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英代替馮寶審理徐員外命案,唐守山本是徐員外的女兒徐巧蘭的未婚夫婿,經過冼英的審理,徐員外一案真相大白,唐守山是被冤枉的,徐巧蘭承認是自己殺害了父親,父親是喝了女兒泡的鹿茸酒才喪命的,唐守山是為了心愛的女人抵罪。徐員外之死是其后娶的老婆和遠方堂弟勾搭成jian,貪圖徐員外的財產,所以聯手害死他。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二人拒不認罪,此時李從孝出現建議冼英應該施以刑罰,如果徐陳氏不是兇手,那自己則愿意受罰,冼英認為其所言有理,便賜徐陳氏30大板,徐陳氏忍不過只好招供。案件順利破獲,李從孝也成功入了冼英的眼,冼英認為此人頗有才能。
冼英建議馮寶能夠請李從孝和唐守山來協助,正好馮寶最近身體狀況欠佳,有兩個得力的幫手在身邊也是一大好事。杜鵑認為李從孝是有意表現,冼英也有同感,她安排杜鵑暗中查探此人底細。至于唐守山,此人有點像年輕時的馮寶,老實本分,愿意為了心愛之人付出生命,人品尚可,馮寶愿意讓唐守山前來協助自己。冼英即刻找來唐守山,將聘請他到太守府做文案的事情告知,唐守山剛受過冼英的恩惠,愿意為其效犬馬之勞。
杜鵑跟蹤調查李從孝卻不順利,不僅被其反偵查,而且兩人交手后,杜鵑覺得此人功夫高強,深藏不露。冼英覺得如此人才能夠在高涼這個小地方必然是有所目的,她會找合適的時機親自試探。如果李叢孝不是反叛分子,冼英覺得此人和杜鵑還是很般配的。
冼英面見了李叢孝,此人口才絕佳,還毛遂自薦愿意追隨冼英,冼英不喜歡毛遂自薦的人,她沒有多言,只是讓李叢孝自己想明白,等到他想清楚之后便可到太守府找冼英。李叢孝沒想到冼英果然足智多謀,看來想要取得其信任絕非易事。其實冼英還是非常看好李叢孝的,即便是李叢孝別有所圖也無所謂,只要其有向善之心,明辨大是大非,即為可用之人。
冼英知道府上文案工作繁重,她擔心唐守山吃不消,但此人還算是勤勉,冼英認為讀圣賢書的人,只要心存善念一心報國未來必成大事,所以她希望唐守山能夠好好工作。
李叢孝前來太守府拜見冼英,冼英帶著李叢孝去見馮寶,既然此人已經前來,冼英就有把握將其收為己用。圣上封陳霸先為大元帥,冼英為副帥,待逆賊之戰平定后,冼英可入京覲見,冼挺代替妹妹收下帥印。太子一直對陳霸先和冼英沒有好感,朝中有兩位老臣竟然在圣上面前極力推薦,他非常不服氣,雖然圣上希望他能夠好好對待這些忠誠將才,但太子一意孤行,等到時機成熟,他便要除掉這二人。
紅娘子白萍到高涼將帥印交給冼英,他見到了李叢孝和唐守山,總覺得有些奇怪,她得知馮融生病,便跟隨冼英馮寶前去探望老人家。
馮融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人固有一死,只要這輩子活得坦坦蕩蕩,死有何懼,他將這個家里的管理權也交給冼英,希望她能帶著馮家越來越好,好好效忠朝廷,馮融的一番話,讓在場的人都很動容。紅娘子和白萍再三提醒馮寶和冼英多加防范,她們二人深知天師會的報復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冼英也有所預感,感覺天師會對他們的報復行動已經在醞釀之中。至于李叢孝,此人身份確實可疑,冼英已經安排曹娥暗中跟蹤,不過冼英堅信只要對此人稍加引導便可使其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紅娘子和白萍留下來協助冼英。
曹娥將當日李叢孝的行跡匯報給冼英,他去了一座陰森的染坊,曹娥遵從冼英的指使不敢貿然進入,擔心打草驚蛇,如此看來,李叢孝已經不宜留在馮寶身邊,冼英讓馮寶明日借口照顧父親回到家中,暫且不要與李叢孝共處。杜鵑從李叢孝的老家趕回來,查出他乃李遷仕的弟弟,根據他的身份來看就知道此人費盡心思留在馮寶和冼英是不懷好意。紅娘子等人都建議冼英將李叢孝及其在高涼郡的同黨一網打盡,但是冼英萬分遲疑,她很欣賞李叢孝的才華,冤冤相報何時了,她還是決定能夠勸說李叢孝棄暗投明。
冼英請李叢孝幫忙先一篇文章陳述侯景的罪名,李叢孝無奈接受這個差事,冼英是一番苦心,希望由此能夠喚醒李叢孝的良知。冼英不主張任何人以身試險,要想除掉高涼郡的叛賊還需要李叢孝從旁助力,至于詳細的計劃,冼英需要再仔細斟酌一番。
