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思溫中箭,卻還有一批人馬突然沖出奔著耶律賢而去,女里按捺不住,連忙上前護駕。殺手退后,蕭思溫卻危在旦夕,耶律賢來至蕭思溫身旁,看著蕭思溫目光,他向蕭思溫保證他一定會照顧好蕭家,照顧好燕燕,蕭思溫這才放心閉上雙眼。屋質大王離世,蕭思溫也遇害,耶律賢心底悲痛,烏骨里在得知自己父親死訊更是泣不成聲。為怕燕燕有意外,也怕有心之人利用,耶律緊下令全城封鎖消息,不得將此事告知蕭燕燕。
刺殺之時,一批人馬是高勛跟女里利用蕭家兄弟設計好的,另一批人馬卻是沒有來頭,且直奔著耶律賢去,一開始高勛還以為是女里所派,女里直呼冤枉,二人一陣商量之后決定以不變應萬變。
耶律賢回宮,胡輦正在宮中陪著燕燕,他以蕭思溫壽辰挑選禮物為由需要胡輦陪同,趁此避開燕燕后心底悲痛的將蕭思溫遇害的事情告訴胡輦。胡輦幾乎不敢相信事實,她回家看到蕭思溫的尸體大哭出聲,耶律賢也心中難過,卻不得不振過起來,他讓二人將此事保密,暫時先瞞下燕燕,哪怕將來有一天蕭燕燕會因此怨恨他,他也要保護好燕燕。
女里跟高勛一直坐立不安,二人分析了如今的局勢,認為此事極有可能是喜隱做的。殊不知,此事并非喜隱所為,喜隱也一直在推斷著兇手,他猜測此事應該是高勛女里所為,他想要暗中掌握二人行事的證據,將二人控制在自己手中。
整個皇宮的人都知道蕭思溫遇害一事,唯有蕭燕燕不知,當她從宮中太妃的口中得知蕭思溫在閭山遇害,心底不由得一顫,直接暈了過去。醒來后,蕭燕燕眼底悲痛,她不領耶律賢的好意,認為是耶律賢給的權力過高害死了蕭思溫,她想要回家奔喪,耶律賢想陪著蕭燕燕同去,蕭燕燕卻不肯讓耶律賢陪同。蕭燕燕之所以會知道是因為太妃跟喜哥的有意為之,耶律賢在宮中盛怒,下令將喜哥打入冷宮,兩位太妃移向偏殿居住。
韓德讓知道了蕭思溫遇害的消息,他連忙策馬回京,第一時間趕到宰相府吊唁。時隔多日,韓德讓與蕭燕燕再次相見,可二人早已經回不到當初,如今物是人非,韓德讓只能向蕭燕燕恭敬行了一禮,坦言自己回程是為了思溫宰相之死,他會竭盡全力調查殺害思溫宰相之人。韓德讓心底里滿懷關心的話到嘴邊只能留下一句珍重。之后,耶律賢召韓德讓進宮覲見,韓德讓請旨徹查蕭思溫遇害真相,他此次回京是為此而來,別無其他,哪怕耶律賢想重用韓德讓,可韓德讓也不愿意再追隨耶律賢,他跟耶律賢早已經回不到當初。看著韓德讓的背影,耶律賢告訴韓德讓,刺客是奔他而來的,若韓德讓不在,他遇害了誰又能護燕燕母女安全。聽完耶律賢的話,韓德讓身形一頓,心底里五味陳雜。
韓德讓著手調查真相,他驗過刺客的尸體,發現刺客身上的刺青來自于海東青組織,且一名刺客腳上穿的步履材質十分特別,幾乎只有南方才有,他命人順著這條線索及蕭思溫身上的致命傷口是何種兵器造成的線索調查下去。此事錯綜復雜,韓德讓不得不再次來問耶律賢,讓耶律賢回憶起當天遇害的細節,耶律賢告訴韓德讓,雖然當時那批刺客是奔蕭思溫而去,但他能感覺到有一批刺客想殺的人是他。
