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燕與耶律賢同坐于草原聊天,蕭燕燕本心情不佳,耶律賢卻逗得蕭燕燕笑顏大開。蕭燕燕認為耶律賢比其他人更適合當皇上,靠著自己的能力就能夠坐上那個位置,二人聊得甚歡,耶律賢跟蕭燕燕成為了秘密朋友,也不再歸還那個雙魚玉佩。回宮途中,耶律賢跟婆兒談起他的打算,他本是想看一眼燕燕就走,可他還是情不自禁消耗著身體的過多體力留下來,可他雖有心想求娶燕燕,眼前卻不是最佳時機。
大婚第二天,蕭胡輦跟太平王前來拜見主上,太平王向胡輦介紹了自己的弟弟敵烈跟敵烈一家人,今日是家宴,主上在二人到場后就下令開宴,待二人熱情有加,催著二人盡快生兒子。敵烈想為自己的兒子蛙哥爭取一些機會,他在主上面前提起了蛙哥,主上并不待見這個三弟,只將他們父子二人打發去了南京鎮守,感受戰場的氛圍。這時,喜隱跟烏骨里前來拜見主上,主上只讓二人一邊候著,繼續跟太平王夫妻二人享家宴。半晌后,主上讓人打發走了喜隱與烏骨里,若不是喜隱娶了太平王妃的妹妹,他如今還在府中禁足,他壓根不愿意看到喜隱。喜隱與烏骨里站于宮殿外,二人忍氣吞聲,卻發誓有一天一定要將今日的屈辱加倍從主上那里討回來。
韓德讓與蕭燕燕在草原上嬉戲玩鬧,二人遇到了磨魯古,磨魯古先是嘲笑韓德讓只是小小家奴,不配迎娶他們后族姑娘,后更是帶人歐打起了韓德讓,韓德讓寡不敵眾,蕭燕燕也意外被傷,幸虧耶律斜軫出手阻止,休哥也前來阻止磨魯古,這才避免一場矛盾。韓德讓負了傷,蕭燕燕為韓德讓上藥,她不愿意回府,讓韓德讓日后不要因為門第出身而離開她。蕭燕燕想知道韓德讓何時能上蕭府提親,韓德讓不愿意連累蕭燕燕,蕭燕燕卻愿意跟韓德讓同生共死,韓德讓也為蕭燕燕上藥二人甜蜜膩在一起。
休哥帶著磨魯古來到他父親虎古大人這邊,告知其與韓德讓之間的糾紛,雖然虎古承認是兒子磨魯古以多欺少,但也認為休哥偏袒南人,但休哥卻認為自己幫理不幫親。在休哥告辭離開后,磨魯古念叨不愿帶小叔耶律斜軫出玩,但虎古大人卻教導兒子,耶律斜軫家世顯赫,磨魯古與其親近只有好處。
耶律賢出府,暗處有太平王的人跟著耶律賢,耶律賢只好來蕭府找蕭燕燕,恰好燕燕剛從韓府回來,耶律賢邀約她一同去酒肆坐坐,她便一口應下。耶律賢看到了蕭燕燕的傷口,他讓婆兒去給蕭燕燕拿藥,也從蕭燕燕口中知道了她臉上負傷是因為磨魯古,韓德讓為了保護蕭燕燕還受了傷。二人閑聊著,正好磨魯古的身影響在對面酒肆,耶律賢跟蕭燕燕決定算計磨魯古,為韓德讓出氣。殊不知,耶律賢今日出宮正是為了見高勛,但此舉被太平王的人意識到,他只好借蕭燕燕來打消太平王的疑慮。
蕭燕燕以韓德讓去引磨魯古來到高樞密使高勛的包間中,磨魯古誤以為韓德讓在包間里,他怒氣沖沖打進了包間,大罵大打高勛的手下。高勛讓人將磨魯古往死里打,太平王收到高勛跟耶律賢進了同一間酒肆的消息,也連忙趕過來,正好看到了磨魯古被打的慘樣。高勛向太平王告磨魯古的狀,蕭燕燕跟耶律賢置身旁觀,太平王目光打量著眼前幾人,只讓磨魯古滾回府里。太平王的態度令高勛滿意,高勛也離開,手下乙新問起太平王的看法,太平王看著蕭燕燕跟耶律賢的背影,只認為耶律賢是想拉攏蕭思溫,娶蕭家的女兒。
