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提出想把呂翰的天長軍隊調去長州,由李明安一并引領出京。李柏舟對此事早在意料之中,他馬上表態,京都與長州相隔千里,奔馳過遠,補給過長,不是長久之計,不如在長州附近的民間征召軍隊。皇上滿臉不悅,駁斥了李柏舟的話,他不是在與李柏舟商議,而是擬好了圣旨,圣意已決。李柏舟見皇上態度堅決,果斷表示要對本道圣旨行封駁事,在場眾臣面面相覷,大氣也不敢出。而在遠處,呂翰集結了一干部將,讓眾人都在衣服內穿戴盔甲,無論今日調軍之事如何,都絕不能答應離開京都。
陸文昔奉父親之命,將李明安回京一事告知盧世瑜,盧世瑜也是此時方知陸文昔與蕭定權的感情,便安慰道,事在人為,皇上的圣意也不是沒有轉圜的余地,自己會想辦法跟陸英溝通,讓他不要這么固執地阻撓年輕人的感情。陸文昔抿著嘴唇,她已經想得很明白,跟愛情相比,還是家人更重要,所以,陸文昔決定過幾天跟隨李明安去長州。事已至此,盧世瑜也只能作罷,只是有一事拜托陸文昔去做,希望她幫忙轉交一枚印章給物主。陸文昔正要問物主是誰,盧世瑜忽然來了貴客,讓陸文昔稍等。
皇上喚呂翰過來,想聽聽他作為軍隊將領的意見,是否愿意帶軍前往長州。而在此時,射柳決賽也開始了,蕭定權和蕭定棠紛紛上馬,朝著目標飛奔而去,呂翰則應召策馬奔來,與蕭定權擦肩而過。在這一瞬間,蕭定權忽然瞧見呂翰腰間閃過金色光芒,那正是盔甲反射出的光。御前戴甲,視同謀反,蕭定權發現呂翰欲對父皇不利,他無意再與蕭定棠爭勝,猛地調轉方向去追呂翰。蕭定權見呂翰離父皇越來越近,他急得索性搭弓射箭,瞄準呂翰,眾人嚇得紛紛失色,誤以為蕭定權要持械對皇上不利。關鍵時刻,皇上也拿起弓箭,父子倆的箭幾乎同時射出,只不過,蕭定權射傷了呂翰,而皇上射中了蕭定權的馬,令蕭定權從馬背摔下。直到這時,大家才看清呂翰暗暗穿了盔甲,他的部下也是如此,這么一來,呂翰有謀反之心,證據確鑿。
另一邊,盧世瑜正在見貴客,來者竟是蕭定楷,蕭定楷臨摹了盧世瑜的書法,拿來請他鑒賞,甚至提出想拜盧世瑜為老師。盧世瑜婉拒了蕭定楷,可蕭定楷并不灰心,表示還會來拜訪。盧世瑜話鋒一轉,詢問蕭定楷為何不去射柳大賽,蕭定楷溫和地笑著,如同和煦的春風,表示自己微不足道,去了也只會礙事。盧世瑜若有所思,蕭定楷那溫和的笑容里,卻似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呂翰被扭押到皇上面前,他望向李柏舟,誰知李柏舟不但不幫著呂翰說話,還斥責其包藏謀反之心,其罪當誅。原來,李柏舟昨夜與呂翰見面夜談,就是暗示他哪怕謀反也要拒絕前往長州,李柏舟的算盤打得很精明,他想讓莽撞的呂翰惹惱皇上,如果皇上將呂翰斬首,那余下的天長軍也會躁動,甚至可能發生兵變,更甭提被調往長州了。
不過,令李柏舟意外的是,皇上凝思片刻,并沒有定呂翰的罪,反而稱是自己允許他戴甲的,還就蕭定權射傷呂翰為之道歉。呂翰大受感動,當即表示愿意聽皇上調遣,李柏舟的臉色變得很難看。由于蕭定權中途折返,蕭定棠摘得桂冠,皇上將獎品賞賜給他,竟然是一條只有太子才能戴的玉帶。群臣竊竊私語,蕭定棠喜出望外,蕭定權則眼含淚水,跌坐在地上,飽受冷落,他并不知道,這只是父皇的一出計謀,只有給蕭定棠這樣的賞賜,才能安撫憤怒的李柏舟,穩定朝局,這計謀完美至極,只是委屈了蕭定權。
陸文昔在盧世瑜家的花園中把玩著印章,上面刻著“民成”二字,這時,蕭定楷與陸文昔偶遇,他又驚又喜,與陸文昔歡快地暢談起來,談話中,二人都猜出了彼此的身份,蕭定楷想求陸文昔幫自己作一幅畫,但是卻被陸文昔婉拒了。蕭定楷欲離開時,陸文昔開口詢問他是否認得叫民成的人,蕭定楷臉上的笑容凝固成了冰霜,他緩緩回答,自己認得字民成的人就是皇兄蕭定權。陸文昔由此得知盧世瑜的用意,她萌生退意,不想與蕭定權見面。
