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七夕獻舞?安史之亂爆發)
明皇宣旨,同意安祿山返回邊關。明皇解下身上的御衣相賜安祿山,安祿山跪泣恩寵,感激涕零。國忠赴長樂坡,置酒等待祿山。祿山卻策馬如疾風般地出了潼關,乘船順河而下,纖夫十五里-換,晝夜兼行,沿途不停,日行三四百里,直趨范陽。楊國忠得知,扼腕長嘆。
駿馬奔騰,已是在隴右地區。祿山至,其兄弟們已自范陽迎來。祿山斬殺地方官員,與其弟兄們驅馬而去。大漠中,煙塵席卷著野心……
明皇決在七夕送給貴妃一份皇帝哪個給予的最珍貴的禮物:專情。告之力士,力士大驚又大感動,因為皇帝的意思,是讓貴妃看到他的“專情”,將宮中嬪妃一律遣出宮,從此“專情”貴妃一人。力士私下請皇上不要這么做,因為這將引起朝野震動。但明皇一定要這么做。。
七夕白天,太監、宮女準備著晚上的盛宴和歌舞。民俗,如將瓜果陳列于庭中,如有蜘蛛爬來結網,便有符應。貴妃與阿蠻俱有符應,互通愿望。阿蠻的心愿當然是與高仙芝在一起。就在這時,太監們護送明皇的嬪妃們出宮,貴妃與阿蠻大驚。貴妃的心中百感交集,非言語可以表達。卻指著阿蠻,“阿蠻算是三郎的嬪妃嗎?”明皇對阿蠻與高仙芝的感情,心如明鏡,頒密旨:允其與仙芝婚配。阿蠻喜極而泣。
阿蠻見仙芝,宣密旨,兩人愿望終于實現,對明皇感恩戴德。決在本日七夕夜秘密婚配:這既是感恩,也是給明皇留面子。阿蠻與仙芝的婚禮是秘密的,卻一絲不茍,且阿蠻精靈一般地別出心裁。
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來華,唐明皇與貴妃宴請眾遣唐使,并第一次演出了《霓裳羽衣舞》。
就在京城宮內其樂融融,《霓裳羽衣舞》步履翩翩之時。漁陽鼙鼓,震天動地,滾滾而來……
(仙芝潼關抗旨?唐皇怒下殺令)
安祿山以“誅國忠,清君側”為由,起兵反唐,朝廷震動。明皇主持朝會,命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坐鎮陜郡。阿蠻依依不舍地為丈夫餞行。高仙芝奉旨從長安出發趕往前線,明皇親自到望春亭為他們送行,并命邊令誠為監軍,進屯陜郡。
仙芝受冤喪命?阿蠻肝腸寸斷邊令誠奉旨來到潼關,帶著100名陌刀手,稱皇上但是高仙芝仍拒不出戰,邊令誠喝令立斬。阿蠻此時沖到刑場,試圖勸仙芝出戰,然而仙芝將其綁在椅子上,高仙芝囑阿蠻代其行孝明皇,引頸就戮。阿蠻昏了過去。哥舒翰以“皇太子先鋒兵馬元帥”繼任守潼關,被逼令出戰,哥舒翰不得不從。?長安,明皇估計戰事已經開始,攜貴妃登上箭樓,遙望“平安火”,等待著勝利的消息——忽然城門方向阿蠻扶持高仙芝的靈柩回來了。明皇和貴妃大驚,而消息立刻傳來:潼關失守,主將被擒。在吶喊聲中,安祿山大軍撲向長安……?此時李靜忠說服太子“自為后隊”,表面上為保護父皇,實可自由進退。由于張良娣支持李靜忠的策略,太子默然,實則準之。?城墻下阿蠻在高仙芝靈柩前哭昏過去——國忠建議明皇西幸入蜀,并說出不可辯駁的理由,明皇同意了。?黎明時分,龍武將軍陳玄禮統領禁軍保護明皇、貴妃等出宮。太子率羽林軍斷后。而幾個日本遣唐使忽至,愿與大唐共患難,明皇大為感動。?阿蠻醒來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貴妃讓明皇先行,她要去找阿蠻。果然在高仙芝的墓前,阿蠻失魂落魄地呆坐著,仿佛整個人已經被高仙芝帶走了,貴妃勸她,而謝阿蠻說自己絕對不會原諒皇上。貴妃替皇上向她請罪,言語間情真意切,然而阿蠻卻說自己恨不得親手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