耶律賢憶起遇刺場面,韓德讓確定了遇刺時有兩拔人,而刺殺蕭思溫的那拔人背后有一股大勢力,他已驗過尸首,蕭思溫的確有箭傷,但真正要他命的是背后的刀傷。為了查清真相,韓德讓決定不遺余力,耶律賢也將此事拜托給韓德讓。
蕭海里跟蕭海只得知蕭思溫已死,待打發走海東青刺客團伙后,二人合謀承嗣,準備拿下蕭家,故二人身穿孝服出現在了蕭府,插手蕭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烏骨里去過一趟蕭家,她知道二人的野心,故回家朝喜隱發了一頓脾氣,讓喜隱盡快查出兇手。喜隱哄著烏骨里,他認為刺殺一事定是高勛跟女里所為,且韓德讓已經查出一些線索,那高勛跟女里必然慌亂不已,故決定宴請高勛,從高勛口中探出消息。
韓德讓來到遇刺現場,他跟手下模擬出遇刺時的場景,認為兇手定是自己人,否則絕對不可能傷到蕭思溫。同時,韓德讓也查到了刺殺所用的器具是遼人所用的殺肉刀,這種刀平時絕不可能隨身攜帶,韓德讓懷疑近衛中有內鬼,而除了兩拔刺客外,背后可能還會有其他勢力摻雜其中。
韓德讓向耶律賢稟報調查結果,耶律賢讓韓德讓不惜一切代價查出兇手,他有意與韓德讓和好,韓德讓卻不愿意正眼看耶律賢,只行了君臣之禮便先行離開。議事廳內,眾人對于蕭思溫所空缺的職位議論紛紛,高勛提出想讓女里接任樞密院密使,頂替上蕭思溫的職位,韓匡嗣出言反駁,一時間場面分成了兩派吵得不可開交,耶律賢因此暈倒過去,此事才暫放一邊。
風鈴聲響起,蕭燕燕回憶起韓德讓與她說過的話,蕭思溫遇害并非偶然,而是有人蓄意為之,她決定查出兇手,還自己的父親一個公道。之后,蕭燕燕來看望耶律賢,她哄著耶律賢喝藥,也決定不再生耶律賢的氣。
耶律賢一邊喝著蕭燕燕喂的藥,一邊和蕭燕燕提起朝堂之事。蕭燕燕聰慧過人,她知道高勛的目標是宰相之位,如今只不過是推出女里來試探而已,她讓耶律賢滿足高勛的想法,屆時高勛得了好處,女里卻什么都沒有落著,屆時這兩人之間就會產生嫌隙,正好分化他們,至于北院樞密使一位她決定讓韓德讓接手,北院樞密使正是制衡北府宰相的關鍵。雖然蕭燕燕看好韓德讓,可耶律賢卻稱韓德讓還未釋懷,且如今他身體每況愈下,需要一位攝政王來幫他穩定朝局,至于攝政王人選,他想要再細細斟酌幾日。
喜隱埋在宮中的眼線傳來最新消息,喜隱知道耶律賢想要找一個攝政王,而他思來想去,認為自己便是攝政王的最好人選。同時,他也查到了蕭思溫閭山行之前收到過一封告發女里跟高勛的狀紙,他讓人必須想辦法將此狀紙弄到,就在當晚,這封狀紙被有心之人偷出。
耶律賢想讓韓德讓擔任北樞院密使,韓德讓分析起朝中局勢,他必須先揪出殺害蕭思溫之人,否則他一入朝死的便是他,至于密使一事他推薦由耶律賢適來擔任。耶律賢準了韓德讓所奏,他在韓德讓離開之前喊住他,蕭思溫一去猶如斷了他的臂膀,他希望耶律賢能夠回來幫他。
