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會議開始就接著昨日的議題繼續談論,毛主席先對博古同志關于自身對反圍剿失敗的痛心疾首進行了肯定,但就其得不到其他同志的認同開始分析,關于國共勢力懸殊而導致戰役失敗的論點是否正確進行討論,每一次反圍剿紅軍與國民黨軍隊的兵力都在十比一左右,就博古在第五次反圍剿當中所做的報告中也提到了在不否認軍隊人數懸殊情況下,以少勝多才是現在軍隊的戰斗典型。毛主席對于博古所做報告當中提出的紅軍失敗論點一一分析擊破。毛主席指出錯誤不可怕,但是不知錯在哪里且無法改正才是真正的可怕,毛主席接著對于博古三大錯誤注意進行深度剖析。
激進主義、保守主義,與敵人硬碰硬對抗導致戰士無謂犧牲,說到此處彭德懷更加憤怒生氣為紅三軍團犧牲的戰士們感到惋惜,毛主席接著分析逃跑主義,紅軍戰士們為了運送一些無所謂的東西犧牲,就在四一二政變之后我們就已經明白了槍桿子里邊出政權的道理,歷經南昌八一起義之后八年內我們才在井岡山建立了自己小小的根據地,為何在短短一年之內我們就在廣昌和贛州戰役中遭受慘重失敗。說到此處,李德就急著用蘇聯的成功來反駁毛主席的說明。王稼祥氣不過李德狡辯激動反駁讓李德無話可說,毛主席才能再次冷靜平緩地說出同樣的路線為何在蘇聯和我國紅軍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兩種結果。
無論是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了解事情的發展規律,就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我國與蘇聯的國情和條件完全不同,即使李德是一位戰爭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也無法用蘇聯的方法照搬到中國的土地上取得勝利,李德固執地認為蘇聯紅軍流血換來的經驗必須得到尊重,毛主席尊重蘇聯但是中國紅軍戰士的鮮血教訓也應該得到尊重,毛主席理解李德的做法不是刻意破壞中國革命,他只是不了解中國實情。毛主席再次用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說明教條主義的錯誤,實事求是的重要性。每一位與會人員都為毛主席的發言鼓掌。毛主席分析完錯在哪,為什么錯,接下來該分析怎么做的問題了。
毛主席調侃自己是一個只知道在山溝溝里做調研的土包子,卻依然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因為我們的隊伍是弱小的,敵人是強大的,我們要承認自身弱小的部分,毛主席再次用簡單易懂的例子去證明,中國革命是發動廣大的窮苦百姓,所以我們發動的群體也是弱小,我們必須站在弱者的角度去分析出我們該走的道路,這樣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毛主席在肯定李德對紅軍所作貢獻的前提下指出他應該受到批評的部分。就在會議進行中傳來黔軍進攻的緊急軍情,彭德懷、楊尚昆領軍令趕回軍團對抗敵人進攻保證會議進行。此次進攻的黔軍與之前不同,裝備精良且敢于拼命,柏章輝怒氣沖沖對著部下訓話,以銀元和煙土為賞極力士兵進攻。雖然紅軍暫時守住遵義外圍,但是戰士們依然很關心會議進程,不想再讓戰士們做無謂的犧牲,楊尚昆只好安慰戰士讓他們相信黨組織安心打仗。
遵義黨中央隨時做著撤出遵義的打算,博古回憶毛主席的每句發言都如坐針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博古腦海中回響。會議進行到第三天,同志們暢所欲言,王稼祥依然激動表示自己完全贊成毛主席的發言,張聞天附議,聶榮臻、劉伯承、李卓然(紅五軍團政委)接連起身發表建議,李德繼續狡辯自己作為軍事顧問提出的建議無錯,錯的是紅軍執行者,劉少奇和朱德分別指出問題痛點,嚴肅指出李德、博古的嚴重錯誤,并表示再無改變自己和戰士們不會盲目跟從,張聞天順勢提議撤銷李德、博古的軍事指揮權,除何克全之外全部支持,其反駁毛主席是個只知道《孫子兵法》的土包子,毛主席反駁沒有誰是憑借一本書去指揮戰斗讓何克全無話可說。大家接著同意讓毛主席進入政治局常委并推選毛主席擔任軍事總指揮,但是毛主席謙虛舉薦周恩來來擔起軍事重任,每一個同志都對毛主席的主張無比認同和支持。
