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斯坦已經被接回神都見到了武則天,而國師弘毅和沉玉也回到了神都,兩人見此場景便知曉了達斯坦是被狄仁杰接來的。迎接完達斯坦后,達斯坦來到青銅樹前破解了青銅樹上的波斯古文,古文中講著女主掌管神器極為不詳,如若要破解便要鑄造天樞。武則天聽完后面露笑顏,鑄造天樞本就是她振興國運的計劃,如今青銅上的古文也說要鑄造天樞,這可謂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
達斯坦表示青銅古文還說了天樞要用十二尊金人圍拱,方能將坤陰轉為沖天的乾陽,護持大周基業,永世不倒。待天樞建成之日,以煉金術之法啟動黃金蛋中的太陽神鳥,純陽之氣才會上下貫通,天樞之偉力也才能最終聚成。
狄仁杰認為如此破解之法頗費青銅和黃金,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國師聽完此破解之法出一時間難以定奪是否要力建天樞。武天則卻堅決要造此天樞以興國運,可現場的文武百官和達斯坦都不識得十二尊金人與太陽鳥究竟是為何物。
沉玉前來狄府造訪,他認為狄仁杰帶回來所達斯坦十分可疑,極有可能不是達斯坦本人。他與達斯坦交往已頗深,此人嗜酒如命,放蕩不羈,居無定所,元芳能這么快找到此人本就令他生疑,而且通過近幾日的試探觀察,他更覺得這個達斯坦并非是達斯坦本人,而像是有人冒充。之前達斯坦見到他的第一眼就像不認識他一樣,而且這個達斯坦所說的中原腔調也與之前不同,狄仁杰聽完沉玉的分析后認為沉玉說得在理,他們還需對這個達斯坦多加注意。
武則天在朝堂上告訴眾人她昨夜做了一個噩夢,夢中那邊疆失蹤的三千士卒都化作了鬼魂,附在了青銅樹上向她索命。原本她也是不信鬼神之說,可這一切都響應了推背上的預言,因此她決心不論如何都要建成天樞,然而若是找不到太陽鳥,黃金蛋還有十二金人,那她空建這座天樞也毫無用處。
狄仁杰進諫道即使這幾樣東西找到了也可能是無濟于事,歷朝歷代以來都未曾聽聞過修個東西便能消災抵禍,他還是堅決反對建天樞,而且他還擔心一旦為修造天樞而耗盡朝廷財力,萬一天樞不靈,民怨四起,那時歹徒出來振臂一呼,這天下即便十分危險。武則天對于狄仁杰的這一番話十分生氣,想要怪罪于他,幸虧張柬之此時站了出來為狄仁杰說話。
武則天饒恕了狄仁杰卻要求狄仁杰去找尋太陽鳥,黃金蛋還有十二金人。此時,國師卻懷疑起了達斯坦的身份,狄仁杰只道自己最善辨真假,于是他便上前對達斯坦試上一試。狄仁杰道出了幾年前達斯坦和王子來借兵一事,達斯坦從容應答,但卻與國師爭吵了起來,武則天見此狀只道自己會酌情審度,便退了朝。
夜晚,狄仁杰與元芳發了一些牢騷,他今日非但沒有阻止得了天樞的建造反倒讓國師得了便宜,元芳認為狄仁杰雖然受了委屈,但他的計策也起到了作用,至少現在國師已經懷疑起了達斯坦,而武皇也開始猶豫。狄仁杰卻道這只能起到緩兵的作用,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兩人繼續談論起這個案件,狄仁杰卻突然從中明白了一些事情,他告訴元芳這個天樞還真是非建不可。
元芳對狄仁杰的話深感疑惑,狄仁杰讓元芳換一種想法思考,如果對手把他們當成了魚那么對手就肯定是希望把他們籠罩在一張無形的大網之中,然后一網打盡。青銅樹就是對手拋出的誘餌,他是想借此把他們引誘而至,然后用它編織一張群臣和百姓無法掙脫的大網,將所有人都籠罩在其中。他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把對手變成魚,他們變成漁民,然后用對手自己織造的大網去捕獲他們。
第二日,狄仁杰與元芳兩人在去沈府的路上看了會雜耍表演。元芳琢磨起了達斯坦與國師兩人,狄仁杰告訴元芳國師沒有親自接到達坦,他出于嚴謹便想證實達斯坦的身份,而他在朝堂中提到其心必異的話并非是針對達斯坦,而是針對于自己。從其中種種的現象來分析查看,如果他判斷不錯的話,這個天樞必造武皇無疑,只是需要一個更為合適的臺階,他與國師兩人怕是與建造天樞無緣了。
