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關山月出生于廣東省的一個小山村,自幼熱愛繪畫,但家境貧寒,學習美術的愿望始終得不到實現。少年時代便經歷家破人亡,并沒有讓他放棄對美術的執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國畫大師高劍父的賞識,被收為入室弟子。從此,關山月翻開了他人生和藝術的嶄新篇章。
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廣州淪陷。關山月不顧安危,追隨老師高劍父逃難澳門。雖歷經磨難,但關山月從未放棄對藝術的執著和鉆研。不久,畫藝漸精的關山月便以筆為刀,先在港澳舉辦抗日畫展,又回到抗戰大后方實地寫生作畫。在聲明鵲起的同時,關山月踏上了大江南北的萬里之行,用藝術為抗戰服務。
解放前夕,關山月在香港加入由共產黨人領導組建的人間畫會。在廣東解放之際,關山月與同仁繪制了巨幅毛主席畫像《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成為歷史的見證。解放后,關山月縱情描繪社會主義新中國,創作了一大批表現社會主義建設的名篇佳作。建國十周年之際,在國家領導人的主持下,關山月與傅抱石為人民大會堂創作了一副巨型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經典。晚年的的關山月在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上成為嶺南畫派在新時代的代表人物,為自己的藝術人生書寫了一個新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