耶律賢與蕭燕燕同坐于酒肆中,耶律賢身體不佳,蕭燕燕讓婆兒取一壺茶來,這酒她獨飲便罷了。二人席地而坐,蕭燕燕談起她心儀之人的出身,耶律賢眼底略有失落之色,卻還是退一步成為蕭燕燕的藍顏知己,為蕭燕燕出謀劃策,還送了一套書籍,讓蕭燕燕送給那位心儀之人。隨后,蕭燕燕提起她對國家政事的見解,引得耶律賢刮目相看,他得知蕭燕燕十分欽慕述律皇后,也話中有意認為蕭燕燕他日即有可能成為一國之后,蕭燕燕并不知耶律賢話中之意,只當耶律賢是在哄她。
李夫人攜女兒前來韓府談論二人婚事,李小姐深知韓德讓喜歡蕭燕燕,李夫人讓女兒安心,一是韓夫人十分喜歡自己女兒,二是蕭燕燕是后族,絕不可能下嫁于他們南人。來到府邸,李小姐率先來見韓德讓,她看著韓德讓的傷口,得知韓德讓是與皇族子弟發生了沖突,不由得讓韓德讓要謹慎行事,韓家雖被封王,南人始終卻是南人,無法比得了皇族。
耶律賢與蕭燕燕坐了一會兒,他尋了一個借口離開,前來見高勛。高勛有著宏圖之志,卻因出身而拘泥于小小官位,他與耶律賢一番談話后,二人決定共謀大業。見過高勛之后,耶律賢也準備回宮,他回宮之前跟蕭燕燕再次約好,下月再相見。
韓夫人對于李思兒的到來十分高興,她大夸起了李思兒的溫良淑婉,有意撮合韓德讓與李思兒。二人坐同在一起,李思兒有意提起蕭燕燕的身份,稱蕭燕燕日后必是要為妃為后。這時,蕭燕燕前來給韓德讓送書籍,她聽到了李思兒這番話,心底生氣地打斷了李思兒,明確告訴李思兒,韓德讓的心在她這里,不要再惦記韓德讓。蕭燕燕語氣決絕,李思兒臉色難看地向蕭燕燕道歉,蕭燕燕讓李思兒先行離開。韓德讓想起母親的囑咐,他讓李思兒留下來,蕭燕燕聽著韓德讓這番話,生氣地離開韓府。
蕭燕燕生氣走在街頭,她等著韓德讓過來尋她,卻沒有想到等來了磨魯古。磨魯古邀請燕燕一同去玩,燕燕本不愿意答應,可眼角看到了韓德讓過來尋她的身影,她一口應下磨魯古。韓德讓前來阻止二人,他讓燕燕消氣,燕燕卻還堵著一口氣不愿意理會韓德讓,韓德讓也鬧著脾氣離開。蕭燕燕心急,她略施小計擺脫了磨魯古便想去尋韓德讓,韓德讓卻早在另一頭等著她,他向燕燕保證日后絕對不會再有這些事情的發生,他也打算讓父親前去宰相府提親,他與蕭燕燕要好給全天下人看。
只沒尋了串珍貴首飾,他想去宰相府討好蕭燕燕,安只雖對他一往情深,可他卻無法為了安只放棄大好基業。安只在暗處聽到了只沒的話,她想要跳河尋死,只沒連忙下河救安只,他向安只保證,他絕對不會辜負安只,否則必遭天譴。
太平王親自去找一位老師傅打造了上好的頭飾給胡輦,胡輦深知朝中盯著太平王的眼睛眾多,她不想太過招搖給太平王惹來麻煩。太平王將胡輦擁入懷中,如今他的皇嫂沒了,胡輦就是全大遼最尊貴的女人,他娶了胡輦就會好好寵她愛她。不久后,太平王設宴邀請家眷,為敵烈去南京送行,敵烈的夫人夸起了胡輦的榮華富貴,烏骨里看著胡輦的幸福,心底里頗為不舒服,可喜隱卻還是不得不依賴起太平王的權勢,靠著太平王在主上面前美言,讓他官復原職。
姐妹三人在房間一聚,烏骨里發自內心地羨慕著胡輦,卻打從心底里認為喜隱將來會把這一切榮華富貴都給她。看著蕭燕燕滿臉愁容的模樣,二人問起,這才知道韓德讓要去蕭府提親,也得知了李思兒的事情。胡輦分析起了韓德讓的性子,認為韓德讓心底里確實沒有李思兒,讓蕭燕燕不要再鬧著脾氣。而此時的另一邊,韓德讓也來到家中,他請求父親能夠去宰相府提親,他想求娶蕭燕燕。