此時,洛陽城原本晴空萬里卻突然變得黑云壓城,電閃雷鳴,隨即發生了地震,狄仁杰連忙讓元芳跟他一起進宮。另一邊,武則天則被一噩夢所驚醒。
武則天從噩夢中醒來后知曉了洛陽再次地震一事,朝堂之上武則天再次力建天樞,狄仁杰只道若武皇執意修建那他也言聽計從,而國師卻對達斯坦的身份加以懷疑,武則天聽此勃然大怒將兩人都停職反省,把修建天樞一事交給了達斯坦。
達斯坦卻不敢從命,他雖然對修建天樞主體了然于胸,但對于煉金術澆鑄太陽神鳥卻全然不知,因此他無法承擔這一神工。武皇聽此只好命達斯坦為天樞博士,然后再另行重金和高官懸賞能擔此大任者。
大震過后洛陽城內一片狼藉,災民四起,狄仁杰不忍心看到百姓陷于水火之中,他讓元芳將府里僅有的銀子都換成大米,熬成粥分發給災民,而他則前往太平府去見太平公主。另一邊,武懿宗與勝蚩伶也在討論此次的事件,勝蚩伶只道這一切都在他預料之中,現如今國師和狄仁杰都被停職反省,而朝廷的力量又都用于賑災一事,只要武懿宗他們能夠主動請纓建造天樞,那他們復出的機會也就來了。
狄仁杰和國師都來到了公主府,國師想讓公主對武皇加以勸說,好讓他們官復原職。公主卻認為武皇此時正在氣頭上,除了達斯坦誰都不會相信,她強勸了也無濟于事。三人只好另想辦法,國師擔憂招募來當此重任之人除了濫竽充數,只怕別有用心。狄仁杰卻道他心中已經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可以擔此大任。
第二日,張柬之把沉玉請到了府里,他們按照狄仁杰的計劃對沉玉進行了一番考察,果然沉玉不負眾望,他的建筑才學十分了得。狄仁杰想讓沉玉擔任建造天樞總監一職,沉玉一番思量后也便答應了狄仁杰。
皇榜剛一貼出,沉玉和武懿宗兩人便因爭搶皇榜而大打出手,最終兩人一起到朝堂之上面見了武則天。沉玉精通波斯語言更加諳熟建筑之術,再加上達斯坦為他擔保,而武懿宗卻只憑著一顆忠心就想與沉玉爭奪此職位,武則天只覺武懿宗是來搗亂的便想命人將他趕出朝堂。
武懿宗此時卻突然提出了修建天樞乃需要大量的銅鐵一事,收集銅鐵也并非易事,他認為沉玉與達斯坦兩人并不能做到。而沉玉和達斯坦卻認為此事并不難,只是需要人手,他們既然要擔此重任也必定能完成此事。兩方又再次爭奪起了總監一職,最終武則天命沉玉和達斯坦為總監,而武氏兩人官復原職,命他們前往全國各地搜集建造天樞所需的原料。
狄府內,狄仁杰認為揭皇榜爭奪建天樞的主意并非是武氏子弟所能夠想到的,這必定是他們的幕后黑手指揮的。現如今他們需要分兩路出擊,元芳從即日起要密切注意他們的行動,有任何動向都需要隨時向他報告,若遇到緊急情況也可隨機行事,直接干預或阻止他們的行動。至于剩下的他自己來處理。沉玉此時也問起了太陽神鳥和十二金人的秘密,他的問題觸動了狄仁杰內心深處的隱秘,狄仁杰判斷太陽鳥之說絕對不是簡單的謎局,也許那正是對手的網繩,正等著他去自投羅網,至于應對之法他心中也有了計較,他決定順藤摸瓜查清此事。
南雁在沈府內暗中隨著一蒙面人來到樹林深處,她看到蒙面人在林子里換了一套黑色的衣服和一個猙獰的面具,然后便隨著一批人離開樹林。令她感到意外的是這名黑衣人竟是自己的父親易大洪。易大洪便是武氏子弟口中的勝蚩伶,勝蚩伶前去見了武懿宗并將自己的新計劃告訴了他。隨后,兩人便相繼離開。
南雁在暗處看到馬車離開,而易大洪也走了出來換掉衣服。易大洪換掉衣服之后,南雁也現身此地,她不解易大洪為何會出現在這里,易大洪只道自己是出來見個老朋友。南雁卻不肯相信,如果只是見朋友又何需帶著面具換上衣服。
易大洪一般安撫過南雁之后便帶著她離開了樹林。另一邊,張柬之來到狄府與狄仁杰討論今日之事,修建天樞要大量銅鐵,可銅鐵有限,武懿宗等人又擔任了收集銅鐵之職,這天下的百姓怕是要遭殃了。狄仁杰認為這件事情極有可能是青銅樹陰謀的一部分,他們打算先一邊先從武懿宗的府邸開始防范,另一邊揭穿青銅樹的謎團。
狄仁杰來到沈府,沈府的下人告訴他,除去沉玉搬到了宮中居住,其余的幾人均先后沒了蹤影,沈秋云出去尋找他們,但一走就是三日,一直沒有音信。狄仁此對此也深感疑惑,幾人究竟是去了何處。