李柏舟回到府中,對著呂翰大發雷霆,責怪他竟然答應了皇上的要求,而蕭定棠則美滋滋地戴著皇上賞賜的玉帶,樂不可支。李柏舟氣得暴跳如雷,那可是自己養了多年的精銳軍隊,竟然輕而易舉被一條玉帶換走,皇上真是棋高一著,看來是鐵了心要削自己的兵權。
事已至此,李柏舟只能認栽,考慮著讓今天發生的事情登上邸報,昭告天下。而另一邊,顧逢恩不滿地跟蕭定權抱怨皇上,用區區一條玉帶就收回了兵權,還讓李明安帶著軍隊去跟父親顧思林制衡,真是過分。蕭定權雖然被弄得灰頭土臉,但還是義正言辭地制止顧逢恩亂說話,蕭定權此時更擔心盧世瑜會知道今天發生的一切,他囑咐顧逢恩,一定要跟通政司說明,能拖一時是一時,至少在廷試前千萬不能登上邸報。
在顧逢恩的幫助下,通政司并沒有刊登有關射柳比賽的新聞,蕭定棠看著平淡寡味的邸報,十分不痛快,倒是李柏舟擺出一副淡然的姿態,他早就猜到蕭定權會這么做,所以想好了對付的招數。李柏舟讓趙壅私自印了不同內容的邸報,刊登了皇上調兵的新聞,并將這冒名邸報宣揚得人盡皆知,使得眾人紛紛猜疑皇上用心,猜測朝政時局變幻。
當然,李柏舟也沒忘了派人把這爆炸性的邸報悄悄送到皇上手里,不巧的是,蕭定權此時正在給皇上請安,他見父皇臉色不對,誤以為自己授意通政司的事情被父皇知曉了,便心虛地先認了錯,稱邸報的一切都是自己授意的,直到皇上氣沖沖地把邸報扔到蕭定權眼前,他才傻了眼,知道自己又被陷害了。
蕭定權百口莫辯,為了不影響顧逢恩的廷試,他只能把跟通政司通氣的責任全部承擔下來,但是堅稱自己沒有讓通政司大肆宣揚調軍隊一事。可是,皇上疑心已起,他懷疑蕭定權故意這么做,目的就是阻撓李明安帶軍隊入長州與顧思林掣肘。蕭定權大驚失色,連忙辯解,卻不知這一切都在李柏舟的掌握之中,李柏舟就是要挑撥皇上和蕭定權的關系,讓蕭定棠坐收漁翁之利。
果然,皇上迅速翻臉,認定此事定與顧逢恩脫不了干系,命人將通政司司長和顧逢恩全部抓起來,至于廷試,顧逢恩更是別想參加了。蕭定權急得跪求父皇,沒想到就在此時,蕭定棠一襲素服闖進來,手里還捧著那條玉帶,可憐巴巴地懇請父皇收回賞賜,免得自己位卑恩重,惹得朝局動蕩。不僅如此,蕭定棠還懇請父皇嚴懲自己,以免壞了父皇的大事。很明顯,蕭定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李柏舟的授意。
皇上沒好氣地瞧著兩個跪在地上的兒子,這時,李明安焦急地前來稟報,稱天長衛軍隊將士名冊丟失,補錄可能需要兩個多月,這說明李明安無法馬上帶軍返回長州了。皇上勃然大怒,命蕭定權獨自留在行宮寫認罪書,至于何時返回京都,再行商議。蕭定權絕望地拉著父皇的衣角,想求得寬恕和信任,但皇上卻帶著蕭定棠離開了,頭也不回。
另一邊,顧逢恩也拿到了被修改過的邸報,他擔憂地去找盧世瑜,卻只見到了陸英,顧逢恩只好相托,自己準備去尋找此案的蛛絲馬跡,如果自己身陷風波,還希望陸英能夠保全太子。陸英知道太子蒙冤,自然義不容辭。兩人并不知道,這番話被陸文昔聽到了。此時,李柏舟和趙壅正得意不已,開懷大笑,與他們同在一處的,竟然還有許昌平。原來,這私印邸報的計謀正是許昌平的提議,李柏舟對此感到驚奇,許昌平從未見過皇上,卻能將圣心揣摩透徹,當真高明。許昌平淡淡地笑著,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中。
陸英聯合眾御史簽字上諫,希望皇上盡快讓蕭定棠之藩,免得再起風波。李柏舟分析著局勢,認為這群御史是在觸碰皇上的逆鱗。許昌平臉上閃過一絲不安,開口詢問趙壅是否銷毀了私印邸報的證據,沒想到趙壅頭腦簡單,竟然真的沒有及時處理,還愚蠢地花重金雇了許多人來印制,這些人目前還在繼續埋頭苦干。李柏舟與許昌平都嚇了一跳,趕緊命人銷毀證據,等顧逢恩來到現場時,早已一片狼藉,無跡可尋。
