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爺將自己的人安排在太子殿下身邊,太子這才意識到七王爺居心叵測,他覺得七皇叔想要造反,七王爺還斷了他和外界的來往,紅娘子得知消息,按照陳霸先的意思趕緊找冼英出主意。冼英覺得為時已晚,要想救出太子難上加難,冼英認為根據現在的局勢,是時候讓陳霸先挺身而出了,只有陳霸先能夠重整江山,再造乾坤。冼英愿意從旁協助,合力營救太子維系正統,如果營救失敗,那就指一條路,興兵討逆,重整山河。
太子登基后1年零8個月便遭到殺害,蕭氏諸王為爭奪皇位自相殘殺。陳霸先在冼英的協助下,掃平群雄,廢昏庸無道的梁敬帝,該國號為陳,是為陳武帝。新朝初建,陳霸先多次派欽差大臣前去嶺南邀請冼英到京師,冼英都婉拒了,在甘和的建議下陳霸先決定另派人前去,只是這個人選需要是冼英不好拒絕的人,甘和建議讓冼挺將軍親自前往,冼挺深知妹妹的秉性,反倒舉薦甘和,甘和多年未回家,陳霸先也非常惦念甘和父親,正好這次安排他回家探望,替自己帶去問候,甘和領旨。
冼英回到了俚寨,多年未回鄉親們都非常想念她,晚上姐妹幾個聚在一起吃飯聊天,木蘭告訴冼英,嶺南地區的首領們一致推薦冼英為嶺南圣母,已經上奏給了朝廷,但是圣母并不能成為官職,陳霸先立馮仆為高涼郡的太守,冼英從旁協助即可,他同意冼英享有圣母稱號。冼英之前之所以不接受陳霸先安排的官職,只是想要好好養育自己的兒子,將其培養成一位愛民的好太守。
柳州太守孟仲不肯接受朝廷詔令,勾結周邊州郡起兵造反,冼英帶著朵娃曹娥二人前去柳州,甘和和祝興從京師趕來,撲了個空,他們得知冼英前去平亂未帶任何兵馬,有些著急,擔心她們會遇到不測。甘和仔細思考,想明白這是冼英故意為之,他帶著祝興即刻啟程前去協助冼英。
冼英曹娥朵娃三人低調進入柳州,暗中探訪,這才了解到孟仲并不想造反,而是他的不下牛忠勾結周邊部落洞主意圖謀反,孟仲已經被牛忠囚禁起來,牛忠只給孟仲三天時間,希望他能夠好好思索,否則他的命就保不住了。陳善喬裝為算命先生進入柳州,在一家飯館與冼英等人碰面,他們沒有當眾相認,而是在一個隱秘的角落偷偷碰頭。陳善告訴冼英甘和祝興帶領俚寨三千精兵在城外靜候。
冼英等人來到太守府門前,亮明副帥身份,讓孟仲速速出來迎接,柳州百姓知道此女子是冼英,畢恭畢敬拜見這位大名鼎鼎的冼夫人。牛忠得知冼英前來,有些措手不及,安全起見,牛忠決定先會會先英,但是冼英要見的是孟仲,牛忠只好讓孟仲穿官服見冼英,孟仲聽到是冼英前來,當即答應了牛忠。
冼英見到這些人,直截了當,她知道牛忠不滿是因為當初平叛沒有功勛所以沒收到封賞,這才做出錯誤的決定,冼英已經上奏朝廷,要在柳州設置一個鎮南府,牛忠依然為大將軍,世襲罔替,另外兩位瑤人洞主只要誠心歸順朝廷,自然也會得的加封,他們都是朝廷的子民,當今圣上不會丟棄自己的孩子。冼英的一番話成功安撫了大家的情緒,不費一兵一卒冼英就解決了柳州的事情。
牛忠得知冼英暗中派人封鎖了出城道路,勃然大怒,沒想到此女子如此陰險,現在全城的百姓都偏向冼英一方,局勢不容樂觀,牛忠決定靜觀其變,看冼英還有什么手段。冼英單獨跟孟仲對話,她拿出了太子的玉佩,孟仲曾是太子的門下,認出了這塊玉佩,他會全力配合冼英,不過對于冼英剛才的承諾,他有疑問。冼英告訴孟仲,如果牛忠等人是真心歸順朝廷,那自己可以代表朝廷褒獎他們,如果他們依然想謀反,那自己也有應對的策略。
冼英暗中安排的士兵穿著夜行衣趁著夜色攻破了城門,進入城內。牛忠等人認為冼英這是想要以戰逼和,他們很清楚,現在他們即便是起站也毫無勝算,牛忠決定適可而止,就此罷手,希望冼英許下的承諾有效。牛忠取消了對孟仲的監視,百姓們一大早到太守府外朝著要見冼英,冼英帶著孟仲牛忠等人一起見百姓,百姓們給冼英磕頭表達自己的感謝。冼英用自己的無上勇氣與智慧,將柳州之亂兵不血刃地化解于無形之中。當然,她也履行了承諾,孟仲牛忠虞祥以及瑤人洞主皆受到了朝廷封賞。
陳武帝加封馮仆為陽春郡太守,加封冼英為石龍郡太夫人,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確保了西南邊境數十年的安定與繁榮,為百年之后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冼英跟著甘和朵娃回到苗疆,甘和的女兒海棠已經長大了,學識淵博,冼英詢問其君子的三樂和三畏,海棠對答如流,冼英露出欣賞的目光。冼英想著要與甘和結成親家,等海棠長大了,讓她嫁給馮仆,甘和朵娃倒是非常愿意。