白萍為了報答冼英的救命之恩,一意孤行還是決定去染坊一探究竟,紅娘子被白萍說服,兩個人瞞著冼英偷偷去了染坊。馮寶冼英得知消息,立即安排部署,前去染坊協助二人。幸好冼英帶著曹娥杜鵑及時趕到,救了紅娘子,只可惜白萍中了劍,劍上有劇毒,她當場斃命。白萍的臨終遺言是殺侯景滅天師會,冼英答應了她。紅娘子十分自責,不該不聽冼英的話,冼英沒有責怪她們,反倒是認為自己一心想要收服李叢孝,過于優柔寡斷才釀成今日的悲劇。
冼英他們發現了染坊中煉制毒劍的地方,毒汁是天師會的獨家配方,冼英和馮寶還是有信心能夠做出解藥。冼英讓大家對白萍之死保密,不可讓李叢孝知曉。冼英故意將自己要和馮寶單獨前往俚寨祭拜蒲先生的事情告知李叢孝,目的就是要將他們引到城外,一面在城中交戰誤傷百姓。李叢孝自薦想要跟著冼英一同前往,名義上要是看看俚寨的中原文化,冼英答應了他。晚上,李叢孝出府與人接頭,才得知冼英和馮寶已經知道了染坊的秘密,雖然自己的處境已經危險,但是現在有一個絕佳的機會,李叢孝必須要把握住將馮寶冼英置之死地。
李叢孝回到府中便被擒住,冼英命人將其帶到白萍的靈堂,她想借此機會讓李叢孝心生悔悟。李叢孝知道自己身份暴露,他只求一死,冼英決定給他一個反思的時間,等到她和馮寶從俚寨回來,再聽聽李叢孝的決定,是選擇生還是死。李叢孝有悔過之心,他告訴冼英俚寨之行萬不可去,此去必死無疑,冼英感謝他的提醒。
侯景的形勢已經極不樂觀,他的兵馬甚至不及陳霸先的兵馬,侯景破釜沉舟安排李叢孝劉榮速取馮寶冼英二人的性命。冼英安排紅娘子提前設好埋伏,果然,劉榮等人中計,全部被冼英jian滅。冼英安排杜鵑給李叢孝送書,希望他能夠理解冼英的一番苦心,早日想通。崖縣張大人前來拜訪冼英,一方面是恭賀冼英成為副元帥,一方面希望冼英協助多在海南多設幾處學堂,大力弘揚中原文化,今后不再有俚漢之分,是人人心向往之的生活,冼英很高興,自然愿意幫忙。
李叢孝主動要求見冼英,他本想求死,但是冼英一心留他,李叢孝感謝冼英,感謝她不計前嫌,今后一心追隨冼英馮寶,報銷朝廷。陳霸先率軍北上與侯景的叛軍展開了最后的決戰。侯景的叛軍將京師團團圍住,大殿之上竟然沒有一人站出來替皇帝分憂,太子自薦希望父皇能夠同意自己帶兵突圍,陳霸先既然是侯景同門,不可不防,自己能夠盯著陳霸先一同擊退叛軍,這樣一來才有勝算,皇上同意了。
冼英得知京師被困的消息,緊急安排李叢孝和杜鵑訓練精兵。冼英作為討賊副帥,也是到了要上戰場的時候了,待3萬士兵訓練成,她便要親自帶兵上前線討伐逆賊。馮融恐怕是撐不到大軍勝利歸來那一刻了,他找來了孩子們交代后事,然后便駕鶴西去了。馮寶冼英為父親操辦后事。陳霸先得知太子殿下前來,命大家速速準備,有太子坐鎮,定能助長將士們的氣勢。不料,太子見到陳霸先面露不悅,第一件事情就是斥責陳霸先討逆不力,將京師陷于為難之中,居心叵測。
祝興甘和為陳霸先鳴不平,并非是陳霸先不率兵去解京師之圍,只是現如今他們正在與侯景的兵馬浴血奮戰,還沒有開出一條前往京師的路。太子本想降罪于陳霸先,沒想到眾將士為其求情,并表達了誓死追隨陳霸先的堅定決心,太子便免了陳霸先的罪,他也知道此時不可與眾將士為敵,否則陳霸先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侯景,到時候京師難保。要想那會兵權,需要從長計議。
朵娃從苗疆趕來見冼英,希望冼英能夠帶著她上前線,冼英理解她對甘和的思念之情,答應了,冼英本想著留下李叢孝杜鵑和曹娥在高涼郡協助馮寶,曹娥不高興,認為冼英偏心,她和祝興也許久未見,杜鵑覺得留著自己和李叢孝留守就好,建議冼英帶著朵娃和曹娥去前線,冼英覺得也是可行,便答應了。冼英看著李叢孝的表現甚是欣慰,她打算為李叢孝和杜鵑做媒,早日定下他們的親事。杜鵑婉拒了冼英的好意,她現在還是想陪在冼英身邊。
冼英找來了李叢孝,提出想為其做媒,李叢孝對杜鵑頗有好感,只是顧及到自己戴罪之身的身份,擔心杜鵑嫌棄。冼英認為兩情相悅的一雙人,應該有一個好的結果,她建議李叢孝主動去找杜鵑聊一聊,作為男人主動追求心愛的女人,表明心意這樣才能讓女孩子堅定自己的選擇。李叢孝按照冼英的意思,主動去找杜鵑,他告訴杜鵑自己對其一見鐘情,希望杜鵑能夠接受自己。李叢孝捅了自己一刀,表明自己對其的心意,杜鵑見狀,答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