1935年1月15-17日召開史稱“遵義會議”,會議結束了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路線,挽救了黨、紅軍和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關乎生死存亡的偉大轉折,逐步形成了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央新的領導集體,從此中國革命在毛主席為代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走上了勝利發展道路。
遵義會議召開完畢,紅軍立刻投入到了對抗黔軍圍剿的戰斗中,毛主席準確分析王家烈無家可歸拼死搏命的心態,讓紅軍立刻離開遵義,桂軍和湘軍都不足為懼,只是北邊的川軍是個不小的威脅,但可以發電讓紅四軍團的張國燾、徐向前派出部隊聯合紅二、六軍團的蕭克、賀龍一支部隊佯攻,為其余紅軍打開一條通道。到了晚間,毛主席和周恩來與貴州省工委的同志見面,對他們的情報工作提出表揚,并告之同志們紅軍要離開遵義去四川,林青等同志都舍不得紅軍的離開,毛主席開導大家去往四川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加牢固的根據地,盡快赤化周邊更多的地方,終將有一天讓紅色的旗幟在全國樹立。
紅軍就要離開,在城內開展紅軍票換回銀元的活動讓百姓們都真實地感受到了紅軍的好。在轉移紅軍物品的時候,毛主席指出不能再像大搬家似的把瓶瓶罐罐都帶走,這樣拖累的隊伍也可能導致戰士的無謂犧牲。緊接著就是安排黔北的游擊隊組織,給大家準備了槍支彈藥調派了二十名紅軍戰士,又囑咐游擊隊如何應付敵人反攻,毛主席讓陳金榜轉交地圖給龍思泉讓龍思泉完成任務就來追趕隊伍,又放走了被關押的軍閥小老婆,自此紅軍已經做好了離開的準備工作。柏章輝帶領的黔軍隊伍拖拖拉拉趕到遵義,柏章輝只顧著自己的大宅子回到手里開心的很。在貴陽的王家烈得知黔軍進入遵義城更是興奮,立刻就要去遵義落腳。
消息傳遞給薛岳,薛岳懷疑紅軍放棄遵義出婁山關的真實意圖,不外乎有兩條路線:北上入川匯合張國燾和徐向前;進湘西匯合蕭克和賀龍。薛岳剛想讓王家烈去追擊紅軍就收到了蔣介石讓中央軍去追擊的命令,薛岳不想擔起打擊殲滅的重任,調遣中央軍假作側面攻擊紅軍的態勢。蔣介石同樣召集智囊團再次商議紅軍離開遵義會去往何方,顧祝同提及紅軍之前有意去與蕭克、賀龍部匯合,那么就一定會經過川東南的彭水,酉陽等地去往湘西。楊永泰卻認為紅軍會入川,陳誠贊同楊永泰,蔣介石聽取意見之后命令劉湘和賀國光指揮川軍南下繼續圍剿,同時讓上官云兩個師從河南入川,加上王家烈黔軍和龍云的滇軍一起參與圍剿,除此之外讓薛岳趁機占領貴陽。
滇軍龍云同樣暗藏自己的小心思,囑咐孫渡(滇軍參謀長)一邊打擊紅軍一邊嚴防中央軍進入云南插手云南的事務。川軍某師師長郭勛祺,因其之前與紅軍幾位重要的指揮官都有交情,劉湘和川軍總指揮潘文華特地喊來交代立場,郭勛祺表示只要劉湘不虧待川軍弟兄們自己定會盡力阻擋紅軍。紅軍一路辛苦跋涉,毛主席與老師徐特立聊起遵義會議,毛主席這是受命于危難之時。王家烈馬不停蹄趕到遵義與幾位部下商議中央追擊紅軍的命令,為保存黔軍實力只遠遠追擊紅軍即可。紅軍跋涉至婁山關,董必武給大家伙講起婁山關的典故眾人志氣滿滿。
晚間毛主席、周恩來和朱德在一起商議作戰計劃,正巧劉伯承就送來了中革軍委送來的作戰計劃,毛主席只強調時間問題讓林彪抓緊時間拿下赤水,在赤水邊建立一個穩固的渡江支點。李德突然找毛主席提議自己要去紅一軍團進行一線的調查研究,正如毛主席說的那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李德思想轉變很快毛主席痛快支持他的決定,李德的翻譯也申請調往其他崗位繼續為紅軍工作。毛主席為了撮合劉英和張聞天特意聯合周恩來一起勸說劉英和張聞天整理遵義會議記錄。兩人神神秘秘不肯告訴他人,立刻轉移話題到渡江戰役的討論中了。
