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的徐王妃隱約聽到毓秀宮傳來的琴聲,循聲尋去,果然見到了幽禁中的徐妙云,姐妹倆同榻共眠、互訴衷腸。?徐王妃把徐妙云懷著朱棣孩子的事告訴朱棣,朱棣親自到毓秀宮為妙云道歉,以續舊好,但徐妙云心里還是不能忘掉建文帝。?朱高熙密報永樂帝;有種種跡象表明,道衍和尚一定知道建文帝的下落,朱棣命朱高熙派人暗中監視道衍的動靜。?與此同時,徐王妃也己從妙云日中得知只有道衍和尚才知道建文帝的消息。道衍家中,朱高熙以道衍姐姐作為人質,逼道衍說出秘密。危急中,皇后徐王妃出現,她也懇求道衍交出建文帝,道衍被逼無奈,說:建文帝的性命只能交給皇上,聽從皇上發落。
道衍和皇后連夜返宮,恰逢永樂帝夢中高喊有鬼——他被建文帝纏得夜夜惡夢、刻刻驚心了。?徐妙云聽說道衍已經在向皇上匯報建文帝的行蹤了,心急如焚,連忙趕到御書房探聽消息。?御書房里,永樂要道衍說出建文身在何處并念念不忘要殺了他,道衍苦苦相勸,并提出讓皇上單獨去見見建文,再來決定是否殺他。?道衍帶永樂帝來到建文修行的寺廟,永樂經百般試探,見建文真的脫胎換骨,凡心全無了,便消除了要殺他的念頭。?徐王妃病情日漸沉重,彌留之際,她告誡永樂皇帝要勵精圖治,以功蓋過,還懇求在她死后要皇上立小妹徐妙云為皇后。?道衍建議皇上鑄一口永樂大鐘,把所有被他枉殺的人的姓名刻在上面,以化解人們對他的仇恨,并建議永樂遷都北平,重振山河。?朱高煦見永樂已不想建文帝了,又想了個歪主意,他從一個民間郎中那兒討來一個秘方,喝了這藥,能使人終身麻木、人事不知,徹底成為一個廢人,這樣他們就能高枕無憂了,永樂思索良久,同意了。
朱高隧目睹朱高煦心計之險惡,他來求道衍說服永樂恩準他獨自回北平為母后守靈,同時也告訴道衍朱高煦要用毒藥加害建文帝。?徐妙云得知朱高煦要害建文,跟蹤前來。親眼目睹建文喝了毒藥變成癡呆,她心如刀絞。就在朱高煦給建文帝賜了毒藥以后,道衍迅速趕到,給建文喂下解藥。?徐妙云目睹皇家之險惡,越來越為自己和未來的孩子感到害怕,她決意離開這險惡的塵世。?江上黑夜,在載著皇后靈樞的大船上,徐妙云為永樂彈唱了最后一首離別曲,忽然投入江中。?道衍和建文趕到江邊,正好看到妙云投水的一幕,兩人跪在江邊,哭喊著:大江滔滔,浪急風高,可以遠行,可以祭悼,愛也消,恨也消,茫茫無邊盡如潮……?若干年以后,永樂帶兵北征,在茫茫大漠上,迷路先水。幸遇一位游方和尚,和尚指點他:前面一百里即有一湖,湖水可飲,過了湖朝東,即能回歸。風沙遮沒了游僧,永樂忽然想起:剛才這位和尚,不就是他念念不忘的建文嗎??永樂走出了無邊的沙漠,卻走不出自己釀成的痛苦,65歲那年,死于北征回歸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