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經濟困難,朱德組織搞經濟。他帶領幾個人,去南泥灣踏查。
開發南泥灣,使延安的經濟有了轉變。
朱德的母親去世了,恰有美國友人來延安想見朱德。朱德戴孝見了友人包瑞德一行。朱德以自己的母親盼抗戰勝利為例,來勸說國際上對八路軍抗戰給予支持。
抗戰結束了。蔣介石邀毛澤東去談判;朱德一反以往態度,支持毛澤東去談判。談判在進行,戰爭也一刻未停,朱德意識到,戰爭還要進行。
恰逢朱德六十壽辰。毛澤東組織全黨為老總慶壽。
而前不久,國民黨全黨為蔣介石祝壽。蔣介石忽然覺得,毛澤東棋高一著,這意味著毛一定要和他爭奪天下。
國民黨打來了,中共撤出了延安。中央決定分兩路而行。朱德與毛澤東等分別前,把自己的望遠鏡給了警衛團騎兵連長:“主席的安全就交給你們了!”
在晉察冀軍區,朱德組織野戰兵團,野戰兵團成立后第一仗是大清河戰役。這一仗因圍敵太多,戰績不佳,受到一些人的非議。
朱德卻堅定支持年輕的指揮員。信任與支持,使野戰軍指戰員完成了清風店戰役大捷。
緊接著他又支持了野戰軍攻打石門。他幫助指揮員分析形勢,強化攻城技術;石門解放了,這是解放戰爭中我軍第一座解放的大城市。
他與陳毅、粟裕去山東,途中遇敵,朱德與陳、粟二人,乘車闖關。
大決戰勝利了,朱德離開西柏坡,走進北京城。
在開國大典上,當蘇聯專家為大典攝制紀錄片時,朱德卻去為攝影家幫忙,也因此,那一刻的鏡頭里沒有朱德出現。
朱德想到了故鄉,想到當年供他讀書的叔伯兄弟們。他決定讓他們每個門房送來一個孩子,由他負責讀書。可沒想到,他一言剛出,本家就有五十多個孩子給他送來了。在西南局賀龍的勸導下,每個門房送來一位。朱德幾十年無薪,剛剛有了工資,一下家中又成了中南海的困難戶。
家鄉來人了,想把儀隴縣改為“朱德縣”,朱德堅決不同意。
朱德讓兒子朱琦去南溪,去看望他的養母陳玉珍。陳玉珍十分感動。
1955年,朱德被授予元帥軍銜。他和他的九位部下同被授十大元帥。他卻謙虛地說,“我只是一個代表而已。”
1956年,他推辭了想讓他來當國家主席的提議;而提出讓年輕的劉少奇擔任國家主席。
他去山東視察,臨走,當地的干部給朱德送了兩筐梨。他發現后,堅決讓秘書把梨送回去。
在火車上,意外地遇到了兒子朱琦,原來是朱琦為他開車。可車上人,一直不知道這位師傅竟然是朱副主席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