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朱德來到鄉下,他發現了大躍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他看到了大食堂里農民喝粥的狀況和大躍進的錯誤。
廬山會議上,毛澤東想糾正大躍進以來的錯誤,朱德也把自己的看法提出來。但彭德懷的一封長信激怒了毛澤東,彭德懷遭到批判。
朱德卻想盡辦法保護他。彭遭批判后,誰也不敢與彭來往了,朱卻敢于上他的住處去看望他。
因此,朱德受到了林彪一伙的攻擊,也被迫作了檢討。
當彭德懷被下放勞動時,朱德卻為他送行,江青告訴主席,朱老總去看望彭德懷了,毛澤東心里暗暗佩服這位老戰友。
朱德回到家鄉。正是困難時期,朱德不吃酒,只吃紅苕和山野菜、家常菜。
家鄉各級政府都主張為他搞紀念館,他不同意,執意把那里辦一個學校。
他戀戀不舍離開了故鄉。
從故鄉回京,朱德來看望毛澤東,他委婉地說出家鄉狀況,意在引起毛的注意。
文化大革命對朱德也有一些沖擊,但毛澤東還是惦記著老戰友,當造反派要批斗朱德時,他提出要拿一把椅子去陪斗。
朱德也勸慰一些老同志,不能因受到沖擊就喪失革命的信心。
朱德與林彪在北戴河的山林小道上意外相遇了,第二天,林彪飛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那成了他與林彪的最后一面,朱德感慨萬千……
毛澤東很想念老帥們、老將軍們。朱老總和大家都坐到了菊香書屋里。毛澤東把老總拉到身邊坐下,說了那句“朱毛,朱毛,沒有朱,哪有毛,朱在先”的醒世銘言。
朱德89歲那年的3月6日,他寫下了蒼勁的“革命到底”幾個大字。周恩來去世五個月后,他不幸去世;又三個月。毛澤東也撒手人寰。他把自己僅存的兩萬元人民幣全部上交為黨費。
康克清把那幅“革命到底”的條幅掛在自己的辦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