樸實、親切掃除了傅妻的緊張忐忑。
徐悲鴻親赴江西省府,向省長保舉傅抱石,并以《奔馬》相贈,并將酬金一千元資助傅抱石留學日本。
徐悲鴻應邀赴歐洲五國舉辦中國近代畫展,決定帶愛好雕塑的農村教師滑田友協助工作,然后留他在巴黎學習雕塑。
由于資金匱乏,徐悲鴻決定用自家小樓抵押貸款。蔣碧微極力反對。
回國后,張大干請徐悲鴻為自己的畫集作序。徐悲鴻介紹訪歐見聞后,請張大干任藝術系教授,懇請再三,張大千終于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