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仆的信件被歐陽紇看了,歐陽紇大怒,他這分明寫的是出師表,哪里是勸降書。馮仆趁機讓歐陽紇將實力告知他,這樣自己才知道如何寫著勸降書,歐陽紇將其監禁,知道他也耍不了花樣,便答應了。二叔雖然為佛門中人,但知道馮仆有難,他沒有坐視不管,留下了一封信便只身前往廣州。冼英得知情況,知道二叔是去救馮仆了。
冼英制定了計劃,然后留下一份錦囊妙計,讓海棠交給唐守山,他們需按計劃行事,冼英喬裝打扮后前往廣州,海棠不日后也將前往。這幾日,海棠和唐守山配合四處傳遞冼英病倒的消息,慢慢傳到歐陽紇耳朵里,他們就會因此松懈,到時就是將其jian滅的好時機。
冼英的半路上遇到了甘和,甘和得知女婿出了事情,豈能坐視不理,他當然會無條件配合冼英。二叔成功進入到歐陽紇府中,他首先說了一番歐陽紇喜歡聽的話,無非就是覺得此人有官相,能夠成為一國之君。二叔的一番說辭之后建議歐陽紇需要找到文曲星,歐陽紇聽到此言,希望他留下來協助自己找到文曲星,二叔勉為其難答應,實際上他的目的已經達成,只有留下來才能與馮仆見面。
馮仆寫了一封報平安的信,特意標明歐陽紇待自己如親兄弟一般,馮仆告訴歐陽紇按照冼英的脾氣秉性,自己不能貿然勸降,先寫一封信,讓母親放心。歐陽紇認為他的話有道理,看了信件內容覺得沒有問題就差李標前往高涼送信。李標除了送信還要面見冼英單獨向其傳話,只是冼英身體抱恙無法見客,海棠先讓李標在驛館休息,等冼英得知愛子平安的消息后也許身體會有好轉,到時自己定會酌情安排。李標對冼英病重一事有所疑慮,擔心她是在裝病,于是他喬裝打扮去街上打探消息,看到百姓們在為冼英燒香祈福,看著這個架勢,他深信冼英是真的病了,決定趕回廣州向歐陽紇復命。
陳善在廣州與冼英見面,他告訴冼英在中秋之夜冼挺會親自率一隊兵馬前來接應。二叔順利見到了馮仆,他們開始在歐陽紇面前演戲,好在歐陽紇沒有看出他們的破綻。歐陽紇帶著心愛的嫡子歐陽詢前來見二叔,希望他能夠幫忙看看,二叔順勢說小公子便是文曲星,看來國得到明君了,一番話說得歐陽紇甚為開心。
彭二叔在城中與甘和接頭,將府內的情況告知他,還說了自己的計劃,歐陽紇有一獨子,他們可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來換取馮仆的平安,如果事情失敗,那自己愿意陪同馮仆共赴黃泉。由此一來,甘和覺得事情大有轉機,只需要等到中秋之夜,成敗自會見分曉。
冼英不同意綁架歐陽詢,她不會使用小人的行徑,要正大光明救出馮仆,否則豈不是和歐陽紇無差別,甘和知道冼英的性格,便不再勸說。海棠在高涼已經準備前往廣州,愛蓮作為欽差大人前去給祝興傳令,為了營救馮仆剿滅歐陽紇,冼英做了萬全的準備。
祝興率兵即將到廣州,歐陽紇得到消息,決定帶兵迎戰,只有自己先打一場勝仗,才能讓冼英看到自己的實力,他安排李標帶一小部分士兵守在城內。歐陽紇果然中計,他率兵出去迎戰,廣州城內兵力空虛,甘和找機會潛入刺史府搶走了歐陽詢,府內的士兵損失慘重,他們根本不是甘和的對手。甘和違背了冼英的意思,但是為了救出馮仆,這是最好的辦法。
冼英甘和帶兵闖入了關押馮仆的驛館,他們已經勝券在握,此戰必勝。馮仆試圖勸降李標,經過這幾日相處,馮仆知道李標為人忠厚,希望他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眼看歐陽紇已經被團團圍住,失敗已成定局。冼英也承諾只要在場將士們放下兵器,自己會善待他們,并且按照李標的意思,放了歐陽詢,冼英保證日后定會好好對待這個孩子。
李標歸降,冼英立即傳令停止交戰。李標勸說城內叛軍,大家悉數放下兵器,選擇歸順朝廷。此時歐陽紇正陷如三方士兵的包圍中,無奈之下,他只能找機會先逃回廣州城內,殊不知此時的廣州已經在冼英的掌控之下,。歐陽紇還沒到廣州城內便遇到了冼挺的隊伍,他見大事不妙,自己誓死不降,最后選擇了自盡。
平定歐陽紇之亂后,冼英履行了承諾,將歐陽詢帶回高涼,托人悉心教導,使之日后成為了我國著名的大書法家。馮仆也英年早逝,海棠十分悲痛。冼英不禁回憶起年輕時候的自己,自己的夫君和兒子好狠心,只留下自己扛著這重擔,如果不是為了三個孫子,為了高涼的百姓,冼英恐怕也要追隨他們去了。
