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興故意讓敵人攻入城中,敵軍攻到府庫,趙恭存為保護(hù)府庫的鑰匙,被敵人砍斷了手,庫中卻只有十文錢。趙恭存從敵將談話中得知綏州陷落的真相,十分痛心。為救民女采磯,范興違心地向施羅疊下跪。百姓一起感謝范興,趙恭存卻趕來怒打范興。?頡利入城,得知唐朝援軍已經(jīng)退走,自己的伏兵只和唐軍前鋒打了一小仗,殺死了唐將獨(dú)孤彥云,他慨嘆天不助己。施羅疊要?dú)⒎杜d,頡利阻止了他,讓范興帶信給李世民,拿巨額贖金來贖綏州軍民。?權(quán)萬紀(jì)帶領(lǐng)一群看不起范興出身的官員跪請李世民殺掉范興,李世民用趙恭存的例子,引導(dǎo)大家要忠誠守責(zé),眾人散去。李世民到天牢看望范興,下旨判范興流三千里。可范興為了不讓李世民為難,留下一道血寫的《平胡十策》后,服毒自盡了,李世民悲痛欲絕。在獄中,李世民巧遇獨(dú)孤謀,得知他是獨(dú)孤彥云的兒子,下令將他釋放。
范興的尸體被抬出獄中,不明真相的長安百姓圍觀痛罵,長安大商人竇乂之子慕一寬在人群中替范興惋息,遭到幾個人圍攻,一旁的安康公主派人搭救了他。頡利讓突利南進(jìn),突利左右為難。女兒阿史那云想出一條計策,向他借馬三千匹到長安去賣。李恪到馬市遇到阿史那云賤賣胡馬,阿史那云從李恪的玉佩認(rèn)出了他的來歷,對李恪一見傾心。?李世民召群臣商議如何應(yīng)對綏州之事,眾臣高聲請戰(zhàn),長孫無忌卻說出了李世民不便說的話,提出不能戰(zhàn)只能和,李恪也站了出來,以胡馬甚賤為由,提出避戰(zhàn)為上,得到李世民的夸獎。李恪在酒肆再遇阿史那云,得知她是故意在賤賣胡馬,她的見識讓李恪十分贊賞。?李世民為了能最終戰(zhàn)勝強(qiáng)敵,決定部分答應(yīng)頡利條件贖人,可遍詢?nèi)撼迹l也不愿去做這個使者,李世民十分失望,這時李恪主動請纓,要求出使。岑文本責(zé)怪李恪不該出這個頭,李恪卻豪氣干云地說自己一定要在媾和時打掉頡利的氣焰。
李恪來到頡利營中,他不亢不卑,迫使頡利答應(yīng)以出人意料的低價碼放回了被擄去的唐朝軍民。阿史那云讓父親邀請李恪去家中做客,李恪以國事重過家事為由拒絕了邀請,阿史那云甚為失望。?李恪回到京城,長孫無忌請求李世民重賞他,岑文本提醒李恪做新王不可功勞大過太子,李恪向李世民請求免去賞賜,李世民對李恪的膽識十分欣賞。?為了幫助外甥在李世民面前固寵,長孫無忌讓李承乾請旨為李建成等掃墓,李世民嘴上雖然不悅,但一直對殺兄負(fù)疚的他實(shí)際對李承乾的做法十分感激。?李承乾和長孫無忌掃墓途中遇到從云中逃出的隱太子舊將孫達(dá),一番搏斗,孫達(dá)逃走。李承乾回宮后要李世民加強(qiáng)戒備,李世民卻對孫達(dá)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