劉英去找張聞天報道時,張聞天羞澀中帶著興奮和緊張,向劉英解釋其實自己可以整理好會議記錄但是毛主席硬要調派劉英同志協助,劉英不作他想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張聞天和劉英這一對革命伴侶直到1935年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陜北才結成夫妻,相伴終身。李德果然一早就抓緊追趕紅一軍團并達到紅一軍團與林彪見面。冰天雪地之中彭德懷叮囑紅軍戰士要緊盯黔軍,大家在寒冬之中值守卻被黔軍偷襲損失巨大。
黔軍突襲讓紅軍損失四五十人,這一個大意損失讓紅軍反思黔軍的實力并不可忽視,拖攔林彪進度的也正是一小股黔軍和民團。另一方面因為紅四軍團發起廣元、昭化戰役讓其抽不出兵馬在川南一帶活動,而紅二、六軍團選調的兵力又薄弱無法起到牽制敵人的作用讓毛主席計劃擱淺,同時郭勛祺帶領的川軍又距離紅五軍團十幾里路程,情況十分危急。即使這位郭勛祺與陳毅、劉伯承頗有交情,但是此人來勢洶洶大有當出頭之鳥的架勢,毛主席思考過后明確指出讓董振堂槍打出頭鳥。董振堂立刻部署作案計劃,堅守兩天讓中央軍順利進入東皇殿也給川軍一個教訓。
川軍指揮川軍頗為謹慎地進入紅軍地盤,先是一番試探無險才讓一小隊人上前,紅軍發起進攻,川軍利用裝備優勢轟炸紅軍陣地,但是紅軍前期埋伏隱蔽十分優越順利擊退第一次小型進攻。郭勛祺很了解紅軍戰略安排迅速作出應對,想借石板橋河水不深泅水而過,但同樣被紅軍擊退,苦戰八個小時陣亡一百多弟兄卻無法越雷池半步,郭勛祺只好收回兵力暫休調整。董振堂選拔神槍手阻擊敵人的方式實在是妙,但是紅一軍團占領土城的時間比軍委的要求晚了整整一天,毛主席要求林彪、聶榮臻加快速度占領赤水和川軍搶時間,而中央紅軍進入土城休息,土城百姓對于紅軍的到來很是歡迎。
賀子珍詢問劉英關于個人問題的事情,劉英表示自己還不想考慮,賀子珍勸說劉英,劉英才松口說自己會好好考慮。龍思泉看見老鄉陳金榜來找自己,原來是毛主席要其給龍思泉送地圖告知部隊去向讓思泉去追部隊。龍思泉給老鄉們都安排好了治病的草藥就要去追趕大部隊了,鄉親們不舍地向龍思泉道別。龍思泉單獨一人上路追趕大部隊卻恰好遇見反動民團追擊不幸身中數槍被反動民團拖去游街關在村公所,消息傳到游擊隊,大家迅速組織救援。民團被迫龍思泉脫離紅軍,龍思泉不顧個人安危仍然在關心鄉親們讓鄉親們一定要記住紅軍,游擊隊根本來不及救下反動民團將龍思泉迫害致死,龍思泉壯烈犧牲。
毛主席、周恩來和朱德查看赤水河,因為丹霞地貌的原因原本清澈的河水變成赤色,正說著紅一軍團傳來無法提高行軍速度,毛主席聽聞消息擔心川軍會先拿下赤水縣城以此打亂了整個作戰計劃。果然赤水縣城早有川軍等待,林彪強令李聚奎(紅一軍團一師師長)無論如何都要拿下赤水縣城。據情報顯示,赤水縣令要四周的老百姓送稻草進城給川軍鋪床,李聚奎打算利用這個情報假裝百姓進入赤水縣與城外的紅軍來個里應外合。計劃開始卻在半路被識破,戰斗很快打響,雙方交戰紅軍戰士不怕犧牲以性命相搏逼走一小股川軍。
城內川軍和紅一軍團都是兩個師,但川軍有兩個旅的兵力逼近赤水,林彪讓三個團交替掩護紅一師撤出,紅二師拿下復興場減輕一師壓力。但是沒能拿下赤水對紅軍來說喪失了一個渡江的完美橋頭堡,毛主席調整心態表示打不贏就走,不和敵人拼消耗另尋他路。另一邊五軍團面臨的郭勛祺部也在步步緊逼,離中央紅軍只有一天路程。
毛主席分析如今情況只得與郭勛祺部打上一仗打垮郭勛祺打開新局面,用遠多于敵人兩倍的兵力去伏擊敵人,由周恩來將此計劃報告中央政治局同意,毛主席、朱德和劉伯承去大梗上安排伏擊,準備好一個大口袋等待郭勛祺進入。毛主席擔心兵力不夠,緊急調遣紅二師至土城回援,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郭勛祺沒有帶領部隊進入口袋陣而是搶占青杠坡北端高地營盤頂,即使是這樣主動權仍在紅軍手里,搶回營盤頂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