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站在庭院中的劉平內疚于唐瑛的死,他覺得這都是自己的錯,想起司馬懿的憤怒他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伏壽看著這樣的劉平,她心疼的為他披上外套。伏壽勸告劉平發生的這一切都不是他的錯,如果自己站在唐瑛的角度上也會這么做。劉平聽到這句后條件反射般的告訴伏壽,如果有這么一天他絕對不會犧牲伏壽的性命,這比殺了他還要難受。曹丕已經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一切,他決定埋葬王越給自己的劍,從此不再使用王氏劍法,徹底跟過去的一切告別。填土的時候鐵鏟卻斷了,曹丕卻不在意的用手繼續填土,他認為沒有了這把劍,自己不光彩的過去就不會有人知道了。可是過去怎么會是如此容易拋棄的,他埋著埋著感覺滿手都是鮮血,曹丕再次陷入了癲狂之中。
劉平當眾審理曹仁逼死王妃的事情,他已經跟曹操談好了條件,所以只是將曹仁降級罰俸。就在滿朝文武都覺得處罰太輕之時,劉平當眾宣布封曹操為魏公,賞賜鄴城為其封地,同時封賞曹丕為五官中郎將,領丞相副。聽到這一旨意,剛剛還對處罰曹仁太輕抱有微詞的孔融再也忍受不住,他請求陛下收回成命,可是劉平心意已決,他力排眾議封賞曹操。楊修看出曹操封賞鄴城就等于與一般諸侯無異,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他問曹操這樣做就不怕天子反悔嗎?曹操聽后表示天子心懷天下是不會這樣做的,有這樣的天子,是天下之福,這么說起來還要感謝楊家。
曹丕興高采烈的去找司馬懿,卻被手下告知司馬懿悲傷過度已經兩天沒吃飯了。曹丕跟司馬懿說了劉平今天在朝堂上分封鄴城給曹操的事情,他覺得伏完等人不會善罷甘休,他讓司馬懿幫自己想辦法。司馬懿嘲諷漢室的這幫人永遠不會安生,而自己會幫助曹丕將他們一個個除去。伏完責備劉平放棄了唐瑛用命換來的大好形勢,只換了一個書生,他覺得這是他們除去曹操的好機會。伏壽表示讓曹操去鄴城,天子脫離曹操掌控對漢室是好事。劉平認為即使消滅了曹操,還有他的家人,漢室依然不能統一,到時候自己還要去做誰的傀儡?劉平質問伏完,是不是只要消滅曹操,所有的犧牲都無所謂,即使天下大亂也無所謂。伏完認為只要消滅曹操,犧牲一切都無所謂。劉平認為伏完為了消滅曹操已經瘋狂,他表示如果伏完再有舉動自己會把他視為叛逆之臣。伏完沒想到他為漢室所做的一切,在劉平心中居然是叛逆,他氣憤的離開了。
伏完并不打算放過曹操,他召集手下密謀在曹操拜辭天子的時候發動兵變殺死曹操,就在他們商量的時候,司馬懿來了。司馬懿開門見山的表示他知道伏完的計劃,如今陛下心慈手軟與曹操合作,而伏完絕不會放過曹操。伏完不敢相信司馬懿,他對司馬懿的話裝作聽不懂。司馬懿指出伏完密謀造反的舉動實在是太明顯了,自己今天來是給他送終的。伏壽不放心父親,她主動向劉平提出回家看看。伏壽盛裝打扮回家歸省,伏完不知道女兒為何會突然回來,可是伏壽表示自己只是離家太久,想回來陪父親吃一頓飯。伏壽吃著米飯,感慨還是家里的飯好吃,伏完聽后也有些傷感,他告訴伏壽,自從她母親去世后自己就不在意這些了。伏完與伏壽談論過去的事情,他感慨女兒這些年過得也不容易。伏壽希望伏完看看現在漸漸安定的中原,她勸告父親不要計較天下屬于誰,只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就行了。伏壽勸說伏完放棄行動,可是伏完仍然不愿放棄計劃。