顧逢恩正在郁悶,門外忽然有動靜,他藏于門后,這才發現來者是陸文昔。原來,陸文昔聽了顧逢恩和父親的話,這才想著趕到印局尋找證據,為蕭定權洗清冤屈。
陸文昔心細如發,發現了印局的蛛絲馬跡,顧逢恩便順藤摸瓜找到了證據。李柏舟很快得到手下的消息,他得知由于趙壅印的邸報數量巨大,京師印局便將手中的活計轉給了另一家印局,結果讓顧逢恩抓了個正著。李柏舟又驚又急,馬上命人傳來御史臺的陳九思,并調集所有私衛,誓要將顧逢恩扣留到廷試之后,絕對不能讓他把證據呈交給皇上。
顧逢恩準備把證據交給皇上,沒想到還未進宮門,就被一群侍衛攔住了。顧逢恩本以為這是李柏舟和蕭定棠的人,卻沒想到來者出示了控鶴令牌,竟然是皇上派來捉拿顧逢恩和通政司司長的。顧逢恩一時語塞,迫不得已之下,只好將證據交給對方,希望能遞送到皇上手中。然而,這侍衛卻偷偷將證據交給了一旁軟轎中的許昌平。
皇上不僅罰蕭定權寫悔過書,還讓他去守陵,這番舉動引得群臣猜忌,認為皇上有意廢儲。李重夔想勸和幾句,但是被皇上制止了,這時,盧世瑜入宮覲見,可皇上根本不愿聽他多言。盧世瑜認為皇上如此針對蕭定權,是因為蕭定權三年前闖宮之事,于是,盧世瑜再三替蕭定權辯解,他不惜揭開自己痛失愛子的傷口,希望皇上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不要對太子苦苦相逼。
皇上聽了盧世瑜的話,臉上似乎有一絲動容,然而很快,又恢復了冷若冰霜的樣子,自稱絕不后悔所有抉擇。站在露臺上的蕭定權聽到了這番對話,他手中的筆不由自主掉在地上,心如同墜入深淵。盧世瑜見皇上態度決絕,他竟然揣測皇上用意,稱皇上用處罰蕭定權來安撫軍隊。皇上勃然大怒,蕭定權怕老師受到責罰,趕緊跪在地上叩頭,讓父皇放盧世瑜離開。就這樣,蕭定權甘愿留在行宮承受一切,落淚讓老師離開,皇上不屑地牽動嘴角,對蕭定權而言,老師倒是比父親更為親近。
皇上即將離開行宮,蕭定權被關在房內,隔著一道房門,他第一次對父皇說出了心中的恐慌,不知以后該如何當這個儲君,難道父皇想誅的,是自己這顆心嗎?蕭定權越說越難過,忍不住提起對陸文昔的愛戀和心痛,不過更重要的是,蕭定權很想知道,在父皇心中,自己到底算什么。
皇上在門外一言未發,過了許久,蕭定權才從下人口中得知,皇上并未離開,此時此刻,李明安正在皇上的玉輦之中。原來,顧逢恩知道自己會被阻撓入行宮,所以,他又準備了一份證據交給陸文昔,希望陸文昔混進行宮,轉交給李明安。陸文昔不負所望,成功完成任務,李明安將證據呈給皇上,皇上這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太子,他心中有愧,回想起蕭定權那番發自肺腑的話,終于心軟了,決定讓人去查陸文昔的生辰八字,跟太子成婚。
李明安與陸英交情深厚,自然也識得陸文昔,他讓陸文昔回去轉告陸英,太子已經無礙,千萬不要輕舉妄動。然而,陸文昔在此時卻發現自己弄掉了裝有蕭定權印章的錦囊,她趕緊返回尋找,沒想到正好看見蕭定權走出來,手里還拿著錦囊。陸文昔見錦囊被蕭定權拾到,心中又驚又喜,她見蕭定權有扔掉錦囊之意,趕緊出言希望他留下此物。蕭定權從未見過陸文昔真容,自然不認得她,兩人就這樣錯過了。
不過這么一來,陸文昔徹底耽誤了時間,宮門上鎖,她無法出去向父親傳遞消息。此時此刻,陸英正與眾位御史商議向皇上進諫,大家群情激昂,誓要為太子討回公道。這時,盧世瑜前來勸告眾人,如果這么做,只會給太子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