韓德讓向自己的父親袒露心扉,他與蕭燕燕之間的感情堅固,若是將來大業失敗,他也相信蕭燕燕不會有怨言,反倒會一直陪在他身側。縱然韓父與眾人都認為李思兒才是韓德讓的最佳選擇,可韓德讓卻愿意為了蕭燕燕失控,韓父知道了韓德讓的心意,為了兒子,他也答應厚著臉皮前往蕭家提親。
南主發兵大遼,前線前求主上發兵救援。主上爛醉如泥,壓根就不管朝事,只一昧縱酒殺人,令身邊侍奉的宮女瑟瑟發抖。這一切傳到了耶律賢耳中,耶律賢看著自己所畫的蕭燕燕畫像,決定尋找個合適時機前往蕭家提親,宮中永遠充滿著殺戮,蕭燕燕聰慧善良,就是那個最適合陪著他共守大遼江山的女人。
此時,韓德讓和蕭燕燕手拉手一同逛街、騎馬、賞花,韓德讓告訴燕燕父親已經答應去蕭府提親,兩人都對未來充滿期待。而磨魯古在家跪求父親幫自己向蕭府提親,他自小就喜歡蕭燕燕,自然想求取燕燕。雖然虎古大人不滿意兒子鐘意蕭家女兒,但也拿兒子沒辦法。而安只因為目睹大王縱酒殺人的一幕始終心有余悸,在與只沒私會時袒露恐慌的心情,只沒一遍安慰心愛的女人,一邊承諾只要自己獲得兵權,最終會重新奪回皇位,重振先皇威名。
韓匡嗣帶著韓德讓前來蕭家提親,而虎古也在這時帶著磨魯古前來求親,蕭思溫左右兩難,直接請了蕭燕燕出來,讓蕭燕燕抉擇。蕭燕燕二話不說選了韓德讓,蕭思溫直接拒絕了虎古。虎古因蕭思溫的選擇而勃然大怒,他打從心底里看不起韓德讓的出身,故帶著磨魯古生氣離開。
前線打了敗仗,主上卻只知道殺人,此舉令耶律賢生氣不已,沒有想到主上會如此糟蹋大遼。只沒在這次敗仗之中一直尋找奪兵權機會,他私下聯絡宗室,此舉傳到了太平王的耳中。太平王上報主上,主上想用謀逆罪名治只沒,卻被太平王壓了下來。孰料,只沒私通宮女安只的事情還是被主上知曉,二人被抓到開皇殿,耶律賢深知事情不妙,他連忙來求太平王,胡輦也為只沒說話,太平王因胡輦決定前往宮中替只沒求情。
只沒在開皇殿頂撞主上,大罵主上奪取了他們本應得的皇位,卻不盡一國之主的職責,糟蹋著大遼。只沒的話已經是以下犯上,再加上主上本就心狠多疑,他聽了只沒這番話,當場下令將只沒拖出去五馬分尸,耶律賢跟太平王及時趕到,可他們根本攔不下只沒的嘴。只沒繼續出言頂撞主上,主上氣極扔出刀劍,戳中了只沒的右眼,他氣勢洶洶想要當場殺了只沒。太平王攔下,主上看在太平王跟耶律賢的面上愿意饒了只沒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下令對只沒行宮刑,并在10日之后行百杖之刑,主上的殘酷心狠令耶律賢大為憎恨,可耶律賢深知自己不能再繼續為只沒求情,將只沒陷于險境,只好忍辱謝恩,眼睜睜看著主上命人將奄奄一息的只沒扔出開皇殿。站于宮殿門口,耶律賢看著自己唯一的手足骨肉渾身是血,他心底氣極,卻無能為力,只怒火攻心吐血倒在了殿門口。
蕭燕燕在酒肆等韓德讓,韓德讓卻因宮中的事情而耽誤了,他守在耶律賢的身邊,陪著醒過來的耶律賢過來看只沒。二人的妹妹胡古典一直守在只沒身邊,只沒不肯吃藥,耶律賢哭著勸說只沒,在這世上只有他們三人是骨血相連,只要活著就有一絲希望。只沒成了閹人和半個瞎子,他只不過是活死人一個,根本就沒有任何活下去的想法,耶律賢只好讓胡古典先陪著只沒,他遣退了韓德讓跟韓匡嗣,打算獨自一人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