安只得知了耶律賢有意讓喜隱攝政,她連忙來找只沒,想讓只沒進宮見耶律賢,拿下政權。只沒只想與安只在王府安靜度過余生,他讓安只不要再想著這些事情,安只生氣想拉著只沒進宮問清楚,為何寧可讓喜隱掌權也不讓自己的親弟弟來執管,只沒不愿意,安只氣極離開,大罵只沒沒出息。
海東青組織的首領忽爾博被殺身亡,韓德讓知道海東青只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而忽爾博身上的蕭海里令牌也只不過是幌子而已。而后韓德讓得知因為高勛狀告蕭海只、蕭海里一事導致二人被蕭思溫免除承嗣資格,懷疑兩人有謀殺蕭思溫的企圖,于是他一邊命人盯緊了高勛,?一邊讓人散布出消息,就稱忽爾博被抓,他想套出背后之人。
喜隱設宴請高勛和女里,他在宴會上想與二人合作,還拿出了狀告二人的狀紙,口口聲聲稱殺害蕭思溫之人便是高勛和女里。如今耶律賢要選攝政王,他認為攝政王必是他的囊中之物,他拉攏了二人,讓二人為他所用,助他拿下大遼江山,屆時他必會厚待二人。
朝中兩位重臣相繼離世,朝中已人心不穩,喜隱勾結女里及高勛,這三人勢力已能抗衡耶律賢。韓德讓問起耶律賢有何對策,耶律賢提起燕燕腹中的孩子,為了穩定局勢,他們如今只能退讓。耶律賢認為朝堂之上并無人能夠坐鎮得住三人,韓德讓提起了蕭燕燕,認為燕燕能夠鎮得住局勢,主持朝政,而韓德讓為了燕燕也決定重回朝堂,輔佐二人。
朝堂上,韓德讓身穿官服進殿,耶律賢也攜蕭燕燕同登龍椅,他當朝宣布將攝政大權交于蕭燕燕手中。頓時,朝堂流言四起,喜隱第一個出言反對,耶律賢卻讓人繼續宣讀他的旨意,封高勛為北府宰相,耶律賢適為北院樞密使,喜隱為西南面召討使,韓德讓則為樞密院通事。眾人不服韓德讓年紀輕輕就封樞密院通事,耶律賢力排眾議,這才堵住了悠悠眾口。
喜隱因沒有得到攝政權而勃然大怒,高勛得到了宰相沾沾自喜,而喜隱打從心底里看不起高勛,也認為高勛在蕭燕燕跟韓德讓的打壓下絕不可能站穩腳跟。因蕭燕燕的存在才阻礙了喜隱奪權,喜隱因此對蕭燕燕起了殺心。
蕭海只跟蕭海里得知了忽爾博被殺的消息,二人一陣著急,決定將此事推給女里,若到時二人出事,他們只需要咬住是女里指揮他們,還將布防圖泄露給他們即可,此事女里也別想逃脫。韓德讓詳查起此案,他認為女里不大可能會主動去刺殺蕭思溫,畢竟那日他是閭山的主防衛,而檔案里記錄的那封狀紙卻不翼而飛,韓德讓心中已有猜測人選。
朝堂上,高勛與女里稱二人已經抓住主謀,女里先因防衛的過失向耶律賢請罪,耶律賢恕女里無罪,高勛與女里供出了蕭海只與蕭海里是此案主謀,二人為奪得蕭家家業才下此狠手。二人被押上朝堂,二人狗咬狗相互將責任推卸給對方,蕭燕燕心煩當場命人掌嘴二十,女里先下手為強將事情推給二人,且將出賣布防圖的家奴殺人滅口,徹底定罪蕭海只蕭海里。
