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12(1886)年。直隸省舉人考場中。一排號舍,人人都在振筆疾書,最后一個號舍中,19歲的文秀,卻看著白紙發呆。
河北一個貧困的小村莊。幾間東倒西歪的荒涼農舍,12歲的春兒,走近農舍,停下腳步,猶豫著。
號舍中。文秀看著手中的半個玉佩,腦海中響起父母私下吵架的聲音:
“文秀那沒出息的東西!丫頭生的孽種!他還想讀書?做夢吧!”
“我的夫人,您大人有大量,再怎么說,是我對不起他親娘啊!”
文秀回過神來,終于提起筆,喃喃道:“娘!我一定要找到你!”
文秀咬咬牙,下決心,開始振筆疾書…
農舍中,春兒看著手中的半個玉佩,腦海中響起兄妹哀求醫生的聲音:
“大夫我求求您!去看看我娘吧!她病得快死了!”
“即使我開了藥方,你有錢去抓藥嗎?算了吧!”
春兒回過神來,終于舉起刀,喃喃道:“娘!我一定要救你的命!”
春兒咬咬牙,下決心,將刀揮出…
農舍外,春兒的慘叫聲回蕩…
文秀帶春兒玲兒回到靜海縣梁家屯。當梁老爺知道文秀改變了主意,欲上京參加會試,便勸他:兩萬多個舉人,那可是來自全國的尖子,考中進士的只有三百人,這么難考,豈有希望?不如算了吧,省得白折騰!
父子倆爭執的結果,文秀發誓,就考這么一回,如果此番不中進士,就永遠不再赴試。梁老爺只好同意了。
雖然文秀厭惡陳腐的八股文,也不太相信自己真的能中狀元,但無論如何,要實現母親遺愿,就不能不硬著頭皮上考場。
上回戲臺前的那一幕,令慈禧越琢磨越不是滋味,她不禁懷疑是不是光緒、楊喜楨、醇親王合演的一出好戲,名為“圈套”,擠兌著她往里跳。撤簾歸政是遲早的事,她當然愿意,但受人欺辱是她絕對無法忍受的。
不過,慈禧終究還是相信楊喜楨的人品,也相信光緒對她的敬重。她不禁笑自己太多疑。
慈禧的心情,跟隨慈禧幾十年的總管太監李蓮英最明白,他認為撤簾歸政雖是躲不了,但總有辦法暗中延續慈禧的影響力。首先,李蓮英提醒慈禧,必須盡早安個心腹在朝中,以制衡楊喜楨。其次,就是皇后的人選,必須是慈禧能控制的人。如此一來,前廷與后宮仍能不脫慈禧之掌握。
紹
天亮了,貢院中的考生都拿到了試卷。文秀磨好墨,提起筆,低聲自語:“娘,孩兒要實現您的愿望了!”
春兒帶玲兒逛街,兩人正分吃一支糖葫蘆時,看見一少年用照相機對著他們,春兒不知他在做什么,好奇地觀看。擺攤拳的藝人看見,大怒,對群眾說那是洋人攝魂的玩意兒,便要追打少年;美國記者湯姆、日本記者岡圭圭之介正好路過,拳師更加振振有詞。緊張的情形把玲兒都嚇哭了。
岡圭靈機一動,以機智化解了沖突。少年感謝岡圭和湯姆。
為了安慰春兒與玲兒,少年說要帶他們回家吃點心。
岡圭和湯姆來到使館區一個酒吧。酒吧是四合院改成的,充滿中國式的生活情趣,卻供應西式的美酒美食。各國的記者、使館職員時常在這兒聚會聊天。酒吧沒有招牌也沒有名字,常客昵稱它為“慈禧酒吧”,因為在這里,“慈禧”是最常被人提起的話題。
正是下午茶時間,岡圭和湯姆發現酒吧里格外熱鬧,幾個外國痞子縱聲說笑,還糾纏酒吧的女主人張夫人,其中一個吹牛說他是英國的伯爵,張夫人不耐煩地推開他:“你是英國伯爵?老娘還是中國公主呢!滾一邊兒去!”
客人們哄堂大笑。活潑的湯姆還向張夫人行禮,叫她“公主殿下”,更逗得張夫人笑罵著要追打他。那痞子惱羞成怒,掏出一把刀鞘刀柄都鑲寶石的匕首,試圖證明自己的尊貴,還想尋釁打架。大家正錯愕時,張夫人上前笑著講好話打圓場,還請求欣賞匕首;當匕首一到張夫人手中,不知怎么回事就消失了,客人們驚嘆鼓掌。張夫人道:“小小中國戲法,讓大家見笑了。”痞子求她歸還匕首,答應不再上門找碴兒。
張夫人年約二十七八,是位漂亮的中國少婦,她總是穿著很美的中國錦緞衣裙,卻能煮出最香的愛爾蘭咖啡。她認識很多人,有點神通廣大的意思,可誰也不知道她的來歷。她時而優雅,時而豪放,有人說她出身風塵,有人說她曾是某駐外使節的姨太太。對于傳言,她一律微笑不答,總是自稱“張夫人”。記者們很安心地在這兒寫稿聊天,因為張夫人從來不泄漏任何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