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隆鄉,干部人數嚴重超標、迎來送往等開支龐大,鄉政府更直接參與投資經營,與胡志東共同組建了“興隆實業公司”,鄉長盧慶林親任董事長。所有這一切所需要的費用,都是以各種稅費的名義向農民征收。為了從根本上減輕農民的負擔,羅漢生開始了大刀闊斧的體制改革,精兵簡政、量入為出。公正無私的孔平衡受到重用,被任命為水庫后壩工程招標委員會主任;盧慶林被停職,任命鐘平縣委書記鄭建國擔任調查組組長,調查盧慶林及胡志東的公司。然而,羅漢生沒有想到,他一系列的改革舉措觸及了馬明多年來在峽口建立的關系網,更有五十多名干部上書封省長對他獨斷專行表示不滿。為此,封省長找羅漢生談話,希望他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干部隊伍的穩定。羅漢生困惑了,他覺得干部就應該為人民群眾謀福利,當干部自身的利益和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干部應該顧全大局、勇于犧牲個人利益。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體制改革進行下去。
為了嚴把水庫的技術關,羅漢生費盡周折請到曾因工程失誤而坐牢但技術水平極高的全國著名水利專家蔣長林出山做水庫后壩工程總指揮。調查組發現興隆實業公司賬目混亂并有明顯的缺損?,正要傳訊會計,卻得到陳會計在家中自殺的消息。一切都預示著興隆實業公司存在重大問題,可調查卻毫無進展。另一方面,鄉政府體制改革方案的公布,引起強烈的反響,羅漢生承諾一定為被精簡的人員安排好生活問題。話雖這么說,可一下子要安排這么多人的生活需要大筆資金,貧困的興隆鄉無法自行解決,市財政局也表示無能為力。面對龐大的改革成本,羅漢生傷透腦筋。此時,精明的胡志東乘機以安置所有被精簡人員為條件要求羅漢生在水庫工程的招標上予以政策傾斜,卻被羅漢生嚴辭拒絕。衛琴想辦畫展,誰知剛剛傳出要拉贊助的消息,就有人通過衛琴的老同學搭上線,主動將十萬元現金送了過來,憤怒之下羅漢生叫來了紀委何書記。
羅漢生的不講情面使衛琴覺得在老同學面前賠進了顏面,一氣之下回了省城。經調查贊助款是興隆實業公司江峰送的,這進一步破壞了胡志東在羅漢生心目中的形象。隨著一次次的交鋒,胡志東意識到拉攏羅漢生是不可能的,要想生存只有搞垮羅漢生。羅漢生決定對外招商引資解決改革資金短缺的問題,四處奔走卻屢屢碰壁,短期行為不可為,而更多的投資者對興隆鄉的現狀望而生畏,改革因此陷入了僵局。同樣執著的衛琴為畫展的贊助四處奔走,她始終以畫家的身份拉著贊助,而拒不接受給市委書記夫人的贊助。陳會計的死因被重新鑒定為他殺,很快兇手也被抓住,是興隆實業公司保安隊隊長張鐵。張鐵一口咬定他和陳會計是私仇,并且剛剛被送進看守所不久就自殺了,好不容易得到的線索又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