木蘭將女兒愛蓮送到冼英家中幫忙照顧,冼英正好可以教馮仆和愛蓮讀書,海棠也被送來了,她和馮仆玩得很投緣,朵娃看著很欣慰,不禁感嘆他們倆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幾年過去了,孩子們都長大成人了,馮仆和愛蓮在冼英培養下非常優秀,冼英終于可以放心將高涼交給馮仆了,李叢孝年歲已高,冼英想要安排其享享福,留下了高涼司案這一職位給愛蓮接替。甘和的父親逝世,冼英親自去吊唁,此次之行她要帶著海棠回去,盡快完成兩個孩子的親事,也算是了卻她和甘和朵娃的一個心愿。海棠很敬佩冼英,也愿意成為她的兒媳。
陳霸先得知馮仆即將成婚,不禁回憶起往昔他和冼英在靈臺寺初相識的事后,不過他有些困擾,不知道該送什么樣的禮物給馮仆,紅娘子已經準備好了,是她親手編織的同心結,陳霸先非常喜歡,覺得此禮物勝過金銀財寶。冼英決定馮仆大婚只邀請至親賓客,而且不收賀禮,這可讓李叢孝犯了難,很多人都想要前來祝賀,冼英希望馮仆能夠做一生清廉的好官,希望他從第一步做起,至于如何不失禮數婉拒其他的賓客這個任務就交給李叢孝了。
海棠馮仆的婚禮如期舉行,祝興及時送來陳霸先和紅娘子的賀禮,冼英看到同心結便知他們二人的心意,非常感動。馮仆成婚后,冼英也就讓其擔當起太守的職責,以后她就可以退居幕后安享清福了。冼英帶著愛蓮去靈臺寺看望二叔,不巧二叔生病臥床,冼英見到蒼老的二叔,不禁淚目。
冼英此次前來靈臺寺就是希望二叔能夠跟自己回家,為他養老,二叔為了兒子的罪孽已經出嫁二十余年,早就還清了,冼英看著二叔不情愿,便跪在他的面前,如果他不同意,冼英絕不起來。冼英的壽辰,各個部落之間的首領皆前來祝賀,與此同時陳霸先也派人送來了圣旨,讓冼英獨自觀看。冼英看了陳霸先的升職,不禁淚目,圣旨中陳霸先表達了自己和紅娘子對冼英的思念之情,他們二人都老了,希望冼英能夠盡快到京師與他們見面相會,冼英也同樣思念陳霸先和紅娘子,她決定不再等了,即刻啟程前往京師見陳霸先和紅娘子。
冼英前往京師路上途徑贛州,此地太守一定要面見她,冼英本想拒絕,但是愛蓮說推脫不掉,沒辦法冼英只好答應,見面之后,冼英才知道是盤石,現在他是封疆大臣,贛州的太守,冼英甚是欣慰,盤石也十分凈重冼英,如果不是當年她和俚寨的收留,那自己還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境地。既然見到了昔日好友,冼英想著與他聚一聚也無妨,便答應了盤石的宴請。
冼英進入宮中面見圣上和皇后娘娘,她知道自己和陳霸先心照不宣,自己協助他成就了一番霸業,自己這么多年不見,是明哲保身之舉。此次她之所以前往,是人已到垂暮之年,如果再不見面,恐怕此生就也見不到了。陳霸先紅娘子冼英三人在皇宮散步聊天,陳霸先甚是欣賞愛蓮,只是她虛長太子幾歲,不然他們也能與冼英結為親家了。紅娘子不解冼英為何沒有給自己的親侄女尋一個好的夫家,冼英知道愛蓮的雄心壯志,自己勸說很多次無果,也就任由她去了。
冼英沒想到此次她與陳霸先見面竟是最后一面,她在回京路上,得到消息,陳霸先駕崩,冼英當即暈了過去。冼英回到高涼,和二叔在佛堂誦經念佛,海棠也為馮家新添人丁,冼英當上了奶奶。
歐陽紇是侯景部下的降將,被先皇封為廣州刺史,就是讓冼英暗中監視他,此人狡詐,馮仆和愛蓮此次廣州之行,冼英甚為擔憂,就在她和兒媳海棠談論此事時,愛蓮回來告知冼英,歐陽紇造反了,還扣下了馮仆。愛蓮之所以能回來,是在馮仆連同侍衛的保護下才成功逃脫。
冼英很清楚歐陽紇是利用馮仆當做要挾自己的籌碼,所以暫時馮仆不會有性命之憂。冼英肯定是不會與歐陽紇同流合污,她心神亂了,不知道如何營救自己唯一的兒子。
歐陽紇是一個卑鄙小人,他不僅要造反,還要拖冼英下水,他暗中已經安排一隊人馬打著冼氏的旗號北上。歐陽紇讓馮仆寫一封給冼英的勸降書,馮仆寫了,只不過是一封絕筆信,他絕對不會跟反賊結為同盟,希望母親冼英能夠出兵征討。冼英在佛堂苦思了一夜,也沒有想出兩全之策,蒼生社稷為先,馮仆的生死是小事,她不可能為了自己的兒子做亂臣賊子,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帶兵征討。二叔聽了冼英的話責備她糊涂,當下強行征繳只能斷送馮仆的性命,她應該當即匯報給朝廷,從長計議,辦法總是有的,只是她有些當局者迷,愛子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