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城內,張朝珍被何士榮等幾百人圍堵在河神廟里,情況十分危急。
何士榮要活捉張朝珍,一人手拿大刀沖進廟堂。兩人打起來,張朝珍累得氣喘吁吁?。何士榮嘲笑:“老人家,你就這點本事啊?該我了。”說罷,揮刀砍去。何士榮瞧著倒下的張朝珍,說:“你以為你到了河神廟就安全了。今天河神也救不了你”。危難之時,張三極沖上來,救下了張朝珍。
張三極與何士榮廝殺。張三極為保護張朝珍,被何士榮一刀砍穿后背,壯烈犧牲。
與此同時,于成龍帶著清兵沖進河神廟。“于大人息怒,我投降。”何士榮舉手投降。
張三極死在于成龍的懷里。于成龍一刀砍了匪首何士榮。
張朝珍等官員對著張三極的遺體跪下。于成龍喊道:“為了黃州城的百姓和張三極,我于成龍發誓用黃金龍、何振邦等賊匪的血祭奠張三極的英靈。”
于成龍向張朝珍獻計:“要聲東擊西。我們可以先造勢佯裝攻打東山豹子嶺的聲勢,然后帶領大隊人馬去進攻黃金龍可能藏身的牧馬寨,最后兩路出擊,徹底平定東山。”
牧馬寨山頂,黃金龍聽說何士榮已經被殺,說“我們現在是群龍無首。”何振邦認為:“我們現在是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黃金龍認為:“有朝一日,我們再聚合。在此危急之時,就各自撤了吧。”
黃金龍想逃離,被等候多時的劉君孚、鐵虎拿下。
在山頂上,于成龍對眾賊匪宣布:“受朝廷之命剿撫相濟,凡真心投誠者,概不追究,一律網開一面,讓其回家與家人團聚。東山匪首何士榮已經被本人親手斬殺。現喊到名字者,立即出列。”黃金龍求饒說:“我本是一介書生,全受何士榮蠱惑。”于成龍命令將黃金龍、程振邦等人就地斬首。
于成龍平定東山賊匪之亂回到府衙。這時,他聽到有哭泣聲,原來是老母親去世。于成龍泣血痛陳,寫成一封辭職信:“上無叔伯、下無姐弟,孤身一人,伺養老母。身羈一官,心存牽掛。今忽然,母北子南,陰陽兩隔。號天,痛成龍母老不能養。養兒防老,人之常情。然母死難安,腐心疾首。”
撫臺府內,于成龍向張朝珍請辭,回籍丁憂,孝葬老母。張朝珍卻說康親王向皇上奏請于成龍出任福建按察使,現圣旨已到,命于成龍即刻前往福建就職不得延誤。于成龍只得恭迎圣旨。
于成龍響應朝廷的召喚,乘船離開湖北黃州,準備前往福建。在黃州碼頭,眾官員與百姓送別于成龍。劉君孚大呼:“恩人,一路保重,精忠報國。”
在船上,于成龍再次拜讀了顧炎武的《日知錄》,對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非常認同。
在船上,于成龍、周瑞和等認為:朝廷下達的禁海令,已經傷及百姓的生計。
閩江江邊,老友章吉仁前來迎接。“我在福建日日盼,總算把你們盼來了。”章吉仁感慨道。
“記得,怎么不記得?”章吉仁與石玉林、石玉蘭相認。石玉蘭讓女兒春曉喊章大人。
看到周瑞和時,章吉仁作揖:“當由弟子拜見老師啊。”柳晉陽說:“周大人當五品副學政的歷史已經過去了。”周瑞和說:“晉陽官小嘴巴大,什么話都敢說。”
于成龍升任福建按察使,正是接任章吉仁原先的職位,此時章吉仁已官居福建布政使。離開碼頭上轎時,章吉仁為于成龍掀轎簾,柳晉陽認為這不對。
周瑞和斷言:“不合禮數的事情還在后頭呢,以后,章吉仁這個布政使怕是管不了于成龍這個按察使。”
于成龍發現路上有人看見官轎就躲,覺察有異,大街上連個人影都沒有。突然,一群難民口喊大人,朝于成龍跪了下來。而轎夫卻不肯停留,一路抬著于成龍趕到了官衙門口。于成龍發現很多人被抓。章吉仁說:“你急什么?福建的案子已經堆積如山,這些人都是通海案犯,以后你審都審不完。”
兩人到了后衙,開始喝酒,喝的是山西杏花村的老白汾。于成龍問章吉仁:“怎么有這么多人犯了通海案?”章吉仁說:“順治十八年,頒發禁令,不許片帆入海,入海者殺無赦。現在牢獄里關了幾千人。”于成龍聽了心頭沉重,不禁發問:“怎么會有這么多人反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