曹丕給司馬懿看了關于伏完計劃的情報,他表示對方不動自己沒有證據。司馬懿胸有成竹的告訴曹丕不要緊,他已經把這個情報泄露給楊修了。曹植正在失意的喝酒,楊修趕來告訴曹植伏完打算謀反的事情。曹植天性淳樸,他想要勸告伏完收手,這樣對大家都好,可是楊修卻打暈了他。曹操打算放棄與漢室多年的爭斗,他告訴曹仁自己打算騰出力氣南征,也許有生之年還能泛舟五湖。可是曹仁認為漢室的大臣們不會放過他們,就在這個時候楊修進來了,他向曹操匯報伏完打算兵變的事情。曹操聽了大失所望,他認為劉平又騙了自己。
曹植深夜闖宮向劉平說了伏完打算造反并且曹操已經知道此事的情況,他希望劉平想辦法阻止伏完,伏壽聽了大吃一驚,她要去救父親。伏完在屋內祭拜獻帝,希望他能保佑自己一切順利。可是事情怎么會成功呢,曹操已經部署好了一切,憑伏完的勢力怎么可能撼動曹操。伏壽好不容易跑回家卻發現自己回來晚了,伏完已經被殺死了,伏壽看到的只是父親的尸體。劉平質問司馬懿為什么在屋里,司馬懿卻只是輕描淡寫的表示自己是來領功的。曹操告訴劉平,是他的大臣們不愿給他們彼此合作的機會,他讓劉平將伏壽送到冷宮去。
曹操當眾以夜闖皇宮的罪名打了曹植五十大板,同時處死放曹植進宮的人。曹植聽后不顧自己的傷勢,他請求父親不要牽連無辜,可是盛怒之下的曹操怎么可能同意,他大聲斥責曹植辜負了自己的教誨。
曹丕跟司馬懿說了曹植被當眾處罰的事情,他認為曹植現在再也沒有資格跟自己爭世子之位了。司馬懿問曹丕是否接受了審查伏完叛逆的差事,曹丕默認了,他還表示楊修也受命一起查。曹丕認為他們晚了一步,楊修如果查出來就是立了大功,可是司馬懿胸有成竹的讓曹丕幫著楊修一起查,查的越多楊修死的越快。
伏壽坐在屋內與劉平做最后的告別,她認為他們這一次是逃不過去了。第二天,伏壽一個人從容的走出了屋子被發配去了冷宮。荀彧勸告曹操不要廢后,這樣曹操跟劉平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和平局面就保不住了,沒想到曹操盛怒之下指責荀彧跟漢室同心,將荀彧氣走了。荀彧走后,崔琰過來詢問曹操聚儒大會的事是否如期舉辦,曹操的心情這才好轉,他表示孔融不來為皇后的事情煩他就是崔琰的功勞了。崔琰詢問曹操打算怎么處置皇后,曹操表示按照謀反處置。
曹操以伏完謀反的事情逼迫劉平處死皇后,劉平執意不肯,他表示如果曹操一定要逼死皇后自己寧愿兵戎相見。曹操認為跟漢室的合作出亂子都是因為伏壽,只要皇后在漢室大臣就不會放棄謀害自己,如果劉平要因為一個女人讓天下血流成河,自己奉陪到底。劉平心情沉重的出宮找司馬懿,兩個人因為唐瑛的死已經產生隔閡,司馬懿對劉平充滿恨意。兄弟兩人第一次一言不發的面對面吃飯,氣憤相當嚴肅,連送飯的下人都有些不適應。
劉平望著桌子上的點心,他想起了小時候司馬懿喂自己吃點心的場景。劉平流著眼淚告訴司馬懿,他現在身邊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了,如果自己現在退位還能不能保住伏壽。司馬懿嘲笑劉平現在終于體會到自己的痛苦了。劉平告訴司馬懿,他想要折磨自己可以沖他來,為什么要害皇后?司馬懿卻表示伏完的事只是湊巧給了他一個機會,他決定不再為了劉平改變自己,他要用自己的方法擺布這個亂世。司馬懿告訴劉平想要救伏壽是有辦法的,只要劉平愿意拋棄自己的仁愛,他讓劉平跟自己去一個地方。
司馬懿帶劉平去了潛龍觀,也就是孔融跟崔琰為了此次聚儒大會所建的地方。司馬懿讓劉平推一下柱子,他告訴劉平,崔琰跟孔融打算在聚儒大會上燒毀潛龍觀,數百仕子的性命足以引起天下人對曹操的憤怒,而劉平就有能力救伏壽了。司馬懿告訴劉平,大家都在用自己的辦法幫助劉平,這是劉平救伏壽最后的機會了。可是劉平不愿犧牲仕子們的生命,他陷入了沉思。劉平去冷宮看望伏壽,他自責是自己無能害了伏壽,可是伏壽并不在意。
仕子們聚集在一起打算去參加聚儒大會。孔融生氣的指責崔琰沒有在曹操那邊為伏壽求情,可是崔琰早有安排。崔琰讓孔融在自己跟仕子們都死在潛龍觀后出面將這件事推在曹操身上,孔融知道崔琰的打算后大驚失色,他極力阻止,可是被崔琰鎖在屋內。崔琰在潛龍觀召見各位仕子,他請出了趙彥跟伏完的牌位。劉平想象著潛龍觀被毀的局面,他實在放心不下也來到了潛龍觀。崔琰看到劉平,知道今日的計劃已經被劉平識破,是實施不了了。
