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賢登基為帝,群臣朝拜。一聲聲的“吾主萬歲”令太平王驚愣不已,他意識到了耶律賢已為帝王,但他不認耶律賢,故帶人殺進黑山賬營。外邊一片喊殺聲,耶律賢當場將太平王判為逆賊,他讓女里帶兵支援高勛,生死不論,務(wù)必要拿下太平王。
高勛與女里率黑山大營十幾萬兵馬對抗太平王,太平王根本不是二人對手,他身上負傷,被心腹粘木袞勸退,他們不能在黑山以硬碰硬。太平王何嘗不知這點,他忍下這口氣,決定回上京召集兩支斡魯朵勇士,讓兩支勇士助他重奪大權(quán),將耶律賢這等謀逆之人拿下。殊不知,屋質(zhì)大王也得知了黑山事變的消息,他認為耶律賢能夠為百姓謀福祉,會成為大遼好君王,故他讓休哥將兩支勇士的領(lǐng)權(quán)人帶到他這里來,如若兩方不愿意,就先行將兩支勇士扣押起來,防止太平王借助這兩支勇士的力量。
太平王來到國阿輦斡魯朵勇士調(diào)兵,可休哥已經(jīng)坐鎮(zhèn)軍賬里,一部分國阿輦斡魯朵已經(jīng)歸于新君,就連屋質(zhì)大王都選擇站在新君那邊,太平王徹底意識到了如今的局面,他在兩方斡魯朵勇士里根本借不到兵。
耶律李胡府,喜隱受傷,烏骨里悉心照料著喜隱。喜隱本以為會是太平王繼位,可聽到是耶律賢繼位,喜隱反倒大笑出聲。蕭思溫二女已出嫁,既蕭思溫沒有選擇幫太平王,而耶律賢又是病弱之身,喜隱認為蕭思溫一定會站在他這邊,他讓烏骨里回家多哄哄蕭思溫,只要蕭思溫能助他坐上大遼之主的位置,日后大遼便是他跟烏骨里腹中的孩子的。只沒在府中陪伴安只賞花,而安只卻一心憂心太平王奪位后因只沒牽連自己,所以暗地里討好太平王的眼線。此時,只沒得到好消息得知耶律賢成功登基。
太平王快馬到太平王府,他讓府中管家收拾家中東西,接出胡輦,他們即刻去沙陀。太平王府管家告訴太平王,胡輦?cè)チ嗽紫喔酵跣牡滓活D,讓人先行收拾東西,他去接胡輦。
早先胡輦已經(jīng)得知了令牌不見,她略微思忖,便知曉盜走領(lǐng)牌之人是燕燕。令牌一丟,再加上黑山事變,胡輦也意識到了如今的局面,也猜到了蕭思溫是耶律賢的人,她心底驚慌,不知自己該怎么辦,太平王又該怎么辦,故她前來宰相府找自己的父親,想問清楚蕭思溫為何不幫助太平王,不幫助自己的女婿。
蕭府,蕭思溫面對胡輦的質(zhì)問,他提起耶律賢對大遼未來的考量,認為耶律賢才是最適合做大遼之主的人,太平王繼位之后只會重蹈耶律璟的殘虐而已,胡輦不認同蕭思溫的話,太平王又何嘗沒有為大遼的美好努力過,是蕭思溫從來都沒有問過太平王,而太平王才應(yīng)該是明正言順繼承帝位之人,雖然她胡輦出身后族,將來即有可能成為皇后,但她從來都沒有對后位處心積慮過,她也不是因為皇帝之位才質(zhì)問蕭思溫這番話,她只是認為蕭思溫此次對太平王過于苛刻,她胡輦不服。二人的這番話被門外的太平王聽到,太平王本想前來殺了蕭思溫,但他為了胡輦還是放下殺心,他現(xiàn)身緊牽住了胡輦的手,認為自己果然沒有看錯胡輦,胡輦會與他患難與共。上京已沒有容太平王的安身之處,蕭思溫勸太平王稱臣,太平王不愿,他帶著胡輦準備離開大遼,也告訴蕭思溫,終有一日蕭思溫會為他的選擇而付出代價。
蕭燕燕得知耶律賢登基而備感欣喜,可她在知曉胡輦被太平王帶走,還是有些不放心地趕到城門口,蕭思溫在那里已命達凜攔下太平王。城門口,太平王奮力抵抗,韓德讓暗箭傷了太平王,胡輦心系太平王,她以自己的性命相威脅,要求韓德讓放了太平王。只要他們愿意放了太平王,她便跟著他們回去。如今放太平王無異于放虎歸山,可胡輦堅持,韓德讓只好命達凜開城門放太平王離開。胡輦告訴太平王,當日他救烏骨里一命,如今她救太平王一命,一命換一換,二人夫妻情分到此了結(jié),她不再欠太平王的了,太平王此時哪里不知胡輦為他著想的心意,他臨離開前向胡輦許諾,胡輦這一生都是他的妻子,無論他走到哪里,都會回來找胡輦。
耶律賢上京登基為帝,他大力嘉賞所有有功之人,對蕭思溫、女里、高勛論功行賞。蕭思溫雖加官進爵,卻心底里無半分開心,他這一生都是為了“家國”二字,如今因國只怕顧不得家了。
蕭府里,胡輦自太平王走之后一直悶悶不樂,兩個妹妹想多陪陪胡輦,卻被胡輦打發(fā)走。烏骨里這次回蕭府一直惦記著喜隱的事,她討好著蕭思溫,蕭思溫知道了女兒的討好意圖,心底里頓時沒了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