一場繳銅的災難迅速在京畿地區蔓延起來,所過之處,百姓備受荼毒。元芳救下了一家百姓,詢問起百姓為何不怕死要拒繳銅錢,百姓告訴元芳拒繳銅錢大不了就是一死,繳了銅錢全家人都得餓死,而且他聽說吉縣的劉縣令心疼百姓拒繳銅錢結果被殺,就連劉縣令都不怕死,他們又有何懼。
元芳對這個劉縣令感到意外,他在百姓的帶領下見到了吉縣的一名捕頭。楊捕頭將劉縣令的冤情告訴了元芳,當時一隊人馬氣勢洶洶地沖進了縣衙,領頭之人自稱是武懿宗,奉了武皇的圣旨前來繳銅,要求劉縣令籌集五萬貫銅錢。劉縣令只道就算是把吉縣百姓所有的銅錢集中起來,也湊不夠五萬貫,他愿以性命來換取這吉縣百姓的安寧,而且武則天自登基以來也從未下過如此慘無人道的圣旨,他懷疑這圣旨有假。
武懿宗堅決道自己手中的圣旨是真,而劉縣令因拒絕繳銅,全縣衙的人都被罷免了官職。隨即,武懿宗請出了另一位身穿官服之人,他告訴眾人,從今日起這個人便是新的縣令,這五萬貫銅錢他們無論如何也必須湊集。劉縣令看著那個新上任的縣令,他注意到了他們手中都有一個刺青,于是他便大聲地喊道此人是假冒的,并非是真正的縣令。武懿宗聽此為防止劉縣令泄露了什么便一刀將他殺害。
劉縣令被殺害后,新上任的縣令和武懿宗討論起了黃金,原來這位新上任的縣令是為了黃金所以才和武懿宗狼狽為J。武懿宗為了向他證明黃金一事,他命人抬上一壇酒,然后往酒里灌了一種水,假縣令上前將酒壇摔碎之后發現里邊竟有黃金,他拿著沾著金粉的陶瓷塊大為驚喜。武懿宗看著此人如此一副貪財的嘴臉,也命人向他嘴里灌了黃金水,然后將他與劉縣令的尸首扔于郊外。
元芳聽完后便讓楊捕頭和那名老百姓帶著他去亂葬崗尋找這兩具尸體,三人在郊外尋得尸體后元芳把尸體帶回了狄府。狄仁杰請仵作前來驗過尸,仵作只道劉縣令是被人用利器割破脖頸而死,而另一具尸體則是服了毒水而死。狄仁杰對于這種毒水深感困惑,而此時他也想起了小丑之死,假縣令與小丑的死狀都極為相似。
元芳在發現尸體的時候還發現了假縣令手中攥著一塊沾著金粉的陶瓷片,狄仁杰看著這塊陶瓷片,聯想到了他在邊關撿到的那塊玻璃,玻璃上邊也沾著金粉,他覺得這一系列的案件肯定是有什么必然的關聯。突然間,狄仁杰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上前查看起了假縣令的右手手腕,這塊依稀可辨的刺青終于令狄仁杰將武氏子弟與大漠失蹤的軍人徹底聯系了起來,而案情的明朗也預示了危機的重大,狄仁杰必須快速做出安排。
狄仁杰喚來了狄春,他手寫一封信命狄春六百里加急送去給蘇定方,然后他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元芳,從假縣令的刺青來看,這個假縣令極有可能與邱營佐一樣,都是沙漠里三千失蹤士兵的領隊之一,邱營佐與假縣令都相繼死亡,這絕對不簡單。而且這個假縣令還跟著武懿宗前去繳銅,這就說明武懿宗也卷入了這個案件中。
元芳聽此也突然想起了楊捕頭說起過,他們跟隨武懿宗乃是為了黃金。案情逐漸明朗,一直困惑著狄仁杰的三大疑點也終于清晰了。第一,邊關失蹤的三千兵士基本有了下落。第二,三千士兵之所以失蹤是為了黃金。第三,這三千士卒已經被武懿宗所掌握,武三思所利用。他們現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計就計,最大限度的獲取證據,只要有了證據他們就能掌控全局。
蘇定方收到狄仁杰的情報后大為激動,他立即召集了所有的士兵。另一邊,勝蚩伶也正準備著下一步的行動,他打算去乾元鎮沉家堡,于是他命勝使將狄仁杰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乾元鎮,以此來配合他完成計劃的最后一步。
狄仁杰繼續研究著假縣令手中所攥著的那塊陶瓷片,他發現陶瓷片上邊的火焰圖案在乾元鎮和沉家堡都見過,他決定再探一次乾元鎮。此時,易大洪也來到狄府造訪,易大洪告訴狄仁杰金鎖一事他已經有了些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