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本不可收留元人的女眷,長興侯好意提醒,藍玉卻不以為意,憑借自己這幾年的功勞,他不覺得要幾個女人來伺候是什么嚴重的事情。今天朱棣對自己的態度,讓藍玉大為光火,耿炳文一再叮囑他慎言,依舊無用。聽小兒子朱高燧說高熾和高煦比武又輸了,朱棣便順勢提出讓高煦來當世子,可妙云不同意。她神情嚴肅地表示,雖然朱高熙頑皮,可他連書都背不出來,何以能當世子,朱棣見狀趕緊解釋說自己剛才只是開玩笑。
耿炳文研墨寫上奏表,彈劾藍玉的行為,朱元璋覺得這不是什么大事,畢竟太子以后還用得上他。至于朱棣,管得倒有點過了,他居然想讓朱元璋盡快下旨令其他兄弟就藩,可皇子之中,只有太子有資格提這件事。太子提醒道,老四上的是密奏。太子知道父皇可能是想念朱棣了,他建議讓朱棣回南京一趟,算起來他們已有三年沒見了。三日后,藍玉等人回到南京,太子替朱元璋設宴慶賀,沒想到藍玉竟故遞小話給太子,明里暗里說朱棣擠兌他,這讓朱標有些生氣。
朱元璋并未覺得這不妥,藍玉再不濟,還是能打仗的,只是為人有些蠢,卻總覺得自己聰明。他知道太子心疼弟弟們,但也不要忘了他們也是太子的臣子。在太子的建議下,藍玉還是受到了一些懲罰,從梁國公變成了涼國公。朱元璋下旨調五百錦衣衛去西安拿下秦王妃王月憫,探馬軍司這事已經瞞不住了,趁著事情還沒鬧大起來,盡快拿人。耿炳文上奏表彈劾藍玉的事不知怎么傳了出去,藍玉對耿炳文恨得牙癢癢。
耿炳文摸不透陛下和太子的心思,為何對于驕橫跋扈且在軍中廣結黨羽的藍玉十分縱容,遂去找李善長解惑,李善長解釋陛下不想大權旁落,自然想制衡朝堂,所以才如此行事。秦王以命相脅,不允許錦衣衛帶走王月憫,消息傳回南京后,朱元璋怒氣騰騰。三年多了,朱棣終于回到京師,朱標十分高興,兄弟倆坐下來吃飯時,朱標卻面露難色和尷尬。過幾日,秦王和王月憫要被押解回京,他想讓朱棣回去轉告妙云,讓妙云去見一下王月憫。朱棣裝作才知道王月憫的事,卻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妙云肯定他做的是對的,畢竟他不僅是燕王,還是朱高熾他們兄弟的父親。
回京后,王月憫被押去詔獄,妙云去看她,王月憫托妙云幫自己把和離書轉交給秦王。二十天前,她從西安前往金陵,這二十天是她最快樂的一段時間,也讓她明白自己到底錯過了什么。不再做秦王的拖累,是她最后唯一能為秦王做的事。可秦王是個癡情種,哪怕看到了和離書,他寧愿撕掉,也不愿意和王月憫撇清關系。朱標失望至極,這件事早就不只是他們夫妻之間的事了。有不少官員已經上奏彈劾秦王,這件事已經不能再拖著了。卻不料就在此時,常氏生產遭遇難產,腹中胎兒夭折,母子俱亡。
側妃呂氏也有了身孕,一時激動早產,生了一個兒子。已經失去了兩個孩子的常氏,讓呂氏感到心疼。正在料理后事的妙云注意到呂氏身邊的婢女在對藍玉說話,聰明的她直覺不對勁。朱棣再度返回北平,朱標送他,雖有不舍,卻也只能目送弟弟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