劉平訓誡仕子們要心存君子之道,然后安排滿寵帶著仕子們離開了。離開的仕子們還不知道自己曾經身處險境,一場風波就此平息。崔琰表示劉平阻止自己,就救不了漢室跟皇后了。崔琰被劉平的仁義胸懷所折服,他感慨劉平生不逢時。劉平溫和的告訴崔琰,時代可以改變,可是人心不能變。聽到劉平這么說,崔琰終于放棄了計劃,他告訴劉平,自己會把伏完跟趙彥的靈位帶回去。滿寵問劉平知道危險為什么還要來,劉平表示就是知道才要來。聽到劉平的話,滿寵表示自己終于有點明白郭嘉了。
劉平離開潛龍觀后,崔琰啟動了自毀機關,打算把自己跟潛龍觀一起埋葬,可是劉平不畏艱險的沖進火海救出了崔琰。劉平此舉,贏得了眾人的稱贊,就連滿寵也為之動容。滿寵提醒劉平趕快回宮,興許還能趕得上見伏壽最后一面。
曹丕跟司馬懿奉命去冷宮給伏壽送毒酒。曹丕知道司馬懿跟劉平的關系,他讓司馬懿不用跟自己一起去,可是司馬懿表示不能讓曹丕蒙受殺后的罪名,他提出自己一個人去。司馬懿給伏壽送去了毒藥,伏壽從容不迫的喝下了毒藥,她告訴司馬懿,自己就替他去陪唐瑛,隨后就毒發身亡了。曹丕對伏壽還是有感情的,他看著死去的伏壽留下了眼淚。曹丕告訴司馬懿,他恨劉平連伏壽也保不住,但自己也感謝他,因為即使化為劫灰自己也要做這亂世之主。劉平看著伏壽的尸體,他氣憤的拔出劍要殺了司馬懿為伏壽報仇。曹丕出面阻攔,司馬懿淡定的告訴劉平,伏壽的死是因為她娘家犯事。曹丕告訴劉平,曹操同意以皇后之禮下葬伏壽,隨后就帶著人離開了。
滿寵跟曹操說了潛龍觀發生的事情,曹操憤怒的表示崔琰既然想死就讓他死,滿寵聽后為難的表示劉平剛剛當眾在火海里救出崔琰,怕是不好辦。就在這時候,孔融沖進來指責曹操逼死皇后,曹操得意的表示孔融來罵自己就是想找個省事之道做死諫忠臣,自己偏偏不讓他如意。曹操以違反禁酒令為名下令孔融滿門抄斬,孔融走后,曹操的頭疼又發作了。這時候,曹丕向曹操匯報司馬懿毒死伏壽的事情,曹操告訴兒子司馬懿是個有城府的人,將來必定干預曹丕的家事。曹丕跟司馬懿說起了孔融被賜死以及劉平去潛龍觀救人的事情,司馬懿表示劉平舍不得仕子死,卻去拆了忠臣的臺,不知道崔琰死前對劉平是什么想法。曹丕問司馬懿對劉平是否還有期望,司馬懿表示自己曾經有多少期望現在就有多少恨。曹丕聽后安慰司馬懿一切都過去了,可是司馬懿表示還沒有結束,楊修現在應該去查抄伏完府了吧。
楊修帶兵查抄了伏完府,府中下人指責楊修不念舊情,楊修卻表示這一切都怪伏完不識時務。楊修在府內查看的時候,曹丕進來了。楊修拿起一封信隨口表示書信里面還是可以查到一些蛛絲馬跡的,可是不巧這封信就是自己的父親寫給伏完的,被曹丕抓了個正著。曹丕將查到的信交給了曹操,其中一封是荀彧寫給伏完勸告他不要行動的,另一封是楊彪寫給伏完表示自己與他同仇敵愾的。曹丕當著曹操的面與楊修爭執,曹操對書信內容深信不疑。楊修見勸阻無果,為了保全父親,他請求代父而死,曹操同意了。楊修走之前指責曹操一世英雄卻不能保全愛子導致偌大家業無人繼承。司馬懿趕來見楊修最后一面,他表示楊修不死自己寢食難安,兩個斗了半輩子的人終于以這種方式結束了這場斗爭。
荀彧心知自己的書信早晚會被曹操發現,他在府中寢食難安。曹操深夜拜訪荀彧,他問荀彧處置伏完一門的令文是否寫完了。荀彧沒有回答,曹操發現荀彧要寫的令文上面沒有幾個字,他坦言沒想到荀彧也有為難的事情。荀彧請求曹操對伏完的家人從輕發落,可是曹操卻覺得荀彧早已背叛了自己。曹操將伏完與荀彧的書信扔了出來,他指責荀彧背叛自己,早知道自己就不該讓他做尚書令。荀彧表示做尚書令是自己的選擇,不是曹操的安排,當年曹操跟自己相識的時候只是想做漢室的大臣,而如今他們都背離了自己的初心,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