退朝后,韓德讓與耶律賢商議此事,韓德讓提起蕭思溫的致命傷口,他剛剛放出消息,高勛與女里二人急于推出蕭海只跟蕭海里,但當時離蕭思溫最近的便是高勛,韓德讓猜測高勛與女里才是此案最大兇手。二人若牽連此案便意味著朝局將再次動蕩不安,耶律賢想先不動二人,但蕭燕燕如今懷有身孕不適,此案急于尋一個兇手來給蕭燕燕解恨。韓德讓一番思忖后讓耶律賢先結案,待他秘密收集證據必能將二人繩之以法。同時,韓德讓提起刺客沖耶律賢而來的巨大陰謀,蕭思溫只不過是一個開端而已,韓德讓想對高勛加以利用,讓背后之人無法得逞。
耶律賢前來安慰蕭燕燕,蕭燕燕始終對于蕭思溫的心耿耿于懷,蕭思溫一代英雄卻死在這等宵小手中,她一定要親手殺了二人這才解恨。耶律賢答應將海只海里交于三姐妹處理,烏骨里正想著如何處理二人,喜隱讓烏骨里用射鬼箭的方式處死二人,射鬼箭平日是一種祭祀儀式,但處置罪大惡極之人也用此法。烏骨里本想去找燕燕胡輦商議,喜隱卻稱此事全權由他來操辦,他會為烏骨里處理好一切。
休哥如今是惕隱,宗室之長,他奉了耶律賢的命令來到女里府中,他提起蕭思溫背后的致命傷口,想讓二人將政事令分給他,女里權衡之后只好應下此事。女里雖然推薦休哥接任政事令,且有自信能掌控休哥,可高勛卻對此非常不滿。
射鬼箭需要從搭高臺,喜隱在高臺的竹階上做了手腳,他跟管家的秘密對話被烏骨里聽到。烏骨里震驚于喜隱要害燕燕,喜隱只向烏骨里解釋,他沒有打算害燕燕,只是想讓他吃點苦頭而已。射鬼箭當日,韓德讓從下屬的口中得知高臺有蹊蹺,他連忙快馬加鞭趕至高臺。
蕭燕燕一步步踏上竹梯,烏骨里看著蕭燕燕一步步走上去的身影,心底里十分擔憂,卻不能開口說什么。正在燕燕即將踏上出事的臺階之時,韓德讓趕到現場,他大呼讓燕燕小心,烏骨里與胡輦也及時扶住了燕燕,侍女青歌代燕燕摔下了臺階,幸虧臺階不高,侍女并無大礙。雖臺階出事故,可也阻擋不了三姐妹報仇的心,三人再次登上高臺,讓蕭海只蕭海里受萬箭穿心而亡。
蕭燕燕從烏骨里的眼神中知道了此事是喜隱設計的,她對于烏骨里看著丈夫設計害自己而不聞不問一事悶悶不樂,雖然烏骨里在最后關心選擇了她,可下次烏骨里又會選擇誰。烏骨里回家后因此事與喜隱大吵一架,烏骨里求著喜隱不要傷害燕燕跟胡輦,不管喜隱想做什么她都可以成全,唯獨自己的妹妹她不肯讓喜隱傷害半分,她只是想要保全自己的丈夫與妹妹而已。
太平王給胡輦來書信,胡輦將太平王的信交給了燕燕。燕燕知道喜隱如今已經勾結了高勛與女里,三人在朝中之勢無人可擋,如今唯有太平王才能制衡三人,蕭燕燕手握著耶律賢的手,勸說耶律賢將太平王召回,日后不管有什么困難,他們都一同跨越過去。帝后的深情款款落在韓德讓心中,韓德讓眸底失落,卻只能淡然處之。韓德讓私下勸說燕燕考慮讓太平王回京一事,畢竟風險過大。可燕燕相信胡輦,也認定胡輦心中大遼安定重于感情紛爭。
胡輦不遠千里來到沙佗見太平王,太平王向眾人宣布了胡輦的身份,從今往后胡輦的命令便是他的命令。夜晚,太平王希望胡輦能夠留下來跟他在一起,胡輦卻讓太平王隨她一同回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