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云和櫻桃不僅陪老夫人過年,還下廚做了一大桌子菜。借著酒勁,黃老夫人敬一杯道歉的酒,這些年黃家虧欠她的實在是太多了。一片云到底還是把她們要辭行的事告訴了黃老夫人,她們準備要回東北老家,以后再見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過年,裘大炮家放了幾個炮,他想讓裘美琪趕緊給他生個大胖孫子。黃子田和吳興安回到濟寧,帶回黃子榮被判刑三年的消息,黃老夫人一聽腿軟倒下了。很快,省城的黃天楷得到奶奶病重的壞消息,他立即從省城趕回了濟寧。
剛一回到濟寧,他沒著急回家,反倒是先去侯立人那兒待了一會兒,然后示意侯立人先去黃家探探。侯立人去到侯家一看,黃老夫人的確躺在病床上,病情看起來很嚴重,再加上看到有人把棺材抬進來,他料想黃老夫人估計熬不過這幾天了,便如實將情況告訴了黃天楷,黃天楷馬不停蹄往黃家趕。可他沒想到,掀開被子一看,被子下躺著的人不是奶奶,而是二叔黃子田。黃老夫人從他身后出現,黃天楷明白自己被騙了,面對二叔的質問,他依舊不思悔改,將過錯賴在別人身上。
黃老夫人徹底失望,讓黃子田對他行家法,黃子楷被打得求饒,繼而反抗,黃老夫人更加惱怒,親自動手。黃天楷怕極了,反抗不止,如喪家之犬般逃出去,慌不擇路地從階梯上摔倒,侯立人和趙長順趕緊帶他離開。經大夫診治,黃天楷的腳脖子斷了,怕是要落下一些毛病。黃老夫人得知后,雖然痛心,卻也知道黃天楷是罪有應得。后來黃天楷回到省城,聽說肅貪的人將廖副主席給抓了,黃天楷自知大禍將至,還沒治療完,就從醫院逃走了。他的秘書譚大林,被肅貪的人帶走。
侯立人得到風聲,跑去獄中讓趙長順守好口風,只要抓不到黃天楷,那侯立人就安然無事,等趙長順關個三五年被放出來,侯立人還能再給他當官牽線。黃子榮冤屈被洗清,省里決定給黃子榮加官一級,讓他來到省城接替黃天楷的位置。可是黃子榮拒絕了,他已經決定辭官回鄉照顧年事已高的母親。回到家后,黃子榮想把家里的牌匾摘下來,可老夫人不同意。楊春早問黃子榮為什么不繼續當官,黃子榮說自己對官場已然寒心,官對于他而言是名節,可對上面有些人而言不過是一個皮球。眼下他要做的事是把母親照顧好,耐心地在濟寧等一片云回來。
一九三八年,日寇侵華戰爭爆發后,裘大炮的兵與日本人打仗,回來的都是一些傷殘兵,趙長順不得不告訴侯立人,濟寧城怕是保不住了。桂花給他出主意,讓他既不守,也不跑,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以養病的借口不再管濟寧的諸多事務。濟寧城群龍無首,老百姓因此人心惶惶。
裘美琪挺著個大肚子,估計這兩天就要生了。裘大炮打算棄城而逃,宋秋鳴去告知楊春早一家,讓他們趕緊收拾家當離開。宋魯生覺得宋家的根基就在濟寧,他哪兒也不去。楊春早趕緊去找黃子榮,他說裘大炮欲帶兵南逃,雖然他昨天才剛貼出安民告示,但那不過是為了穩住民心罷了,濟寧城守不住,帶兵打仗的他如若不走,最后就只有死路一條。楊春早也不愿意走,這里有他滿屋子的書,人走了書就廢了。他和黃子榮一合計,跑去找裘大炮,可惜裘大炮知道他們來找自己準沒好事,一直把他們晾在外面。
黃子榮和楊春早到了別的地方等,攔下裘大炮的車,可兩人費口舌和裘大炮說了好一會兒,裘大炮還是沒改變主意。宋家管家金福也和宋魯生提出要帶家眷去逃難,在這種情況下,宋魯生自然不能拒絕。黃子榮和楊春早便去找宋魯生,想讓他幫忙勸說裘大炮留在守城。宋魯生沒有拒絕,表示會好好考慮。眼下濟寧城群龍無首,老百姓們商量了一下,想讓黃子榮來帶領他們。老夫人重新把黃天楷落下的表交到黃子榮的手上,讓他帶著大家伙去干正事。與此同時,楊春早也已經在招募士兵守城了。
