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畢業(yè)于四川通省師范學堂(四川大學前身)的朱德回到家鄉(xiāng)儀隴縣立高等學堂任教;由于對封建勢力的不滿,一心期盼國家強大的朱德決心投筆從戎,他步行兩千余里來到昆明,報考云南陸軍講武堂。然而,由于該校當時只招收云南籍學員,第一次報考未被錄取。
已是囊空如洗的朱德受到蕭家客店的老板資助(后來,他與老板的女兒蕭菊芳戀愛結婚)。當年11月,他再次更名報考講武堂,這一次,他假托用了云南蒙自籍身份報考;但入學后還是被發(fā)現(xiàn),幸虧講武堂總辦李根源慧眼識珠,把他留了下來。
講武堂畢業(yè)后朱德被分配到蔡鍔將軍的部下,他參加辛亥革命的云南重九起義立下戰(zhàn)功——抓到了云貴總督李經(jīng)羲。隨后他又參加了援川戰(zhàn)役。
巧合的是,援川之戰(zhàn)歸來他被派往蒙自駐防(他考講武堂假托的籍貫)。此時已升為少校營長。在蒙自剿匪,他的部隊已有游擊戰(zhàn)的意識,他清剿了作惡多端的匪首方位。然而,他看到,匪患之源,正來自那個黑暗的社會……
朱德奉命到川參加在護國戰(zhàn)爭,朱德在納溪以他率領的支隊為主力挫敗了北洋軍張敬堯、吳佩孚的軍隊,成為一代名將。他駐軍瀘州、南溪時,邂逅早期革命家孫炳文。在孫炳文的影響下,他對共產(chǎn)主義的革命開始向往。
他的夫人蕭菊芳去世;師范學生、孫炳文的外甥女兒陳玉珍成為他的妻子。陳玉珍沒有生育,但為他養(yǎng)育了蕭氏留下的朱德唯一兒子朱琦。
在瀘州駐軍時,瀘州匪患肆虐,在瀘州,他用清剿與贖買的雙重手段,剿滅了大河幫小河幫土匪近五千人。百姓為紀念朱旅長的功德,為他立了兩塊功德碑“救民水火”、“望重西南”——碑至今猶在。當朱德剿匪后欲離去,百姓不允,要擺宴留全體官兵。朱德只好在每戶門前喝一口酒,以示感謝。但是百姓把禮品放在馬前,擺滿了一條長街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