陳霸先過世后,繼位的幾個皇帝昏庸無能朝政腐敗,北方隋軍渡江攻陳,陳后主陳叔寶下落不明。冼英從唐守山口中得到消息,但是沒有信使來報,她擔心是謠言,三個孫子倒是從小就收到冼英的耳濡目染,立即請命愿意去北上勤王。關山萬里,不是說去就去的,冼英告訴孩子們要謀定而后動。冼英本想著先讓唐守山打探消息虛實,剛好信使來報,京城失守,圣上下落不明,冼英立即下令所有州郡、部落準備好隨時應戰。冼英萬萬沒想到,天下又一次大亂。
冼英決定親自率兵上陣殺敵,只要陳叔寶還有一口氣在,道統仍存,冼英誓死都要守住陳家的血脈和江山。甘和也已經做好準備,他和苗疆的將士們愿意跟隨冼英一同應戰。北軍找到了冼英的駐地,發現了他們的營地布置,嶺南圣母果然名不虛傳。第二日,冼英便收到消息,北軍后撤百里,海棠非常興奮,本想著要率兵前去追殺,被甘和訓斥。冼英下令將士們也后撤百里。冼英覺得此事有些奇怪,如果陳叔寶死了,那他們勢必要為其報仇,與北軍決一死戰,但是如果陳叔寶投降,那這場仗該如何打。
冼英得知陳叔寶歸降了隋軍,非常傷心,她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看來這是天要亡陳,甘和安慰冼英,只要陳叔寶還活著,道統還在,只要陳叔寶想要東山再起,他們奉陪便是。冼英接見了隋軍使者,對方帶來了陳叔寶的書信,陳叔寶在信中感恩大隋皇帝,感謝其寬恕其罪孽,并冊封爵位,他感覺做大隋的臣民。
冼英見此局勢,只能免戰,按照大隋皇帝的圣旨,冼英繼續當嶺南圣母,管理嶺南一帶,冼英向使者韋大人提出一個請求,希望他能夠允許自己帶領嶺南百姓白衣素服吊祭亡陳,三日后她會打開廣州大門,恭候韋大人率領隋軍入城,韋大人當即答應了冼英的請求。
冼英覺得愧對陳霸先,她沒想到陳霸先建立的王朝這么快就衰敗了,但是,南北王朝合二為一,天下統一,此乃萬民之幸啊。甘和不希望冼英再自責了,怪只能怪陳霸先的子孫后代昏庸無能,將大江江山給敗了,冼英做的已經足夠多了,嶺南所有人都對她引以為傲。就在二人對話的時候,一陣風刮來,吹滅了蠟燭。
看到這個現象的人,認為是陳霸先顯靈了,后來這個說法在坊間流傳,愛蓮將此事講給姑姑,并表示自己相信是陳霸先顯靈了,冼英笑了笑,她告訴愛蓮當時自己和甘和就在祭壇前,確實有蠟燭熄滅了,但那是大風吹的,并非什么不詳的預兆。唐守山隨后進來向冼英匯報最近的坊間傳言,二公子馮暄與馮寶長相極為相似,當初陳霸先有意將皇位傳給馮暄,再加上祭壇上發生的怪事,百姓認為馮暄是天子之命,是有能力恢復大陳江山的。冼英只認為這是一派胡言,唐守山飽讀詩書聽到這些謠言怎么能信以為真,還如此慌張。
馮暄在外四處游歷增長見聞,他給冼英傳來書信,信中提到結識了一位好友王仲宣,日后將其帶到奶奶面前,奶奶一定會很欣賞他。馮暄為人單純,他以為王仲宣是真心待自己,其實此人城府頗深,他故意邀請馮暄到家中,結識妹妹王月如,這兄妹的算盤馮暄還沒看透。
紅娘子還在世,她成立了一個秘密的江湖組織還叫天師會,她暗中招兵買馬,專門和朝廷作對,想要恢復大陳江山。現在李叢孝和杜鵑都跟隨于她,李叢孝按照紅娘子的意思夜探冼英府邸,冼英住在大隋皇帝安排的氣派府邸內,好生自在,紅娘子有些失望,她沒想到冼英竟然輕而易舉就歸順了大隋。杜鵑喬裝打扮成乞丐的模樣到府上見冼英,冼英非常激動,當初她和李叢孝得知京師被困,率兵前往,路上遇到了紅娘子,他們幾個浴血奮戰,杜鵑身受重傷倒在一片尸體中,等起醒過來,才發現李叢孝和紅娘子已經不見了蹤影,杜鵑將紅娘子李叢孝暗中所做之事告知冼英。杜鵑此行是受紅娘子安排前來,目的就是想試探冼英的態度。祝興和曹娥也失去了音訊,生死未卜。冼英決定暗中尋找紅娘子和李叢孝,等找到他們,冼英會向朝廷請示,爭取保全他們的性命。
王月如和王仲宣是紅娘子收養的外孫,王月如擅長畫畫,僅見了馮暄一面就能畫出他的樣貌,王月如畫好后交給姥姥紅娘子,他們決定要暗中協助馮暄光復陳朝。紅娘子希望王月如能夠獲得馮暄的心,這樣一來,等馮暄登基,那她就是皇后娘娘。王月如按照姥姥的話,主動去找馮暄,只要他的心是肉長的,日久生情,王月如定能拿下馮暄。