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讓與蕭燕燕同坐于草原上,蕭燕燕的一番話令韓德讓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蕭燕燕,心底里對蕭燕燕大為改觀。耶律賢手里拿著蕭燕燕遺留的玉佩,感謝她對自己的幫助今日才能化險為夷,同時屬下匯報玉佩乃是世宗皇帝賜給燕國長公主之物,由此,耶律賢猜出了燕燕乃是蕭思溫之女。捺缽結束,一行人啟程回京,太平王在馬車上試探起了耶律賢,幸得耶律賢巧妙避過,馬車外卻傳來一陣轟動聲,刺客來勢洶洶,所有人都避之不及,主上更是讓身邊的婢女為他當人肉箭靶擋箭,而耶律賢為了取得主上的信任,他在關鍵時刻為主上擋了一刀。
韓匡嗣為耶律賢處理傷口,耶律賢提起當時的情勢,刺客不僅想殺了主上,也想殺了他,他當時不得已只好順勢而為,為主上擋了一刀。太祖系三支,一支是耶律賢,一支是主上,另一支便是李胡,想要同時除掉二人的也只有李胡。李胡知道事情敗露后的危險性,主上一定會第一時間懷疑他,他讓喜隱去向屋質大王求助,屋質大王雖已年老,但愿意庇護皇族年輕人,希望以此為喜隱獲得一線生機。
世宗妃蕭蒲哥和蕭啜里前來看望耶律賢,耶律賢將二人打發走后問起他的那塊玉佩,那塊玉佩不是別人之物,正是之前蕭燕燕離開時落下的,耶律賢一直將它隨身攜帶。貼身心腹婆兒拿出了那塊玉佩,玉佩已碎成兩半,正是因為有了這塊玉佩的遮擋,這才讓耶律賢免于一難。這時,韓德讓前來看望耶律賢,他帶來喜隱接近蕭家女兒的消息,認為他們必須從中幫一把,若是因為喜隱而導致蕭思溫被主上猜疑,這對他們是大大不利之事。話落,耶律賢有意提起韓德讓跟蕭家女兒的親近,他想知道韓德讓是否心儀蕭家女兒,韓德讓只稱大業未成,何以為家,他不愿意禍害任何好姑娘,反倒是耶律賢突然問起,韓德讓心中意外疑惑,可耶律賢絕口不提他對蕭燕燕的心思。
耶律喜隱帶著烏骨里前來找烏質大王,他前來求烏質大王的幫忙,烏質大王非但不見烏骨里,更是拒絕了耶律喜隱的請求。耶律喜隱無法,只好轉而花言巧語讓烏骨里去游說蕭思溫相助,烏骨里心思單純,她答應了喜隱,蕭思溫卻不愿意見烏骨里,也讓烏骨里不得提起喜隱府里的事情。耶律喜隱回府后發現父親以生病為由逃避刺殺之嫌疑,但是太平王直接以涉嫌行刺將王府封閉,更是直接揭穿耶律李胡妄想奪權的野心。
主上在宮中喝得伶仃大醉,太平王一直陪在主上身邊,主上提起他多年的恐慌與厭膩,有意將王位傳給太平王。邊關告急,南軍襲河東,可主上卻爛醉如泥,蕭思溫與虎古直呼荒唐,兵貴神速,他們若不及時應對,幽州危矣。太平王深知此事重要性,他二話不說下定決心,讓人立即喝醉的主上送上馬車,親征邊關,而他則必須留下來坐鎮上京。
烏骨里并不知喜隱對她只有利用之心,她深愛喜隱,趁著蕭思溫發兵邊關時,在家偷了通關令符前來給了喜隱。二人當場被太平王抓住,太平王看到了北府的通關令牌,臉上頗有意外之色,烏骨里更是直言令牌是她帶來的。烏骨里的天真令太平王搖頭輕嘆,她此舉不僅是害了她自己,更是害了整個蕭府,蕭家聯同李胡一同謀殺主上,這是株連九族之罪。
太平王府送來一封信,信中提起了烏骨里偷邊關令牌一事,蕭胡輦看到信后眼底震驚,沒有想到烏骨里會闖下如此滔天大禍,而蕭燕燕明明撞見烏骨里出府,也沒有攔下她,為此自責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