侯立人得知楊春早和黃子榮在募兵守城,他打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反正到時候日本人打進來,有黃子榮背鍋。日本人距離濟寧城僅有兩三天的路程了,宋魯生勸說裘大炮留下守城,裘大炮不僅不答應,還說要帶走裘美琪和宋秋鳴。宋魯生不同意,就在這時,裘美琪要生產的消息傳來,兩人暫時擱下爭執,跑去屋外焦急地等著。宋秋鳴子在門外念劇本給屋內的裘美琪聽,好分散她的注意力。嬰兒響亮的啼哭聲傳出,裘美琪給宋家和宋秋鳴生了一個男孩,這是緊張的戰爭局勢下,為數不多的讓眾人為之高興的好消息。
裘美琪對門外的裘大炮說自己不走了,讓裘大炮保重。黃子榮和楊春早為參與守城的人記名,一片云和櫻桃回來了,黃子榮驚喜加驚訝,即刻將一片云拉到一邊說話。后來一片云回黃家看老夫人,同她說自己在東北與日本人打仗的事。老馬試著問裘大炮,要不明天不走了。此時的裘大炮也很糾結,如果留下不走,濟寧城勢必是守不住的,他最后也只有死路一條。如果要走,可女兒裘美琪不愿意走,他又怎么能安心地離開。第二天,士兵們都不愿意離開,但上峰有令,他們必須保存實力,即刻撤離濟寧城。
宋魯生攜宋秋鳴、裘美琪和孫子來送裘大炮,裘大炮將軍令拿出來給他們看,多少有了一些離開的底氣,以后外孫子要是長大了,他應該也會理解裘大炮的苦衷。宋魯生卻說,裘大炮是孫子正兒八經的爺爺,不是什么姥爺。裘大炮有些發懵,一時不知道他這話是什么意思。
宋魯生對大家說,只要裘大炮愿意留下來守城,他就把孫子過繼給他,從此以后讓他跟著姓裘。兄弟們也愿意留下,即便往后戰死沙場毫無功名。楊春早和黃子榮走出來,他愿意用自己手中這支筆,為他們正名,留下來的每個士兵都是頂天立地的抗日英雄。最后,裘大炮違抗軍令,留下守城。宋魯生讓楊春早幫忙給孩子起名,楊春早將這個孩子起名為裘衛寧。就這樣,裘大炮得了一個孫子,以后再也不怕裘家無后了。黃老夫人久病不愈,已經到了咳血的地步,但她偷偷把咳血的手帕藏起來了。
黃子榮來給她送藥,黃老夫人和他談了談宋魯生把裘大炮勸說留下守城一事。黃老夫人認為宋魯生是一個識大局的人,而宋家和黃家的恩怨也已經有上百年了,她想讓這個恩怨在黃子榮他們現在這一輩,一筆勾銷。黃老夫人將楊春早叫來,單獨和他談話。之后楊春早走出來,他說老夫人想聽戲,精忠報國那一出。吳興安去飯館找一片云,老夫人邀請她去黃家一同聽戲。黃子榮和一片云分別坐在她的兩旁,老夫人將兩人的手放在一起。握著他們的手,黃老夫人笑著,無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濟寧城經過了異常艱難的守城,裘大炮起初還占了點優勢,可日本人炮火非常猛烈,他們艱難地挺過了一天,傷亡慘重。侯立人寫了歡迎標語,眼下濟寧城還沒失守,他就已經開始想著歡迎日本人入駐濟寧城了。這一仗打下來,士氣低落,已經有人當逃兵被抓回槍斃,可光靠殺也是沒有用的。黃子榮想了一個辦法,他和楊春早帶頭,拿出自家的宗譜。黃子榮對大家說,把宗譜都拿出來掛在城墻之上,就如同列祖列宗們都在將士們的身后督戰。大家還有些猶豫,經過楊春早的勸說,宋魯生也帶頭拿出宋家宗譜,他們便都拿出了自家的宗譜。
第二天,日本的炮火如雨滴般落下來,將濟寧的城墻炸得粉碎,裘大炮也為國捐軀了。黃子榮、楊春早和宋魯生一行人,眼含熱淚地朝著濟寧城門跪下,祭拜那些英烈。日軍浩浩湯湯地入城,侯立人竟然帶著鼓隊歡迎日軍入城。他惶恐地解釋自己并未參與抵抗日軍入城的斗爭,都是黃子榮和裘大炮負責的。日軍大佐武田和日軍中佐春野讓侯立人帶他們去河神廟,看完河神廟之后,武田問侯立人是否愿意為日本效力,侯立人自然是滿口答應。
武田想讓侯立人當維持會的會長,這個維持會會長就是縣長,負責為日軍提供錢、糧,還要提供和收集一切抵抗日本人員情報和情報。明天武田要祭拜濟寧城的河神,需要侯立人去把濟寧城里有頭有臉的人都請來,武田要講述所謂的中日親善和共和之事。此外,日軍還要侯立人去把幾個石匠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